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萼芒毛苣苔

長萼芒毛苣苔

長萼芒毛苣苔莖圓柱形,長達5米,粗約3毫米,無毛,分枝。葉對生,無毛;葉片堅紙質或薄革質,長圓狀披針形,生於山地林中,附生灌木上,海拔800米。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長萼芒毛苣苔
種拉丁名:Aeschynanthus sinolongicalyx W. T. Wang
種別名 :
科中文名:苦苣苔科
科拉丁名:Gesneriaceae
屬中文名:芒毛苣苔屬
屬拉丁名:Aeschynanthus
國內分布:產雲南屏邊。
海 拔:ca.800
命名來源:(雲南植物研究)[Acta Bot. Yunnan. 5(1): 36.f.3. 1983]
中國植物志:69:527
英文植物志:18:385
組中文名:長莖芒毛苣苔組
組拉丁名:Sect.Polytrichum
族中文名:芒毛苣苔族
族拉丁名:Trib.Trichosporeae Fritsch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附生灌木。莖圓柱形,長達5米,粗約3毫米,無毛,分枝。葉對生,無毛;葉片堅紙質或薄革質,長圓狀披針形,長6.5-13厘米,寬2-3.5(-4)厘米,頂端長漸尖或尾狀,基部、楔形,邊緣有波狀淺齒,中脈上面稍凹陷,側脈每側約5條,不明顯;葉柄粗壯,長3-10毫米。花1-3朵生於腋生短枝頂端;花梗纖細,長1-1.3厘米,無毛。花萼5裂達基部,無毛,裂片披針狀線形,長3-3.3厘米,寬1.5-2.5毫米,頂端長漸尖或鑽形。花冠紅色,長2.4-2.8厘米,近筒狀,上部稍彎曲,外面被短柔毛,內面在基部之上4毫米處有一毛環帶;筒長1.5-2厘米,口部直徑7-9毫米;檐部長3毫米,裂片卵形,頂端圓鈍,有睫毛。雄蕊伸出,花絲著生於距花冠基部約10毫米處,長約2.2厘米,中部以上疏被短柔毛,花葯長圓形,長2.5-2.8毫米,無毛;退化雄蕊小,長約0.5毫米。花盤杯狀,高1.5毫米。雌蕊長2-3.3厘米,無毛,子房線形,寬約1.5毫米,子房柄長4-6毫米,柱頭小,球形。花期9月。

產地分布

毛苣苔屬植物,枝條無毛。產於我國西藏墨脫。
生長習性
多年生草本,常具根狀莖、塊莖或匍匐莖,或為灌木,稀為喬木、一年生草本或藤本,陸生或附生,地上莖存在或不存在。葉為單葉,不分裂,稀羽狀分裂或為羽狀複葉(複葉唇柱苣苔Chiritapinnata),對生或輪生,或基生成簇,稀互生,通常草質或紙質,稀革質,無托葉。花序通常為雙花聚傘花序(有2朵頂生花),或為單歧聚傘花序,稀為總狀花序;苞片2,稀1,3或更多,分生,稀合生。花兩性,明顯,通常左右對稱,較少輻射對稱(輻花苣苔屬Thamnocharis,四數苣苔數Bournea)。花萼(4—)5全裂或深裂,輻射對稱,稀左右對稱,2
唇形(扁蒴苣苔屬Cathayanthe,唇萼苣苔屬Trisepalum),裂片鑷合狀排列,稀覆瓦狀排列。花冠紫色、白色或黃色,輻狀或鍾狀,檐部(4一)5裂(輻花苣苔屬,四數苣苔屬),通常筒狀,檐部多少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偶爾上唇牛裂(朱紅苣苔屬Calcareaboea,異唇苣苔屬Allocheilos),或上唇不分裂(圓唇苣苔屬Gyrocheilos),裂片覆瓦狀排列。雄蕊4—5,與花冠筒多少癒合,通常有1或3枚退化,較少全部能育(輻花苣苔屬,四數苣苔屬),花絲通常狹線形,有時中部變寬(唇柱苣苔屬Chirita),或膝狀彎曲並上部變粗(蛛毛苣苔屬Paraboea一些種)或上部分枝(喜鵲苣苔屬Ornithoboea一些種);花葯分生(輻花苣苔屬,馬鈴苣苔屬Oreocharis),通常成對以頂端或整個腹面連著,偶爾合生,圍繞花柱成筒(苦苣苔屬Conandron),2室,藥室平行、略叉開或圾叉開,頂端不匯合或匯合,縱裂或偶爾孔裂(細蒴苣苔屬Leptoboea,短筒苣苔屬Boeica)。

詞條相冊

不同種類的芒毛苣苔圖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