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搏動

過早搏動

過早搏動(premature beat) 亦稱期前收縮、期外收縮,簡稱早搏。是一種提早的異位心搏。按起源部位可分為竇性、房性、房室交接處性和室性四種。其中以室性最多見,其次為房性,竇性過早搏動罕見。過早搏動是常見的異位心律。可發生在竇性或異位性(如心房顫動)心律的基礎上。可偶發或頻發,可以不規則或規則地在每一個或每數個正常搏動後發生,形成二聯律或聯律性過早搏動。

基本信息

病因

過早搏動心臟結構圖
頻發房性早搏,見於二尖瓣病變,甲狀腺功能亢進或冠心病,尤其是多源性的,可能是心房顫動的前奏,發生於 下列情況的室性早搏有可能為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的前奏,應高度重視,及時予以處理:①頻發(>6次/分或30次/小時),持續呈聯律的,連續發生2-3次早搏,呈多源性或短陣心動過速者;QRS波群畸形顯著或時限>0.14秒者。②急性心肌梗塞72小時內出現的室性早搏。③洋地黃或銻劑中毒。④低血鉀引起的室性早搏。⑤急性心肌炎。⑥奎尼丁暈厥、QT時間延長綜合徵。⑦體外循環術後24小時內。

臨床表現

過早搏動過早搏動
過早搏動可無症狀,亦可有心悸或心跳暫停感。頻發的過早搏動可致(因心排血量減少引起)乏力、頭暈等症狀,原有心臟病者可因此而誘發或加重心絞痛 心力衰竭 。聽診可發現心律不規則,早搏後有較長的代償間歇。早搏的第一心音多增強,第二心音多減弱或消失。早搏呈二或三聯律時,可聽到每兩或三次心搏後有長間歇。早搏插入兩次正規心搏間,可表現為三次心搏連續。脈搏觸診可發現間歇脈搏缺如。

早搏是一種常見病,常被稱為“間歇”。這種疾病如果沒有心臟器質性病變,發病時間越早、病程越長,或者像這位讀者靜止時發作,運動時反而好轉的,越沒有生命危險,即使是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頻繁發作,患者也無需治療,更不用吃各種抗心律失常的藥物。相反,如果常吃抗心律失常藥還可能促發心律失常發生或加重。一般來說,治療室性早搏首先應該去除誘發因素,如睡眠欠佳,情緒不好,精神緊張,或者對室性早搏有較多心理壓力。建議應先進行適當的心理治療,切不要自行服藥。

診斷檢查

過早搏動正常的心電圖
(一)病史、症狀:由於患者的敏感性不同,可無明顯不適或僅感心悸、心前區不適或心臟停跳感。 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病風濕性心臟病病史的詢問有助了解早搏原因指導治療,注意詢問近期內有無 感冒 、發熱、 腹瀉 病史有助是否患急 性病 毒性 心肌炎 的判斷。洋地黃類藥物、抗 心律失常 藥物及利尿劑的套用有時會誘發早搏的發生。

(二)體檢發現:除原有基礎心臟病的陽性體徵外,心臟聽診時可發現在規則的心律中出現提早的心跳,其後有一較長的間歇(代償間歇),提早出現的第一心音增強,第二心音減弱,可伴有該次脈搏的減弱或消失。

(三)輔助檢查:心電圖對早搏有診斷意義。房性早搏為提早出現的QRS波其前有一異形P波,其後有一不完全代償期,QRS波形多與正常QRS波形一致。結性早搏提早出現的QRS波與正常QRS波相一致,其前無P波,代償期完全。室性早搏提早出現的QRS波寬大畸形,代償期完全。24小時動態心電圖可詳細記錄早搏發生的多少,發生的規律,治療效果等。懷疑心肌炎者可行血心肌酶學檢查。心臟超聲檢查可發現心肌病和部分冠心病患者。長期服用利尿劑和懷疑洋地黃中毒者應測定血電解質,必要時測定血洋地黃濃度。

過早搏動過早搏動

體檢可發現在基本心律間夾有提前搏動,其後有一較長間歇。房性早搏的心音和基本心律類似。房性早搏的第一心音多增強或減輕,第二心音可聽不到,早搏引起的橈動脈搏動較弱或捫不到,形成漏脈。早搏呈二聯或三聯律時,可聽到每2或3次心搏後有一次間歇。早搏插入在兩個基本心搏之間,稱插入性早搏,聽診可為連線三次較基本心搏為快的心搏。

心電圖:一、房性早搏。二、房室交界處性早搏。三、室性早搏。有過早出現的QRS波群,其形態異常,時間大多≥0.12秒,T波與QRS波群主波方面相反,S-T段隨T波方向移位,其前無相關的P波,有完全性代償間歇。室性早搏可發生在兩次竇性心搏之間,形成插入性室性早搏。四、多源性早搏。五、並行心律型早搏。室性早搏的圖形可幫助診斷心肌梗塞。

心電圖特點

過早搏動早搏心電圖
可分為房性 房室交界處性和室性三種,其中以室性最為多見,其次為房性、交界性。

、房性早搏 提前出現的P波,形態與竇性心律的P波不同,P-R間期>0.12秒。QRS波群大多與竇性心律相同,有時稍增寬或呈畸形,伴ST段及T波相應改變, 稱為室內差異性傳導,需與室性早搏鑑別,前者QRS波群前可見P波,P-R間期>0.12秒,V1QRS波群多為rsR。提早畸形P波之後無QRS波出現,稱為房性早搏未下轉呈阻滯性房性早搏。

二、房室交界處性早搏  提早出現的QRS波群,其形態與竇性的相同或兼有室內差異傳導。QRS波群前後有時可見逆行P波,P-R間期短於0.12 秒,或沒有P波。其代償間期可為不完全性或完全性。

、室性早搏 有過早出現的QRS波群,其形態異常,時間大多≥0.12秒,T波與QRS波群主波方面相反,S-T段隨T波方向移位,其前無相關的P波,有完全性代償間歇。室性早搏可發生在兩次竇性心搏之間,形成插入性室性早搏。

四、多源性早搏 房性或室性早搏有時由兩個以上的起搏點產生,心電圖中房性早搏的P波和室性早搏的QRS波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形態,且配對間期不等,稱為多源性早搏。頻發的早搏可接連發生,如超過3次則稱為短陣心動過速。

、並行心律型早搏 其特點是配對間期不恆定,但早搏之間有固定規律,最長的早搏間距與最短早搏間距之間成整倍數關係,且常出現房性或室性融合波。

治療措施

過早搏動奎尼丁
治療室性早搏的主要目的是預防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和心性猝死。

一、無心臟病的病人,室早並不增加其死亡率 對無症狀的孤立的室早,無論其形態和頻率如何,無需藥物治療。

二、對伴發於器質性心臟病的室早,應對其原發病進行治療,需緊急處理的室性早搏可靜注50-100mg利多卡因,直至早搏消失或總量達250mg為止。心律失常糾正後可按需要每分鐘滴入1-3mg,穩定後可改用口服藥物維持。利多卡因靜脈注射後數分鐘內即起作用,持續15-20分鐘。治療劑量對心肌收縮力、血壓、房室或室內傳導影響不大。副作用有頭暈、嗜睡。大劑量可引起抽搐、呼吸或心搏抑制並可加重原有房室或室內傳導阻滯。有腎功能障礙或嚴重心力衰竭者慎用。

三、對洋地黃中毒引起的室性早搏。除停藥外,靜脈注射苯妥因鈉或靜脈滴注氯化鉀常有效。低鉀引起的早搏,應積極去除原因,糾正低血鉀。

四、奎尼丁暈厥或銻劑治療中出現的室性早搏,應立即停用奎尼丁或銻劑。口服藥物可選用:①慢心律。②β受體阻滯劑。③洋地黃類;適用於由心力衰竭而非洋地黃中毒引起的室性早搏。④普魯卡因醯胺。⑤胺碘酮雙異丙吡胺、心律平、安他心、常咯啉,室安卡因乙嗎噻嗪及英卡胺等。

五、房性早搏應積極治療病因。去除誘因並選用下列藥物治療:①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如心得安。②異搏定。以上兩類藥物對低血壓和心力衰竭者忌用。③洋地黃類,適用於伴心力衰竭而非洋地黃所致的房性早搏,常用地高辛0.25mg,1次/日。④奎尼丁。⑤苯妥因鈉0.1g,3次/日。⑥胺碘酮。房室交界處性早搏治療與房性早搏相同,如無效,可試用治療室性早搏的藥物。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