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陰煎

鎮陰煎主治陰虛於下,格陽於上,則真陽失守,血隨而溢,以致大吐大衄,六脈細脫,手足厥冷,危在頃刻而血不能止者。冷服亦治格陽喉痹上熱者。

【來源】《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熟地30~60克 牛膝6克 炙甘草3克 澤瀉4.5克 肉桂3~6克 制附子1.5~2.1克,或3~9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煎服。

【加減】如兼嘔惡者,加乾薑(炒黃)3~6克;如氣脫倦言而脈弱極者,宜速速多加人參,隨宜用之。

鎮陰煎

【組成】熟地黃4錢,澤瀉5分,懷牛膝5分(鹽水炒),制附片3錢,僵蠶2錢,銀花1錢5分,肉桂4分(去粗皮),炙甘草1錢,煨姜1片。

【來源】《白喉全生集》。

【主治】白喉虛寒證。白見於關內,色明潤成塊,甚或凹下,不紅不腫,不甚疼痛,飲食稍礙,舌苔白滑,二便如常,或自溏泄,間或寒熱往來,兩顴作紅,嘴唇燥裂。

【用法】水煎服。

中藥方劑之鎮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