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偉中

華偉中

華偉中,浙江省教壇新秀,嘉興市名教師,嘉興市學科帶頭人。他曾先後主持1個省級課題、3個平湖市重點課題,多篇論文獲獎、發表。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華偉中,男,1971年出生,大學本科畢業。浙江省教壇新秀,嘉興市名教師,嘉興市學科帶頭人。他曾先後主持1個省級課題,2個嘉興市課題,3個平湖市重點課題,多篇論文獲獎、發表:《語文教學模糊性的合理存在及作用研究》發表《國小語文教學》、《中國小教師培訓》;《淺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流程》發表《現代中國小教育》、嘉興市教研室論文一等獎;《當前學校德育工作的弊端及對策思考》獲嘉興市教育學會一等獎;《對話與閱讀教學》獲嘉興市教育學會一等獎;《理解對話發展》《讓學生在質疑—探究中揚起創新的風帆》獲嘉興市陶行知學會三等獎;《開拓作文思路培養創新能力》獲全國小語會三等獎。個人愛好:古典音樂、看書、茶道。

個人演講

一分鐘演講稿

如果要說我與別人的最大不同,那就是我有三個外號,雖然我還年輕。
最早的外號是我童年時的夥伴給取的——書呆子。
我出生在70年代,因為家庭的原因,從小就被父母寄放在外婆家。那時,我唯一快樂的事情就是到鄰居常爺爺家裡玩,他會給我看小人書、教我念三字經。小時候,我是一個很敏感的孩子,這種性格使我一方面極為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另一方面又拙於應付外部世界,對之心存畏怯和戒備。而小夥伴也受了父母的交代對我敬而遠之,他們的遊戲是不會邀請我參加的。我只有坐在草垛邊看我的書,享受稻草的清香和故事的精彩,到也不覺得孤單無聊。反到夥伴們會感到遊戲乏味,叫我講故事給他們聽。漸漸地,書呆子就成了我的另一個名字。
第二個外號是我同學給我取的-------15號。
86年我考入平湖師範。三年的師範生活平靜的過著,學習生活是很輕鬆的,業餘時間不是在琴房練琴,就是躲在圖書館裡看書。每當老同學碰頭,回憶那段快樂的日子,有一件事情是免不了要提一下的:你為什麼不做班長去做圖書管理員,太離譜了吧?說是這么說,當初他們老是想借可管理員找不到的書,我15號圖書管理員可以輕鬆搞定。經我同學一介紹,索性後來其他班級同學有難借書的也都來拖我,不知道我姓名的就叫我“15號圖書管理員”,後來他們嫌長叫起來麻煩,就剩下“15號”了。或許當年的同學有早忘了我姓名的,“15號”的名頭倒或許還會有那么一點印象。
第三個外號是同事取的----------老書蟲
89年燥熱的夏季,師範畢業。一駕拖拉機把我載到了平湖市一所偏僻的村小,學校很破,只有幾間低矮的舊屋,我的教師生活就這樣開始了。白天我有一百個多個孩子做伴,晚上我有書當枕。生活雖然艱苦,但還算充實。學校很偏僻,所以很少有機會出去。一旦有機會出去,第一大事就是尋書店買書。10年下來,錢沒有積蓄,書倒存了很多,我5、6平米的宿舍,也就成了學校孩子們的圖書館了。書常有借出去,收不回的,我倒也不介意,拿我書的孩子也是個愛書的人。同事就給我取了個外號“書蟲”,一是說我愛書,二是說我的頭腦象蟲子一樣簡單,不會理財。我倒也不介意他們怎么說。10年的村小生涯中,搬過兩次宿舍,扔掉了很多東西,唯獨書一本不少。我做了父親之後,那些老同事也就改稱我為“老書蟲”。
這些外號,於我來說是一種紀念,是我不同人生時期的一種印記。我很樂意朋友們那樣叫我,因為那裡面有我美好的回憶,有我執著的追求。

特色才藝

演講
關註:新課改新故事
課改讓我成長
我曾在網上發過一個帖子,問課改是什麼?答案五花八門,有的說課改是一場戰爭,有說課改就是吃苦,也有說課改就是學著別人乾……說是戰爭太過殘酷,說是吃苦太過悲觀,說是學著別人乾太過被動。我到覺得課改是一個故事,一個有我們用心來書寫的故事,當我們把課改中發生的一切用心串連在一起的時候,那課改就是一條五彩繽紛的項鍊。雖然故事裡會有淚花,會有失敗,會有挫折,但終究會有快樂。
2003.11.15接到嘉興市教育局的任務,省教壇新秀要向嘉興市全體教師上一堂體現新課程理念的課,而且要求我必須要在南湖之春的基礎上有所突破。時間很倉促,只有十天的準備時間。
內容怎么定是首要的問題。在一次讀報的時候,看到了一條新聞:第八屆和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會有兩個提案,都強調要加強對孩子的傳統文化薰陶,用傳統文化的精髓來指引和感染孩子們的成長。看完報導之後,我想了很多,確實這個世紀太過於浮躁。孩子們沉浸在卡通電視、流行音樂、電動玩具、好萊塢大片、漫畫書、電子遊戲和網路聊天中玩得不亦樂乎,在孩子們心裡,有的只是今天的快樂和未來的夢想。過去的文明仿佛牆角里的塵埃,沒有人覺得有必要關注它的存在。不少人拒絕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漠視它對我們心靈的指引。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我決定以對聯這一傳統文化精髓為主要內容設計一堂語文活動課,想通過引導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之一-----對聯的親近,打消現代人對傳統文化的隔閡和畏難心理,為學生打開一扇接觸和學習傳統文化的視窗。讓學生的心靈在對祖國傳統文化---對聯的學習中,打破時空的限制,穿梭古今,漫遊於人類所創造的精神空間,在與創造人類與民族精神財富的大師、巨人的對話中,擴展學生的精神生活面,提高學生精神生活的質量,讓語言和精神同築共生。
定好內容,我奮筆急書寫好了教案,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以為自己的書房寫對聯為主線,設計了三個板塊“感悟名人的書房對聯-----感悟名人的書房名字----為自己的書房寫對聯取名字”。之後,我就精神振奮地幻想著課堂上學生群情激昂,欲罷不能的場面。哪裡想到第一次試教就給了我當頭一棒,讓我嘗到了透心涼的滋味。課一開始,學生在進行對詞遊戲、閱讀聲律啟蒙的時候,興趣十足。我心想開了個好頭,那後面的就不用擔心了。哪裡想到情勢急轉直下,在“徐文長的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陸游的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對聯學習中興味索然,一個個昏昏欲睡。即使是在我給出兩位文人的生平資料之後,學生還是只看到了文人的落魄和淒涼,無法理解文人對自己理想的堅持和執著。我的構想和學生的理解在兩條道上行走,跟本無法進行交叉和碰撞。課上到這裡,我知道已經無法繼續下去了。就把事先準備好的對聯閱讀材料發給學生,讓學生自主閱讀,相互交流。沒有想到,2分鐘後學生拿著材料有的讀,有的思考、有的興奮交流著,個個神采飛揚。我的心裡有了一些安慰,看來學生還是喜歡學習對聯的,難到是我的對聯選的有問題?課後我把課堂的對聯和閱讀材料放在一起,果然如此,課堂上的對聯過於高深,猶如一道牆把初學對聯的學生無情地擋在門外。
這個意外的發現給了我堅持上對聯的勇氣。於是還沒有傷心完,就又開始了第二次的備課。如果說第一次我是著重放在讓學生怎么走進我所理解的對聯世界的話,那么第二次我是重點解決怎樣幫助學生走進他們所能理解的對聯世界裡去,讓他們對對聯感興趣。
第二次試教讓我感到了我的堅持是道理的。學生還是對遊戲和聲律啟蒙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於是順利的進入的進入自主品聯環節,這也是我最擔心的,因為有過上次的敗走麥城。我緊張的注視著學生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生怕再次遭遇滑鐵盧。幾分鐘過後,沒想到學生興致空前高漲,有的說我是怎么算出這幅數學聯中的老人是幾歲;有的說我已經知道謎語聯的謎底了;甚至同學對蘇東破和佛印的啞聯起了很大的爭議,他說啞聯是這樣的,他說是這樣的,各抒己見互不相讓……這一切讓我看在眼中喜在心裡,我要的就是這樣的場面。正在我高興想要戛然而止,引導學生到課外去收集學習的時候,一位同學站起來說:“老師,對聯這么好玩,我也想來對對看。”周圍的同學也都附和起來,不讓下課。我一楞,這不是我在備課時構想過,卻又難度高不敢嘗試的嗎?看來我的顧慮是多餘的。我靈機一動說:“行!我們就來試試。我們剛學對聯,就不做嚴格要求,就來寬對吧,有意思就行。就以我們平湖的特產‘平湖瓜’做上聯吧!”沒想到學生張口就來:嘉善酒,南湖船,桐鄉菊,海寧潮……學生都在自己的周圍打轉,於是我引導說:“咱們把眼光放遠一點,看看還有什麼可以對?”學生沉思一會兒:端州硯,安吉茶、麗江水、桂林山、徽州墨、富士山、非洲象……好對接二連三地從他們口飛出。我心裡一驚,看來我是小看他們了。課終於在我的命令下結束了,但以後總人來找我說:“老師這樣對行不行?”“老師這是我新找到的對聯。”我整天被對聯包圍著,但我感覺很幸福。
但是這幸福就象是肥皂泡,不會很長久。那一天,我正在辦公室里處理行政事務。突然一個學生跑進來,氣呼呼地說:“華老師,某某同學罵我!”“別急,慢慢說!”我給他拿了把椅子,讓他坐下。他急嚷嚷地說:“某某同學吃飯的時候講費話,我批評了他幾句。他就把我的一首詩扔在水槽里。”說完鼓起腮幫子,一臉的氣憤。“就這點事?”我有點好笑地問。“是,就這事!你不是在對聯上講過蘇東坡和佛印的啞聯嗎?”他很有些冤枉的神情。我心裡一緊是有這么回事!“可我沒有到你班裡上過啊?”我不解的問。“我們是聽4班同學講的!”他說。“喔,你先回去,呆會我找那位同學談談。”我對他說。“那你可忘了!”臨走時他還叮囑了我一句。他走後,我陷入了沉思。那幅啞聯是一個故事。故事是說:蘇東坡和佛印是好朋友,經常打筆仗,一次,兩人在船上喝酒作詩。佛印突然蘇東坡的詩扔在河裡,笑嘻嘻的看著蘇東坡。蘇東坡一看,就把一塊肉皮,扔到岸上。一隻狗過來,把肉皮叼了就吃。而後,蘇東坡和佛印兩人相視哈哈大笑。這幅啞聯是說:水漂東坡詩(屍),狗啃河上(和尚)皮。本來我在課堂上引入啞聯,是讓學生知道對聯的奇妙和博大精深,也曾反覆強調過這種做法的不文明。可今天碰到的這事?
幸福被擊碎以後,我認真研究了所有選中的對聯,又做了一次篩選。失敗也是一種成功,看來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我們常常是在失敗中找到接近成功的路。

2003.11.26我在嘉興執教了《親近對聯》,受到了專家和藹聽課老師的好評,隨後又在嘉興各縣市區和舟山執教,儘管有城鎮國小也有鄉村國小,學生都喜歡上,效果都很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課改中,有艱辛和挫折,也有歡笑和成功。那一次次失敗孕育著成功,我一步一個腳印,堅定地往前走。是課改使我成長,是課改給了我信念,我要沿著課改之路堅定地走下去,把屬於我的課改故事用心寫好。

浙江省特級教師

“特級教師”是國家為了表彰特別優秀的中國小教師而特設的一種既具先進性、又有專業性的稱號。特級教師應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範、教學的專家。弘揚特級教師精神,是時代的要求,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