間二氯苯

間二氯苯

無色液體,有刺激性氣味。不溶於水,溶於醇、醚。能進行氯化、硝化、磺化、水解反應,遇鋁反應劇烈。用於有機合成。可由間二硝基苯直接催化氯化製得。間二氯苯與氯乙醯氯經Friedel-Crafts反應,得2,4,ω-三氯苯乙酮,用作廣譜抗真菌藥物咪康唑的中間體。時下混合二氯苯採用吸附分離的方法,採用分子篩為吸附劑,以氣相混合二氯苯進入吸附塔,可選擇性吸附對二氯苯,吸余液為間位和鄰位二氯苯,經精餾分別得到間二氯苯和鄰二氯苯。間苯二胺重氮法:間苯二胺在亞硝酸鈉和硫酸存在下進行重氮化,重氮化溫度在0~5℃,重氮液在氯化亞銅存在下水解生成間二氯苯。

簡介

中文同義詞:1,3-二氯苯,98%;間-二氯苯;1,3-二氯苯069-01;1.3-二氯化苯;1,3-二氯苯(1MG/ML的甲醇溶液)[用於水分析];間二氯苯,1,3-二氯苯;

英文同義詞:M-DICHLOROBENZENE;M-DICHLOROBENZENE 99;MDCB;1,3-dichlorbenzene;2,6-Dichlorobenzene;

CAS號:541-73-1;

EINECS號:208-792-1;

Mol檔案:541-73-1.mol。

理化性質

物理性質

外觀與性狀:無色液體,有刺激性氣味。

熔點(℃):-24.8

相對密度(水=1):1.29

沸點(℃):173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5.08

分子式:C6H4Cl2

分子量:147.00

飽和蒸氣壓(kPa):0.13(12.1℃)

燃燒熱(kJ/mol):2952.9

臨界溫度(℃):415.3

臨界壓力(MPa):4.86

辛醇/水分配係數的對數值:3.56

閃點(℃):63

溶解性:不溶於水,溶於醇、醚

化學性質

能進行氯化、硝化、磺化、水解反應,氯化生成1,2,4-三氯苯。

水解生成間氯苯酚和間苯二酚。

遇明火能燃燒。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氣體。遇氧化劑及鋁反應劇烈。

化學性質

穩定性

能進行氯化、硝化、磺化、水解反應,氯化生成1,2,4-三氯苯。水解生成間氯苯酚和間苯二酚。

遇明火能燃燒。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氣體。遇氧化劑及鋁反應劇烈。

毒理學數據

1、急性毒性:小鼠經腹腔LD50:1062mg/kg,除致死劑量外無詳細說明;

2、多劑量毒性數據:大鼠經口TDLo:1470 mg/kg/10D-I,肝-肝臟重量的變化,總的營養代謝,鈣-酶抑制,誘導變化或改變血液或組織水平-磷酸酶;

大鼠經口TDLo:3330mg/kg/90D-I,內分泌變化,血-血清成分的變化(如茶多酚,膽紅素,膽固醇)生化-酶抑制,誘導或改變血液或組織水平-脫氫酶改變;

3、致突變數據:基因轉換和有絲分裂recombinationTEST系統:酵母-釀酒酵母:5ppm;

微核試驗IntraperitonealTEST系統:齧齒動物-鼠:175mg/kg/24H。

4、毒性稍低於鄰二氯苯,可經皮膚和黏膜吸收。可引起肝、腎損害。嗅覺閾濃度0.2mg/L(水質)。

5.急性毒性 LD50:1062mg/kg(小鼠靜脈);1062mg/kg(小鼠腹腔)

6.刺激性 暫無資料

7.致突變性 基因轉化和有絲分裂重組:釀酒酵母5ppm。微核試驗:小鼠腹腔內給藥175mg/kg(24h)

8.致癌性 IARC致癌性評論:組3,現有的證據不能對人類致癌性進行分類。

生態學數據

1.生態毒性:

LC50:21.8mg/L(24h)(藍鰓太陽魚,靜態);12.7mg/L(96h)(黑頭呆魚,靜態);8.46mg/L(24h)(紅鱸,靜態)

2.生物降解性:

好氧生物降解(h):673~4320

厭氧生物降解(h):2880~17280

3.非生物降解性

光解最大光吸收波長範圍(nm):216~278

空氣中光氧化半衰期(h):8.91~89.1

一級水解半衰期(h):>879a

4.生物富集性 BCF:60~230(鯉魚,接觸濃度100μg/L,接觸時間8周);60~370(鯉魚,接觸濃度10μg/L,接觸時間8周);420~740(虹鱒魚,接觸時間119d);90(藍鰓太陽魚,接觸時間28d)

5.其他有害作用 該物質對環境有害,對水體和大氣可造成污染,在對人類重要食物鏈中,特別是在水生生物中發生生物蓄積。

製備

1.間苯二胺與硫酸;亞硝酸鈉經重氮化反應,製成重氮鹽,再經氯化而成。

2.間氯苯胺經重氮化;氯化而成。

3.間二硝基苯直接催化氯化法。

製備方法詳細介紹:

以氯苯為原料進一步氯化,得到對二氯苯、鄰二氯苯還有間二氯苯。一般分離的方法採用混合二氯苯進行連續蒸餾,塔頂餾出對位和間位二氯苯,冷凍結晶析出對二氯苯,母液再進行精餾而得到間二氯苯,塔釜是粗鄰二氯苯,再在閃蒸塔進行閃蒸餾出鄰二氯苯。時下混合二氯苯採用吸附分離的方法,採用分子篩為吸附劑,以氣相混合二氯苯進入吸附塔,可選擇性吸附對二氯苯,吸余液為間位和鄰位二氯苯,經精餾分別得到間二氯苯和鄰二氯苯。吸附溫度180~200℃,吸附壓力為常壓。

間苯二胺重氮法:間苯二胺在亞硝酸鈉和硫酸存在下進行重氮化,重氮化溫度在0~5℃,重氮液在氯化亞銅存在下水解生成間二氯苯。2.間氯苯胺法:採用間氯苯胺為原料,在亞硝酸鈉和鹽酸存在下進行重氮化,重氮液在氯化亞銅存在下水解生成間二氯苯。

以上幾種製備方法中,最適用於工業化並成本較低的方法是混二氯苯的吸附分離法。國內已有生產裝置進行生產。

套用

用於有機合成。間二氯苯與氯乙醯氯經Friedel-Crafts反應,得2,4,ω-三氯苯乙酮,用作廣譜抗真菌藥物咪康唑的中間體。在存在氯化鐵或鋁汞的條件下進行氯化反應,主要生成1,2,4-三氯苯。存在催化劑的條件下,於550-850℃水解生成間氯苯酚和間苯二酚。以氧化銅為催化劑,在加壓下150-200℃與濃氨水反應生成間苯二胺。

注意事項

安全術語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釋放至環境中。參考特別說明/安全數據說明書。

風險術語

R22Harmful if swallowed.

吞食有害。

R23吸入有毒。

R24與皮膚接觸有毒。

R51/53對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對水體環境產生長期不良影響。

R51/53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對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對水體環境產生長期不良影響。

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後引起頭痛、倦睡、不安和呼吸道黏膜刺激。對眼和皮膚有強烈刺激性。口服出現胃黏膜刺激、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和紫紺。慢性影響:可能引起肝腎損害。

燃爆危險:該品可燃,有毒,具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氫。

滅火方法:採用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滅火。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儘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復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耐油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菸。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鋁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鋁、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