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經濟開發區

邢台經濟開發區

邢台開發區位於邢台市區東南部,是經河北省政府批准的省級經濟開發區,現有面積72.6平方公里,轄3個鎮(辦)、49個村(居)、8.6萬人。

基本信息

園區形象

邢台經濟開發區邢台經濟開發區

邢台經濟開發區VI系統設計由晏鈞設計公司用一年的時間完成。

新標識名稱為:城市向東,標識以“X”“E”為核心概念,“X”既為邢台之意,也代表了無限、探索與創新,“E”有經濟能量科技東方等多重概念。標識從外形上代表“城市向東”的發展趨勢,將邢台開發區作為邢襄發展動力與城市未來的理念傳達出來。標識色彩象徵在科技(藍色)推動下的新能源產業(綠色)的無限發展態勢。

園區概況

邢台經濟開發區邢台經濟開發區

邢台經濟開發區位於環渤海經濟圈內,邢台市區東南部,現管轄面積208.3平方公里。開發區下轄6個鎮(辦,鄉)、114個村(居)、19.3萬人。我區交通優勢十分明顯。京廣鐵路、京廣客運專線、邢黃鐵路、邢和鐵路、京珠高速、青銀高速、大廣高速、邢濟高速、邢汾高速、邢黃鐵路、106國道、107國道、308國道縱橫交錯。其中邢黃鐵路、邢黃高速公路直達黃驊港、天津港兩個國際港口,邢汾高速公路直通能源大省山西。

開發區1999年成立,2000年經省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邢台開發區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主要經濟指標連年保持50%以上增速,經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不斷提升,邢台國家光伏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獲科技部認定並掛牌,開發區示範帶動作用日益顯現。

2009年,全區生產總值完成3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7.1億元;財政收入完成3.47億元;實際引進內資21億元;出口創匯5600萬美元。今年1-7月份,全區生產總值完成31.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1.8億元,均呈現出較好發展態勢。

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增投入、保增長、求突破、促跨越這一主線,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重點,以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結構調整為抓手,確立了光伏新能源、現代裝備製造和生產性服務業三大主導產業,經濟發展步入了良性軌道。一是總體實力逐步增強。從全省開發區排名以及全市21個縣市區排名情況看,我區總體實力排名逐年上升,2009年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市名列前茅,進入全市第一方隊。二是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三年來,全區主要經濟指標年均遞增60%以上。三是發展質量不斷提高。我們實行了入區項目專家評審機制,提高項目入區質量,去年引進了新能源類高新技術、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項目17個;支持企業科技研發、自主創新,連續三年安排科技投入2000萬元,有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了發展質量 。

總體規劃

開發區的空間布局在空間上形成了“一城三區”的空間布局結構。“一城”即開發區轄區位於為邢台市中心城區範圍的地域,是構成開發區的核心部分;“三區”分別為京漢客運專線以東的東汪鎮區,邢州南路與信都路之間的王快鎮區部分和京漢客運專線以東的王快鎮區部分。

區內規劃了“五橫四縱”的城市幹道網。“五橫”為東西向中興大街、新興大街、百泉大道、南環路、二乾河大街,“四縱”為南北向有襄都路、信都路、永安路、東環路。對外依託京港澳高速公路、邢汾高速公路、京漢客運專線、邯黃鐵路,從而形成了開發區便捷順暢的對內對外交通網路。

綠地系統突出整體生態環境概念,保護和延續城鎮內外的自然生態環境,力求建設完整健全的生態系統。規劃綠地從人的需要出發,目的是滿足居民的各項活動需求,提供宜人的休閒、交往場所,點、線、面相結合。同時強調自然景觀與城鎮其它功能有機結合,創造獨具特色的景觀風貌,達到綠色與城市相互融合的景觀環境。

在邢台市城市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從城市整體出發,規劃了開發區電力設施位置和用地。城區採用110/10kv兩級電壓配電,110kv線路以架空為主在城市重要地段110kv線路採用地下電纜,中壓配電網結構要形成環式網架。

規劃保留熱電廠和現狀中興大街與襄都路(梁莊路)東北角、中興大街與長安路(江東三路)西北角、建業路(江東二路)與英華大街西北角三座熱力站,新規劃建設25座熱力站。

地理位置

邢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十分便捷。距北京380公里,距天津430公里,距省會石家莊120公里,距濟南、鄭州、太原均在300公里以內。以邢台為中心的400公里半徑內,有北京、天津、鄭州、濟南、石家莊、邯鄲六大機場和天津港、黃驊港兩大港口。位於市區南部15公里的邢台機場即將重新開通。境內有邢台褡褳機場,京廣鐵路、京九鐵路、京廣客運專線、邢黃鐵路、邢和鐵路,京珠高速、大廣高速、青銀高速、邢濟高速、邢黃高速、邢汾高速以及106、107、308國道縱貫南北。公路、鐵路、航空“三位一體”綜合運輸體系即將構成,“三小時出海、一小時進京、半小時上天”的大交通格局已經形成。

“十一五”累計完成交通建設投資153.28億元,全市公路通車裡程突破1.3萬公里,公路密度110公里/百平方公里,超越全省、全國平均水平。

高速公路已建成京港澳、青銀、大廣、邢臨、邢(衡)黃、邢汾6條高速,全市高速公路通車裡程567公里,形成“東出西聯、南承北接”的高速路網。

普通幹線公路已建成國道3條292.4公里,邢德、邢清、邢和、邢昔及高速連線線等33條省道1320公里,二級及以上公路所占比例為85.7%。

農村公路已建成通車1.1萬公里。其中,縣道18條750公里,鄉道3446公里,村道7477公里。全市5182個行政村全部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

全市二級以上客運站16個、大型貨運站1個,共有營運長途客車2667輛940條線路,營運貨車52124輛,通達全國19個省(市、區)的300多個城市。此外,市區內有計程車2863輛,公車951部67條班線。“一城五星”全部開通了公車,形成了公交一體化。

建成農村簡易客運站35個、候車亭510個、招呼站牌1462個,實現了村村通班車、鄉鄉有客運站。

“十一五”期間累計完成高速公路建設里程264公里。大廣高速公路邢台段全長60公里,途經南宮、威縣,設計時速120公里,開闢了邢台進京的又一條大通道。邢汾高速公路是邢台通向山西的唯一高速通道,也是邢台市“東出西聯”高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邢台段全長84公里。京港澳高速擴建(邢台段),全長82公里。

從2009年開始,對市區周邊8條(段)幹線公路進行升級改造。106線、107線、邢和線、邢峰線三個出市口道路改建工程於2009年通車。新改建107線、邢昔線、隆昔線、南郝線、邢德線等幹線公路218.7公里,完成大中修里程1127公里。

機構設定

綜合辦公室、紀檢會、組織部、人社局、宣傳部、經濟局、項目辦、招商一局、招商二局、招商三局、財政局、城建局、社會事業發展局、科技局、城管局、農業辦、計生衛生局、安監局、行政服務中心、政法信訪辦、徵收辦、機關事務局、民政局、交警四大隊、消防大隊、食安辦、人大政協聯絡辦、國稅局、地稅局、工商分局、規劃分局、環保分局、國土分局、質監分局、藥監分局、土地中心、法院檢察院、王快鎮、東汪鎮、辦事處、祝村鎮、留村鄉、沙河城鎮

產業群落

新能源產業

邢台經濟開發區新能源產業基地被經國家科技部批覆認定為“邢台國家光伏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目前已引進了包括晶龍單晶矽、深圳慶豐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等18個項目,項目總投資達66.4億元,初步形成了集單晶矽、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電池組件、儲能電池材料及產品、太陽能熱電轉換及節能產品等在內的完整產業鏈條,光伏新能源基地核心區框架初具雛形。

裝備製造業

依託邢鋼、中鋼邢機、冀中能源等龍頭企業,按照“企業+園區”的建設模式,整合資源優勢,加強自主創新,占據市場高端,打造現代裝備製造產業集群。自2009年開工建設以來,已先後引進了台灣卓琳、強大防爆電機、國聯制管、飛燕起重等13個項目,總投資達26.85億元,產業基地初具規模。

現代服務業

緊緊圍繞新能源、現代裝備製造產業發展和集聚,提供產業配套、研發支撐、金融服務等保障。重點建設“三個中心”:

1、好望角物流園區

一是物流中心,以好望角物流為龍頭,推進好望角鐵路物流園、農產品物流園、國際物流園等一批物流項目,整合物流資源,完善服務體系,建設立足冀中南、輻射中原地區的物流中心。

2、河北工業大學科技園

二是研發中心,以河北工業大學國家大學科園、華泰創智園為龍頭,推進技術研發、科技孵化、服務外包等產業發展,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3、邢台海關

三是總部經濟中心,立足區位優勢,吸引市內外大型企業進區建立總部或分支機構;同時大力推進晶龍五星級酒店、襄政公元綜合體樓群、海關商檢大樓、內陸港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形成集物流配送、技術研發、商務辦公、金融服務於一體的生產性服務業集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