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際效用遞減律

邊際效用遞減法則(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一種投入要素連續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產值後,所提供的產品的增量就會下降,即可變要素的邊際產量會遞減。當消費者消費某一物品的總數量越來越多時,其新增加的最後一單位物品的消費所獲得的效用(即邊際效用)通常會呈現越來越少的現象(遞減),稱之邊際效用遞減法則。也叫做戈森第一法則。【

定義

根據這一法則,當一個人消費越來越多的某種商品時(其他商品的消費保持不變),商品的邊際效用最終會趨於下降。

社會的套用

它所揭示出的冷冰凍的邏輯:一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社會,同樣無法避免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的矛盾。自私的社會有“囚犯困境”,無私的社會也有“麥吉困境”。象其他物品一樣,無私和真愛,也服從邊際效用遞減律,只有在特別稀缺的時候才顯得特別可貴。假如人人都不自私,“麥吉困境”所造成的利益損失,分量就會大大上升,無法再用真情來補償。這樣的社會,很難說就一定更美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