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針猴

銀針猴

銀針猴,又名白頭葉猴.,是中國特有的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外形酷似黑葉猴的白頭葉猴是中國特有種。其頭部連同冠毛及頸部和上肩均為白色,像戴一頂白色風帽,手、足背面亦雜有白色,尾的一段為白色。有人認為是黑葉猴的一個亞種。生活於熱帶、亞熱帶叢林中,善於攀援,不僅能在樹上悠蕩,也會攀登懸崖。常聚集成家族小群生活,有一定的活動範圍和路線,並有相對固定的棲息地。一般棲息於峭壁的岩洞和石縫內。以嫩葉、芽、花、果為食。白頭葉猴分布狹窄,數量稀少,現僅存數百隻,需採取緊急保護措施。

基本信息

物種屬性

銀針猴銀針猴

學名為 Prgesbytis leucocedfphalus
別名:銀針猴
門: 脊索動物門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 哺乳綱
目: 靈長目
科: 猴科
屬: 葉猴屬

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獸類》中被列為瀕危種。

外形特徵

銀針猴機警的銀針猴

銀針猴又叫花葉猴、白頭葉猴白頭烏猿等,雄獸和雌獸的體形大小差別不甚顯著,體長為50——70厘米,尾長60——80厘米,體重8——10千克,與黑葉猴在形態和體型大小上都差不多,頭部較小,軀體瘦削,四肢細長,尾長超過身體長度。它的體毛也是以黑色為主,與黑葉猴不同的是頭部高聳著一撮直立的白毛,形狀如同一個尖頂的白色瓜皮小帽,頸部和兩個肩部為白色,尾巴的上半截為黑色,下半截為白色,手和腳的背面也有一些白色。

生活環境

銀針猴生活於熱帶、亞熱帶叢林中,善於攀援,不僅能在樹上悠蕩,也會攀登懸崖。常聚集成家族小群生活,有一定的活動範圍和路線,並有相對固定的棲息地。一般棲息於峭壁的岩洞和石縫內。以嫩葉、芽、花、果為食。

銀針猴分布狹窄,目前在廣西扶綏岜盆自然保護區有350隻左右。銀針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動物學家研究表明,目前,銀針猴在國外沒有活體和標本,被公認為世界最稀有的猴類之一。銀針猴的生存空間比大熊貓還小,與人類的親緣關係更近,具有更多與人類相同的遺傳基因。由於它們具有更加複雜的社會形態,銀針猴的研究價值並不亞於大熊貓。

生活習性

銀針猴的棲息地也是位於廣西南部的亞熱帶植被繁茂的岩溶地區,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石山連綿、山峰挺拔

銀針猴銀針猴嬉戲
陡峭,懸崖絕壁、岩溶溶洞隨處可見,為其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它的性情機警,十分活潑、好動,極善跳躍。那纖瘦的身軀、細長的四肢、發達的臀部胼胝恰與樹棲和岩棲的生活相適應,在樹林中或陡峭的絕壁上跳躍自如,行走如飛,長長的尾巴起到了極好的平衡作用。

它喜歡集群生活,早出晚歸,生活很有規律,天亮以後就從夜間棲息的絕壁上的石洞內魚貫攀沿而出,在離洞約30一40米的地方稍事休息之後,便開始在懸崖絕壁或樹冠之間穿梭跳躍,嬉戲玩耍,宛如在高空中表演的雜技藝術家。此後,才分別跳到樹冠上或灌叢中,採食可口的樹葉、嫩芽、野花、野果等,一邊吃,一邊玩,兩隻手忙個不停,有時還互相親熱一陣,幫助捉身上的寄生蟲。中午前後,有的回到岩洞中休息,也有的坐在樹上或者背陽的岩石上閉目養神,互不干擾。午休之後再次嬉戲採食,並且隨著太陽的西斜,逐漸向棲息的岩洞方向移動。黃昏時分回到岩洞附近,確認沒有異常情況之後,便一個接一個地爬進洞內睡覺。

生長繁殖

銀針猴銀針猴一家
銀針猴主要在秋季交配,春季產仔。初生幼仔的體色同黑葉猴差不多,全身為金黃色,在雌獸懷中吃奶或睡覺時僅頭部能自由轉動;7日齡時頭頂及尾巴的下半部分轉變為乳黃色,頭部能靈活地轉動,一對炯炯有神的眼睛開始東張西望,平時兩隻手緊緊地抓住雌獸,不願意接受其他雌獸的抱撫;20日齡開始長出一些冠毛,也能離開雌獸在地面上爬行或跳躍;2月齡之後就與黑葉猴的幼仔大不相同了,背部長出一些較長的黑毛,頭頂、頰的周圍、腹部、四肢、尾巴的下半截等很多部位開始呈現出白色,並且逐漸與成體的毛色趨於一致。到了6個月齡的時候,已經能夠獨立生活,自由採食了,但仍然在雌獸的懷裡睡覺。

分布範圍

外形酷似黑葉猴的白頭葉猴是中國特有種。僅分布在廣西的左江明江之間的一個十分狹小的三角形地帶內,面積不足200平方公里,具體地點包括廣西龍州縣上金鄉,寧明縣的亭亮、馱龍鄉崇左縣的羅白、漱湍、馱蘆鄉;扶綏縣的豈盆、山圩、渠舊、渠黎、東門5個鄉的部分地區,分布區的東、北、西三面均有黑葉猴棲息。

種群現狀

銀針猴銀針猴

由於分布區十分狹窄,資源稀少,野外總數大約僅有600隻左右,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如今銀針猴的生存和繁衍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目前,中國已對這一珍稀物種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保護工作,努力使之免遭絕滅。
在中國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獸類》中被列為瀕危種。

物種保護

生物多樣性研究基地保護白頭葉猴

在位於廣西崇左縣羅白和板利兩鄉交界的一處喀斯特石山地區,殘存著兩百多隻白頭葉猴,這是目前地球上倖存的兩個地方群體之一。儘管白頭葉猴棲息地的石山與農田相互交錯,但峰從林立的石山成為今日白頭葉猴的最後的庇護所。在這片只有24平方公里的地區四周共有7個村子,居住著至少3000人,他們在山谷里種植甘蔗

銀針猴銀針猴
米、木薯花生。由於當地農民對土地的開發幾乎達到了飽和的狀況,每年對薪柴的需求量遠遠大於該地野生植物的生長量,如果讓其發展下去,不但白頭葉猴行將難以生存,其他生物多樣性也將迅速喪失,同時農民們也將必然陷入更加貧困的境地而無法自拔。

因此北京大學教授潘文石教授決定在那裡建立一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基地,並已經開展了十年的工作。就整個項目的目標而言,我們希望能為當地農民找到一種新的勞動方式,使他們減少對薪柴的需求和對土地的濫用,從而使生境中的生物多樣性得到保護和恢復。我們認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白頭葉猴是當地生境中的旗艦物種(Flagship Species),因此保護白頭葉猴就是保護該地優良的自然環境,也就是保護當地人們的生活和子孫後代繼續生存的可能性。

銀針猴的傳說

銀針猴銀針猴之親情
很久很久以前,這裡還很窮困,村民們因為沒有足夠的食物常常挨餓。有一天,一個老人去世了,人們頭上裹著白麻布,腰間扎著白麻布帶子,把老人送到山上安葬。葬禮過後,孩子們發現山上有很多野果,他們很高興地吃啊吃,吃完又玩了起來。家長見孩子們玩得高興,就把他們留在了山上。很多日子過去了,村子裡漸漸富裕了,家長想念自己的孩子,想讓這些孩子回來。但是孩子們說:“我們不回去了,回去還要同你們爭吃的,就讓我們留在這裡吧。”於是孩子們就留在了山上,漸漸長大,生兒育女。日子長了,孩子們的樣子變了,頭上的白麻布變成了白毛,腰上的帶子變成了白色的長尾巴,以此表示對自己父母的紀念。

這就是關於銀針猴由來的傳說。

新聞報導


我國白頭葉猴種群數量明顯上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18:40 央視新聞30分 ---------------------
世界靈長類動物協會確定的25種極度瀕危靈長類動物中,我國有白頭葉猴和黔金絲猴兩種。最新調查顯示:近年來白頭葉猴棲息地狀況得到良好改善,種群數量明顯上升。

銀針猴銀針猴
白頭葉猴是葉猴的一個亞種,在全球範圍內僅分布於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弄崗、扶綏和崇左三個地區,為了徹底弄清這種動物目前的生存狀況,國家林業局組織國內專家從1996年開始了全面的調查和監測。調查的重點是種群變化趨勢和棲息地評估。目前,白頭葉猴的數量在580隻到620隻之間,這個數據是所有調查隊員一隻一隻數出來的。

北京大學教授潘文石:“每天一早一晚,我要躲在洞穴底下,因為它夜裡是住在石洞裡面,早晨在峭壁上一個一個爬出來,到天黑之前一個一個爬回去。這樣我就一個一個數出來。從1996年到1997年,我把這附近的14群猴子全部數下來。”

據介紹,與90年代中期相比,白頭葉猴的數量有明顯的上升,而種群數量的上升與棲息地保護密切相關。

北京大學教授潘文石:“禁止了偷獵,非常有效地禁止了偷獵,第二個就是減少砍柴,第三是減少這個地方開山放炮。白頭葉猴開始逐漸增加。”

身邊的動物

走進身邊的動物,親近自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