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雞

銅雞

銅雞(Chrysolophus amherstiae;chinese copper pheasant)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雞形目、雉科、錦雞屬的1種,又名白腹錦雞,衾雞。分布從四川西部起直至緬甸東北部。體形較金雞稍大,尾亦較長。雌雄異色。棲息于海拔3000~4000米的多岩山地,常出沒於灌叢與矮竹間,嗜食竹筍,兼吃各種種子、漿果、蕨葉和昆蟲等。秋冬兩季常結小群活動,叫聲嘈雜。夏季遷至高山岩嵴間繁殖。早在19世紀,銅雞就已引入歐洲。現在各國動物園多有飼養,供人觀賞。雄鳥的皮張可用於裝飾用。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銅雞銅雞
體形較金雞稍大,尾亦較長。 雌雄異色。雄鳥全長達1300毫米。枕冠狹長,呈紫紅色;後頸披以白色而具藍黑邊緣的扇狀羽,猶如披肩;頭頂與上背為金屬翠綠色,各羽具黑邊;下背大都棕黃;腰轉為朱紅色;中央尾羽白而具藍黑色橫斑;外側尾羽內翈黑白相雜,呈雲石狀;外翈大都黃褐,亦具黑斑;兩翅大都藍黑,向外轉為黑褐;喉黑色;胸與上背同;腹白,因而名為白腹錦雞。雌鳥與金雞相似,但較大;頭側棕紅,成眉紋狀。眼為黃(雄)或褐(雌)色;嘴和腳均藍灰色,易與金雞區別。

生活習性

棲息于海拔3000~4000米的多岩山地,常出沒於灌叢與矮竹間,嗜食竹筍,兼吃各種種子、漿果、蕨葉和昆蟲等。秋冬兩季常結小群活動,叫聲嘈雜。夏季遷至高山岩嵴間繁殖。每窩產卵10~20枚;卵呈梨狀,黃褐色。孵化期22~24天。

經濟價值

早在19世紀,銅雞就已引入歐洲。現在各國動物園多有飼養,供人觀賞。雄鳥的皮張可用於裝飾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