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漢

金鼎漢

金鼎漢,東方語言系教授,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從事印地語的教學研究。1930年生於湖南長沙,浙江諸暨大唐鎮金家村人。 1955年金鼎漢畢業於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畢業後留校,為東方語言系教授,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從事印地語的教學研究。

基本信息

家庭信息

叔父就是名滿天下的哲學巨匠金岳霖。父親金岳礽,字衡蓀,安源煤礦煉焦工程師,大冶鐵礦總辦,是中國第一代工程技術人員。其父有五子,長子金鼎新曾任中國致公黨中央委員、宣傳部長。金鼎漢為第三子。

生平介紹

1955年金鼎漢畢業於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畢業後留校,為東方語言系教授,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從事印地語的教學研究。

執教之餘,譯、著等身,有《印地語漢語詞典》、《毛澤東選集》(第一至四卷,印地語版)、《毛主席詩詞》(印地語版)、《印地語基礎教程》、著名馬克思主義作家耶什巴爾的長篇小說《虛假的事實》(以上與他人合作)、著名現實主義作家普列姆昌德的長篇小說《妮摩拉》、印度名著《羅摩功行之湖》、《印地語漢語成語詞典》。此外如《圖爾西達斯》、《羅摩衍那與中國》等論文數十篇,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成了國際公認的印地語語言文學研究權威。曾應邀先後赴印度德里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倫敦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威斯康星大學、華盛頓大學,荷蘭萊頓大學,日本大阪大學講學。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曾任第13屆國際《羅摩衍那》大會執行主席。第10屆國際印地語研討會主席。第16屆國際《羅摩衍那》大會主席。

1993年印度總統夏爾瑪向金鼎漢頒發了“世界印地語榮譽獎”。2001年6月15日,印度總統納拉亞南在總統府的金廳內向金鼎漢頒發了印地語研究最高獎----“喬治·格里森獎”,以表彰他在印地語教學研究,以及中印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突出貢獻。而今雖年已75歲,仍然擔任中國南亞學會顧問,《和平使者》(印度與挪威合辦雙月刊)顧問,依然在為中印文化的交流而奔忙,不辭辛勞,不遺餘力。

中國資深翻譯家之一

中國翻譯協會於2001年起分別對從事外事外交、對外傳播、社會科學、軍事、科技、文學和民族語文翻譯,取得突出成就的翻譯家進行了表彰,授予他們“資深翻譯家”榮譽稱號。這些受表彰的翻譯家當中有的曾於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為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做外事翻譯工作,有的長期在譯壇耕耘,將大量外國經濟、哲學、文學、科技等領域的有關著作翻譯介紹給廣大中國讀者的前輩學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