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楚女

邊楚女

邊楚女,瑞安中學特級教師,主持課題和主編教材8項,應邀擔任中高級職稱評審、全國評審專家等。2010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級教師”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邊楚女,1975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諸暨人,本科學歷,瑞安中學特級教師,瑞安中學信息技術教師,溫州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邊老師多年來甘於寂寞,潛心研究,在教學上取得豐碩成績,被評為浙江省教壇新秀、浙江省三下鄉先進個人、瑞安市首屆名教師,獲省優質課第一名、全國優質課一等獎等多個教學獎項。主持課題和主編教材8項,三十多篇論文、案例在全國、省級刊物上發表或獲獎,開出國家、省市級公開課和講座四十餘節(次),應邀擔任中高級職稱評審、全國評審專家等。

由她提出的“任務串聯法”開創了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新模式,推進了溫州甚至浙江的信息技術學科發展;她一直踐行的“技術性和文化性融合”的教學理念使信息技術課成為一門“有深度、有溫度、有文化”的課。因教書育人成績突出,2010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級教師”榮譽稱號,成為全省最年輕的中學特級教師。

感言:我是一朵矮牽牛花,低低地生長,高高地仰望,豐富而寧靜!

人生經歷

記者初見邊楚女,很難想像她會是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溫文爾雅的談吐與氣質看起來更像是詩人。與她交談,能充分感受到她身上散發出的濃郁的文學氣息。文學是一種修養,修養流露於言表,語言的魅力打動了學生的心,使她的教學工作熠熠生輝。

不是瑞安人卻說得一口流利瑞安話

邊楚女是浙江諸暨人,1998年,為了兼顧家庭,她從杭州的一所大學調到瑞安工作,儘管教學或是日常生活她可以用國語交流,但為了更好地融入社會和生活群體,個性堅毅的她還是努力學習瑞安話。如今,她已能說一口流利的瑞安話。“此心安處是吾鄉”,瑞安已融入她的生命,成為她的第二個家鄉了。

“可能我對語言有種天生的敏感性,學習語言得心應手。”邊楚女告訴記者,語言是與人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懂語言,通語言與人的距離就更近了一步。“到外地旅遊我總是會向當地人學習方言,這是走進當地文化最快的方式,也是一種很好的積累。”

生動的語言是她獨特的教學風格

邊楚女上課有非常獨特的教學風格,今年,國家級核心雜誌《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曾對邊楚女作了專訪,把她的上課風格稱為“楚楚風格”,並作了這樣解讀:上課語言幽默風趣、簡明溫婉;教學設計緊跟時代,文化內涵豐富;課堂不緊不慢、不慍不火,實則步步為營、精心策劃。

邊楚女告訴記者:“對於信息技術老師來說,除了要有熟練的技術,還要研究、提高自己在課堂中使用語言的藝術。”在長期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根據不同的課堂情境,她獨創性地使用了一些具有人文情懷又不失幽默的語言來“管理”學生,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表揚學生,她會說:“你這樣獨特的作品,讓我如何不喜歡你?”“你的操作成就了一段精彩,這將成為你學習的里程碑。”“如果你同意,我真想‘擁抱’你一下!” “一切皆有可能,這個‘可能’出自你手,你是我的偶像。”對待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她會這樣說:“不要和別人比,老師關注的是你的進步!”“不要急,欲速則不達,我始終在你身旁!”“是不是這裡還不明白,可能老師講得太快了!”

有一次,邊楚女看到一位學生在上課時經常望向窗外,她笑著對他說:“你在看窗外的風景,我在讀你的心情,風景那邊獨好,我的心情因你而變。”這段充滿詩趣的話逗得這個學生笑了起來,從此以後,課堂上多了一雙專注的眼睛。

學生的祝福令她熱淚盈眶

對於信息技術教師而言,一年一茬學生,飛一般過去,但邊楚女用其獨特的管理智慧經營著課堂,以其愛心與責任感動著學生,使信息技術課成為學生心中一段定格的風采。

曾經有個班級,雖然邊楚女已不再擔任他們的老師,但師生之間牽掛依舊。有一年,每個學生把自己的心裡話寫在千紙鶴中,用千紙鶴擺成心形,送給她作為教師節禮物,每句祝福都是出自學生對於教師的感謝與感動。當邊楚女把一張張千紙鶴輕輕拆開,讀著字裡行間涌動的真情時,感動得熱淚盈眶。為了表示對學生的感謝,邊楚女為這個班級創作了一首英文詩《As time goes by時光流逝》。今年3月份,邊楚女給即將參加高考的這個班級作了一個題為《把自己風化成為一個強大的高考旅人》的講座,旨在鼓勵學生努力做到內心強大、分數強大的學習達人。這些都足以明鑑師生之間的融融深情。

浙江省特級教師

“特級教師”是國家為了表彰特別優秀的中國小教師而特設的一種既具先進性、又有專業性的稱號。特級教師應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範、教學的專家。弘揚特級教師精神,是時代的要求,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