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鄉

金鐘鄉

金鐘鄉,位於浙江省景寧畲族自治縣城東北。清屬一都,民國20年(1931)屬綠草、楊徐鄉,30年改金鐘鄉,屬第二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稱金鐘鄉,鄉人民政府駐金鐘村,海拔130米,距縣城12公里。面積99.7平方公里,東臨渤海鎮,南接梅歧鄉和鶴溪鎮,西與外舍鄉連線,東北界麗水市境。

基本信息

金鐘鄉金鐘鄉
金鐘鄉,位於浙江省景寧畲族自治縣城東北。

概況

金鐘鄉,清屬一都,民國20年(1931)屬綠草、楊徐鄉,30年改金鐘鄉,屬第二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稱金鐘鄉,鄉人民政府駐金鐘村,海拔130米,距縣城12公里。面積99.7平方公里,東臨渤海鎮,南接梅歧鄉和鶴溪鎮,西與外舍鄉連線,東北界麗水市境。轄金鐘、潘坑、徐山、楊山、嶺根、綠草、陶州、小粗、金包山、大吳山10個行政村,68個自然村,人口1386戶,5190人,其中畲族449人,占鄉總人口6.87%。
地勢由南和北向中部溪谷傾斜,以丘陵為主,諸水匯入小溪。屬縣東北部低山丘陵糧、果、魚、水禽、水土涵養林綜合農業區。耕地面積3968畝,主產水稻、雜糧,綠草圩是全縣最大圩地,廣種芝麻、綠豆、,近年多種柑橘、西瓜。林地13456畝,產杉、松、雜木和毛竹。鄉辦三重濟裝機2台,總容量150千瓦。鄉辦煙花廠年產值358萬元,另有工藝竹片廠、木低磚廠和玩具加工廠。
有鄉級教育、文化、衛生、廣播、電影、信用社和郵電設施。公路與縣城連線,水運機動船可通達青田縣。
200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901萬元,人均純收入2211元。

金鐘鄉撤鄉建鎮

金鐘鄉歷屆黨委、政府圍繞當地農業資源,依靠黨的富民政策,集中精力狠抓農業生產,使當地經濟逐步實現了“貧困型”向“溫飽型”的轉變。特別是近年來,鄉黨委、鄉政府圍繞市場需求,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發展畜牧業,促進了金鐘城鎮化、市場化建設。目前,城鎮設施已初具規模,集市商貿活躍,市場容量大,交易廣,效益高,工業企業、商貿流通、服務業發展迅速,二、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提升,經濟建設步伐明顯加快。2002年底全鄉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446萬元,第三產業收入達428萬元,二、三產業的產值占全鄉國內生產總值的60%,全鄉氂牛總數達2052頭,羊15556隻,畜牧業產值達到718.3萬元,畜牧業在農業中的比重占46%。在中藥材生產基地和工農業生產的集散地,形成了以個體、私營企業為主的二、三產業群,全鄉現有個體工商戶198個,個體牧場179個,長途販運戶70戶,年收入達1470萬元。在基礎設施建設中,修建了35千伏的變電所一座;整改農電線高壓50公里,低壓100公里,實現了社社通電;修建人畜飲水11處,解決了3500人的飲水問題;修建便橋5座;開通了數字程控電話204門;修建無線電話發射一座;架設通訊光纜15公里,實現了村村通電話;修建地面衛星接收站10處,電視覆蓋率達到了95%以上;整修鄉村道路30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修建教學樓5棟,配備桌凳450套,電腦34台,極大地改善了教育教學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