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鍋羊肉

連鍋羊肉

連鍋羊肉是一款美味滋補菜餚,主要原料有羊肉等。

製作工藝

①購買連皮的後腿羊肉約8厘米寬一長塊,放在鍋中加水煮30分鐘至熟取出。
②另放清湯與羊肉及燙過的肉皮、白蘿蔔(切大方塊)同煮並加入蔥姜蒜與八角煮約l小時後放進酒、醬油、糖、鹽與胡椒,並再煮30分鐘(小火)。
③取出羊肉,待稍涼之後,切成1厘米厚的大片,鍋內之湯汁則過濾一次,佐料全部不要。
④取一隻淺底小湯鍋,底部放菠菜及豆腐(切厚片)再將羊肉整齊排到上面,注入燒滾的湯汁(即第三項)移到餐桌火爐上點燃爐火(酒精小爐),使其再度沸滾,打開鍋蓋,灑下蔥茸、香菜即可食用。

營養價值

羊是純食草動物,所以羊肉較牛肉的肉質要細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膽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之一,可收到進補和防寒的雙重效果。

營養分析

1.羊肉性溫,冬季常吃羊肉,不僅可以增加人體熱量,抵禦寒冷,而且還能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修復胃黏膜,幫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2.羊肉營養豐富,對肺結核、氣管炎、哮喘、貧血、產後氣血兩虛、腹部冷痛、體虛畏寒、營養不良、腰膝酸軟、陽痿早泄以及一切虛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補腎壯陽、補虛溫中等作用,男士適合經常食用。

相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宜體虛胃寒者;
2.發熱、牙痛、口舌生瘡、咳吐黃痰等上火症狀者不宜食用;肝病、高血壓、急性腸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及發熱期間不宜食用。

製作指導

1.煮製時放數個山楂或一些蘿蔔、綠豆、炒制時放些蔥、姜、孜然佐料可去膻味;
2.吃涮肉時務必涮透;夏秋季節氣候燥熱,不宜吃羊肉;
3.羊肉中有很多膜,切絲之前應先將其剔除,否則炒熟後肉膜硬,吃起來難以下咽。

其他相關

羊肉,古代稱羊肉為“毀肉”、“羝肉”、“羯肉”。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

注意事項

羊肉除膻法:
1、將蘿蔔紮上幾個洞,和羊肉同煮,然後撈出羊肉,再進行烹製,膻味即除;
2、每1000克羊肉放入5克綠豆,煮沸10分鐘後,將水和綠豆倒掉,羊肉膻味即除;
3、煮羊肉時,每500克羊肉加入剖開的甘蔗100克,可除去羊肉的膻味,增加鮮味;
4、把羊肉切塊放入開水鍋中加點米醋(500羊肉加500毫升水、25克醋),煮沸後,撈出羊肉烹調,膻味即除。
識別綿羊肉和山羊肉:一看顏色。綿羊肉肌肉呈暗紅色,肉纖維細而軟肌肉間夾有白色脂肪,脂肪較硬且脆。山羊肉肉色較綿羊肉淡,有皮下脂肪,只在腹部有較多的脂肪,其肉有膻味;二看肉上未去淨的羊毛形狀。綿羊肉毛捲曲,山羊肉毛硬直;三看肋骨。綿羊肉肋骨窄而短,山羊肉肋骨寬而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