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肝熄風湯

鎮肝熄風湯

鎮肝熄風湯是一種中醫藥劑,主治頭目眩暈,腦部脹痛,面色如醉,心中煩熱,脈弦長有力。由懷牛膝、生赭石、生龍骨、生牡蠣、生龜板、生杭芍、玄參、天冬、 川楝子、 生麥芽、茵陳、甘草組成。可用於腦膠質瘤的腦充血、腦出血造成的偏癱、口眼歪斜、舌強語謇等。

基本信息

歌訣

張氏鎮肝熄風湯,龍牡龜牛治亢陽,代赭天冬元芍草,茵陳川楝麥芽襄。

醫學書籍內容

處方

鎮肝熄風湯鎮肝熄風湯

懷牛膝30克;生赭石 30克(軋細);生龍骨 15克(搗碎);生牡蠣 15克(搗碎);生龜版 15克(搗碎);生杭芍 15克;玄參 1.5克;天冬 15克;川楝子 6克(搗碎);生麥芽 6克;茵陳 6克;甘草 4.5克

功能主治

治內中風證。肝陽上亢,肝風內動,頭目眩暈,或腦中時常作疼發熱,或目脹耳鳴,或心中煩熱,或時常噫氣,或肢體漸覺不利,或口眼漸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暈,至於顛仆,昏不知人,移時始醒,或醒後不能復原,精神短少,或肢體痿廢,或成偏枯,其脈弦長有力。

用法

水煎服。心中熱甚者,加生石膏30克;痰多者,加膽星6克,尺脈重按虛者,加熟地黃24克,淨萸肉1.5克,大便不實者,去龜版、赭石,加赤石脂30克。

方歌

鎮肝熄風芍天冬,玄參牡蠣赭茵供,麥龜膝草龍川楝,肝風內動有奇功。

鎮肝熄風芍天冬,玄牡茵陳赭膝龍,龜板麥芽甘草楝,肝風內動有奇功。

加減

心中熱甚者,加生石膏30克;痰多者,加膽星6克,尺脈重按虛者,加熟地黃24克,淨萸肉1.5克,大便不實者,去龜版、赭石,加赤石脂30克。

運用

1.本方為治療類中風的常用方劑。無論中風前後,如辨證為陰虧陽亢,肝風內動者,均可套用。以頭目眩暈,腦部脹痛,面色如醉,心中煩熱,脈弦長有力為證治要點。

2.若心中熱甚者,加生石膏以清熱;痰多者,加膽星以清熱化痰;尺脈重按虛者,加熟地、山萸肉以補益肝腎。

3.高血壓病、血管性頭痛等,屬肝腎陰虧,肝陽上亢者,均可加減套用。

4.臨床發現可用於腦膠質瘤的腦充血、腦出血造成的偏癱、口眼歪斜、舌強語謇等。

禁忌

因血虛、氣虛、腎虛、痰濕所致的眩暈及腎陰陽俱虛的高血壓不宜用。

方解

本方是中醫臨床治療中風病初起最常用的方劑。我們這裡先大致分析下肝風內動的發生機制。自然界中水少則風生,北方水少,北方風多;冬春水少,冬春風多(颱風因熱極而起,與此有別)。人體內也是一樣。當下焦肝腎陰精不足時,風即從內而生。表現出來的就是頭暈頭痛等內風症狀。隨著內風勢力不斷加大,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如大怒(肝陽化火,風助火勢,火借風威)、勞累(正氣不足,無以御風)、凌晨(對應一年之春,風氣當令,天氣升發,外內相合),即可發作為中風病。風本無形,但大風可以飛沙走石;內風同樣無形,但內風一動,從下而上,可以帶動血、痰等有形邪氣,上攻頭腦,神竅閉阻,人即出現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大風症狀。風止後,血痰等有形邪氣無法順利下行,痰瘀交阻,人即出現中風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表現。

可見,如果平時多注重養生,多培養少耗散肝腎的精血,就可以從根本上杜絕中風的發生。對於素體肝腎陰虛的人,平時注意調攝心情,避免大的情緒波動;避免過度疲勞;避免過度熬夜傷陰;避免飲食過於肥厚生痰,那么大多數情況下,中風病也是同樣可以避免的。對於醫生來說,治療中風病的關鍵時期,是內風初起的階段。因為此時肝風初動,血雖上行但並未成瘀,尚可用藥引其下行。如果等到昏倒不省人事再行救助,難度就非常大了。

鎮肝熄風湯是針對中風初起而設立的一張經典處方。方中重用牛膝、赭石為君。牛膝最善引血下行,重用牛膝,可以將隨風上逆的血引而下行,令血不致瘀阻於上。赭石色赤而入血,石體質重而下行,善於平定上逆之挾血肝風。二藥相伍,一剛一柔,主治血逆之標實。龍骨、牡蠣、龜板三藥,最善滋陰潛陽。龍龜牡蠣皆水中之物,而入藥皆用其骨,故善將浮越之陽潛降於水中。白芍養血柔肝而緩肝風之急,玄參天冬善養陰而清熱,六藥共用為臣。方中川楝、麥芽、茵陳三藥,是神來之筆。張錫純最初的處方中並未用到此三藥。用於臨床後發現,雖然大部分患者可以輕鬆搞定,但仍有部分患者,服用此方後,病症不輕反重。張氏從而領悟到,肝為將軍之官,性情原本暴躁,喜溫良之言,而惡激烈之辭。方中主以重鎮,意在壓制肝風,是逆肝之性,肝臟受制,可形成“反動之力”,從而令病情加重。加此三味以疏肝,如春風細雨,則上弊可除,故用為佐藥。生草調和為使。

方論

風名內中,言風自內生,非風自外來也。《內經》謂“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蓋肝為木髒,於 卦為巽,巽原主風。且中寄相火,征之事實,木火熾盛,亦自有風。此因肝木失和,風自肝起。又加以肺氣不降,腎氣不攝,沖氣、胃氣又復上逆。於斯,腑臟之氣化皆上升太過,而血之上注於腦者,亦因之太過,致充塞其血管而累及神經。其甚者,致令神經失其所司,至昏厥不省人事。西醫名為腦充血證,誠由剖解實驗而得也。是以方中重用牛膝以引血下行,此為治標之主藥。而復深究病之本源,用龍骨、牡蠣、龜板、芍藥以鎮肝熄風。赭石以降胃、降沖。玄參、天冬以清肺氣,肺中清肅之氣下行,自能鎮制肝木。至其脈之兩尺虛者,當系腎臟真陰虛損,不能與真陽相維繫。其真陽脫而上奔,並挾氣血以上沖腦部,故又加熟地、萸肉以補腎斂腎。從前所擬之方,原止此數味。後因用此方效者固多,間有初次將藥服下,轉覺氣血上攻而病加劇者,於斯加生麥芽、茵陳、川楝子即無斯弊。蓋肝為將軍之官,其性剛果。若但用藥強制,或轉激發其反動之力。茵陳為青蒿之嫩者,得初春少陽生髮之氣,與肝木同氣相求,瀉肝熱兼舒肝鬱,實能將順肝木之性。麥芽為谷之萌芽,生用之亦善將順肝木之性使不抑鬱。川楝子善引肝氣下達,又能折其反動之力。方中此三味,而後用此方者,自無他虞也。心中熱甚者,當有外感,伏氣化熱,故加石膏。有痰者,恐痰阻氣化之升降,故加膽星也。

按:內中風之證,曾見於《內經》,而《內經》初不名為內中風,亦不名為腦充血,而實名之為煎厥、大厥、薄厥。今試譯《內經》之文以明之,《內經》脈解篇曰:“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蓋肝為將軍之官,不治則易怒,因怒生熱,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掀然暴發,挾氣血而上沖腦部,以致昏厥。此非因肝風內動,而遂為內中風之由來乎?

又:《內經》調經論曰:“血之與氣,並走於上,此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反則生,氣不反則死。”蓋血不自升,必隨氣而上升,上升之極,必致腦中充血。至所謂氣反則生,氣不反則死者,蓋氣反而下行,血即隨之下行,故其人可生。若其氣上行不反,血必隨之充而益充,不至血管破裂不止,猶能望其復甦乎?讀此節經文,內中風之理明,腦充血之理亦明矣。

用量

懷牛膝、生赭石(軋細)各30g,生龍骨(搗碎)、生牡蠣(搗碎)、生龜板(搗碎)、生杭芍、玄參、天冬各15g,川楝子(搗碎)、生麥芽、茵陳各6g,甘草4.5g。

配伍特點

全方重用潛鎮諸藥,配伍滋陰、疏肝之品,共成標本兼治,而以治標為主的良方。

加減化裁

心中煩熱甚者,加石膏、梔子以清熱除煩;痰多者,加膽南星、竹瀝水以清熱化痰;尺脈重按虛者,加熟地黃、山茱萸以補肝腎;中風后遺有半身不遂、口眼喁斜等不能復元者,可加桃仁、紅花、丹參、地龍等活血通絡。

禁忌

若屬氣虛血瘀之風,則不宜使用本方。

附註

附方

建瓴湯

組成

懷山藥、懷牛膝、生赭石、生龍骨、生牡蠣、生懷地黃、生杭芍、柏子仁。

功用

鎮肝熄風,滋陰安神。

主治

肝陽上亢證。頭暈目眩,耳鳴目脹,心悸健忘,煩躁不寧,失眠多夢,脈弦長而硬。

出處

醫學衷中參西錄

化裁方的鑑別

建瓴湯與鎮肝熄風湯均能鎮肝熄風,滋陰潛陽,均可用於肝腎陰虧,肝陽上亢之證。但鎮肝熄風湯中配伍玄參、天冬、龜版、茵陳、川楝子等滋陰清降之品,鎮潛清降之力較強,用於肝陽化風,氣血逆亂見有腦部熱痛,或面色如醉,肢體不利,甚至中風不知人者;建瓴湯中配伍生地、柏子仁等清心安神之品,寧心安神之力略優,適用於肝陽上亢見有失眠多夢,心神不寧等而未致氣血逆亂者。

藥理作用

主要有鎮靜,抑制心臟功能,降壓,對腦血管的影響

鎮靜

本品 可顯著減少小鼠自發活動,呈現鎮靜狀態。可對抗戊四氮驚厥,對照組驚厥率為100%,給藥組僅為24%。

抑制心臟功能

本品 對在體蛙心及離體心臟灌流,對心肌均有直接抑制作用,但不擴張血管。

降壓

本方原方對麻醉貓小腸給藥均有顯著的降壓作用,於給藥鎮肝熄風湯後20分鐘出現降壓作用,效果最強時降低血壓3.87kPa(29mmHg),維持40-100分鐘,加減方作用梢強,可使血壓下降5.80kPa(43.5mmHg),維持80-100分鐘。靜脈給藥可使貓、兔血壓立即下降,維持2-10分鐘,無快速耐受性,普魯卡因、去甲腎上腺素、本海拉明等均不影響其降壓效果,給予阿托品或切斷兩側迷走神經時則降壓作用顯著減弱。

影響

SD大鼠隨機分為鎮肝熄風湯組、模型組、生理鹽水組,採用改良Nath法複製腦出血模型。鎮肝熄風湯組以鎮肝熄風湯灌胃,生理鹽水組與模型組均以生理鹽水灌胃。分別於術後24 h、48 h、72 h取材。用TUNEL法測大鼠腦細胞凋亡。結果模型組大鼠腦細胞凋亡數在術後24 h已增加,72 h到達高峰。而鎮肝熄風湯組在48 h即可顯著減少大鼠腦細胞凋亡數,此作用持續至72 h(P<0.05)。結論:鎮肝熄風湯對腦出血後腦細胞的保護作用可能與抑制腦細胞凋亡有關。

中藥方劑之鎮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