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業品價格

工業品價格指數的意義(1)是我國價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是觀測與分析產品差比價關係的依據。 (5)是計算不變價工業增加值和工業發展速度的依據。

 工業品價格指數是通過調查收集部分代表企業的代表產品的價格變動資料加權計算的相對數,以反映工業品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包括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是反映工業企業出廠商品價格及工業企業中間投入品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相對數,是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制定有關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科學依據。
工業品價格指數是反映工業發展狀況的指標之一,也是衡量通貨膨脹的標準之一(另一個主要標準是CPI)。
目前我國工業品價格指數的調查產品有2700多種(規格品5000多種),已覆蓋全部39個工業行業大類,涉及調查中類186個(覆蓋率已超過95%)。全國參與調查的市縣410多個,調查各種規模和各種經濟類型的企業近50000家。
從指數內涵及其所處環節看,工業品價格指數主要反映生產領域的價格變動情況,即源頭和中間商品的價格變動情況,處於價格傳導體系的中上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主要反映消費領域的價格變動情況,即最終消費品和服務的價格變動情況,處於價格傳導體系的下游和終端。總體上說,上游商品價格的持續顯著上漲會逐漸傳導到下游商品的價格變動。根據過去近20年的經驗數據分析,這種傳導的時滯大約在一年半左右。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某些上游商品價格上漲能否傳導到下游,主要取決於該類商品的供求狀況、供求彈性和產業鏈條的長短。因此,近年來上、下游商品間的價格傳導關係出現了一些新變動,表現為傳導時滯延長,某些方面傳導效應減弱等。對此,我們應進一步研究新形勢下的價格傳導機制,既不要完全否定價格傳導作用,也不要隨意誇大和猜測傳導效應,更不能因為價格傳導機制的新變化,而懷疑價格指數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工業品價格指數的內容
現行的工業品價格指數包括兩方面內容:
(1)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2)工業中間投入價格指數。
工業品價格指數的意義
(1)是我國價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是觀測與分析產品差比價關係的依據。
(3)是國民經濟計畫管理與預測的依據。
(4)是測量一定地區、一定時期對工業品貨幣購買力的依據。
(5)是計算不變價工業增加值和工業發展速度的依據。
報告期可比價工業增加值=報告期現價工業總產值×上年工業增加值率/報告期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工業生產發展速度=報告期可比價工業增加值/基期現行工業增加值×100%
計算可比價工業增加值總量有兩種方法:
(1)總量縮減法:適用於計算總量的各項分組指標,如各種經濟成分的分組指標。
(2)分行業(中類)縮減法:用這種方法計算工業各行業的發展速度更為準確。
工業品價格指數的編制
1、工業品價格指數的編制分組
我國目前編制的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的4種分組:(1)輕、重工業分組;(2)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分組;(3)工業部門分組;(4)工業行業分組。
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有兩種分組:(1)材料類別分組;(2)工業行業分組。
2、編制工業品價格指數主要解決如下問題:
(1)選擇代表品制定工業品價格調查目錄遵循以下原則:
按工業行業選擇代表產品。
選擇對國計民生影響大的產品。
選擇生產較為穩定的產品。
選擇有發展前景的產品。
選擇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
(2)選擇代表企業遵循以下原則:
按工業行業選擇調查企業,各中類行業原則上都要有調查企業。
大型企業應儘量都選上(或占相當大比重)。
選擇生產穩定、正常的企業作為調查對象。
要兼顧不同所有制形式。
(3)價格調查方式
採用企業報表形式。
(4)權數的確定
現行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採用按行業分層分攤權數的方法確定權數。
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採用直接權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