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園區規劃設計

農業園區規劃設計

《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設計》介紹了:休閒農業是現代農業與旅遊業相結合的新型產業,它是利用農業資源環境、田園景觀、農業經營活動等條件,通過規劃設計和開發利用,為城裡人提供觀光、旅遊、休閒活動的場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設計

《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設計》介紹了:休閒農業是現代農業與旅遊業相結合的新型產業,它是利用農業資源環境、田園景觀、農業經營活動等條件,通過規劃設計和開發利用,為城裡人提供觀光、旅遊、休閒活動的場所。

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是二次大戰以後發展起來的。隨著全球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城市環境污染,街道交通擁擠,人的生存空間日趨縮小,加上城裡人工作和生活緊張,競爭激烈,長期生活在城市的人們很希望利用節假日離開城市,到郊區欣賞自然風光和田園景觀,進行農業觀光旅遊,體驗農家生活,回歸和感悟大自然,達到郊外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的目的。 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最早起始於經濟已開發國家,如德國的“度假農莊”、法國的“教育農園”、義大利的“綠色度假”、日本的“觀光農園”、澳大利亞的“郊野宿營”等,現在功能已從觀光型轉向休閒、度假、體驗型。中國台灣是發展休閒農業較早的地區,目前已建立了不同類型的休閒農業園區和農場,在類型特色、規範管理、市場行銷、法規建設等方面已積累了一些較好的經驗。

中國大陸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剛剛起步,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武漢、濟南、西安等城市郊區,先後發展了休閒農業園、農家樂、休閒農莊、民俗旅遊村等多種鄉村農業旅遊活動方式,取得了一些經驗。如北京的錦繡大地農業觀光園區上海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無錫馬山觀光農業園、揚州高冥寺觀光農業園、山東的棗莊萬畝石榴園棲霞蘋果基地、萊陽梨基地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為城市旅遊業增添了一道靚麗風景。在我國這些大城市和地區中,北京和台灣的休閒農業發展最好,總結京台兩地的休閒農業旅遊產品開發,大致可分為農事體驗、休閒觀光、鄉村民宿、文體娛樂、民俗節慶等五個方面的休閒體驗活動近100項,極大地豐富了城市景觀旅遊產品的開發,豐富了城市居民的休閒體驗需求。

但是,我國休閒農業發展形勢喜人的同時,園區規劃建設卻普遍存在著問題。具體表現在:一方面,休閒農業園區景觀規劃現狀堪憂,缺乏規劃的技術規範和理論指導,規劃單位和成果內容五花八門。另一方面,休閒農業園區缺乏系統的規劃設計,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差,園區景觀建設雜亂無章,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環境常常讓遊人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鑒於此,本書作者在多年來的項目實踐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對休閒農業園區景觀規劃設計理論作了進一步的深入研究,並分析了北京、上海、浙江、台灣等地的休閒農業園區建設,提出了休閒農業園區規化設計的理論、思路和方法,可以為不同類型的園區規劃建設提供借鑑,以期能使休閒農業園區的規劃建設更加健康、持續、穩定地發展。

編輯推薦

《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設計》是作者近年來在休閒農業園區實地考察和研究實踐的基礎上,總結了休閒農業園區建設和發展經驗,同時還吸收了我國台灣和國外休閒農業發展的經驗,經過深入系統分析研究和總結編輯完成。該書作者是旅遊、地理、園林景觀專業人員,因而《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設計》也是多學科、多專業結合的一部著作。休閒農業園區是休閒農業的載體。所以研究休閒農業首先研究休閒農業園區的景觀類型、特徵、結構和規劃設計。《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設計》內容豐富、觀點新穎、可讀性和套用性強,是我國最新研究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設計的一本重要專著。 《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設計》適用於國內外地理、農業、旅遊、城市和鄉村發展方面及全國各地的農業局、林業局、農業科研所等行政科研單位的領導、專家、學者。從事鄉村旅遊景觀設計的設計師,研究人員。

目錄

序言

前言

基礎理論篇

第1章農業景觀發展的歷史沿革

1.1 西方農業景觀

1.2 東方農業景觀

第2章休閒體驗:農業景觀發展的現代意義

2.1 農業景觀發展概述

2.2 農業景觀發展的現代意義

第3章休閒農業基礎理論

3.1 休閒農業的內涵

3.2 休閒農業的特徵

3-3休閒農業的類型

3.4 休閒農業的功能

3.5 休閒農業的性質與發展

3.6 休閒農業的發展意義

經驗借鑑篇

第4章國外休閒農業發展的經驗與借鑑

4.1 德國

4.2 法國

4.3 義大利

4.4 英國

4.5 荷蘭

4.6 美國

4.7 新加坡

4.8 日本

第5章國內休閒農業發展借鑑

5.1 北京

5.3 深圳

5.4 浙江

5.5 湖南

5.6 台灣

規劃設計篇

第6章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設計理論

6.1 休閒農業園區概念

6.2 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設計理論依據

6.3 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設計理念

6.4 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設計原則

第7章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設計技術方法

7.1 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設計思路

7.2 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設計方法和內容

7.3 休閒農業園區功能分區

實例分析篇

第8章實例分析

8.1 農業科技示範園

北京小湯山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

8.2 教育農場(園)

台灣南投縣台一生態教育休閒農園

8.3 休閒農場(園)

台灣宜蘭縣香格里拉休閒農場

8.4 觀光採摘園

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觀光採摘園

8.5 休閒牧場

台灣苗栗縣飛牛休閒牧場

8.6 套用植物園

台灣台東縣原生套用植物園

8.7 鄉村花園

台灣南投縣清境小瑞士花園

後記

內容簡介

本書圖文並茂,共分3篇13章。第1篇是規劃開發篇,闡述了休閒農業的概念、內涵、發展歷程;探討了休閒農業規劃設計與開發的類型、原則、園區規劃設計,提出了以市場、資源、活動項目設計為導向的休閒農業旅遊產品開發和系統的市場行銷體系,並對休閒農業的投融資和經營管理作了詳細的論述。第2篇是規劃案例篇,通過海峽兩岸休閒農業規劃設計中心與中科地景規劃設計機構等單位在休閒農業區域發展規劃、休閒農業園區總體規劃、休閒農業園區景觀規劃設計等層面7個具體項目實踐案例,分析和評價了不同層面的休閒農業規劃與開發,提出了自然性、獨特性、文化性、參與性和可持續性的休閒農業規劃與開發的新理念和新思路。第3篇是實例分析篇,選取了全國發展較好、頗具代表性的7處休閒農業園區進行了圖文並茂的解讀和分析。

目錄

前言

第1章 休閒農業發展概述

1.1 休閒農業概念和內涵

1.2 我國休閒農業發展歷程和階段

1.3 海峽兩岸休閒農業發展交流與研究成果

第2章 休閒農業規劃與開發類型

2.1 按照用地規模分類

2.2 按照區域位置分類

2.3 按照經營主體分類

第3章 休閒農業規劃原則與功能構建

3.1 休閒農業規劃與開發原則

3.2 休閒農業規劃與開發功能體系構建

第4章 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設計

4.1 休閒農業園區規劃建設選址

4.2 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設計階段

4.3 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設計分區

4.4 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設計內容

第5章 休閒農業體驗活動項目設計與開發

5.1 體驗經濟視角下的休閒農業

5.2 休閒農業體驗活動設計與開發的原則

5.3 休閒農業體驗活動項目設計

第6章 休閒農業旅遊產品規劃與開發

6.1 休閒農業旅遊產品的主要特徵

6.2 休閒農業旅遊產品開發原則

6.3 休閒農業旅遊產品開發類型

6.4 休閒農業旅遊線路設計——北京市昌平區、延慶縣為例

第7章 休閒農業市場行銷規劃與開發

7.1 休閒農業行銷內容及要點

7.2 休閒農業市場行銷定位

7.3 休閒農業市場行銷策略

7.4 休閒農業市場行銷渠道

第8章 休閒農業開發建設投融資

第9章 休閒農業經營管理

規劃案例篇

第10章 休閒農業區域發展規劃

10.1 北京市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規劃(節選)

10.2 北京市平谷區休閒農業區域發展規劃(節選)

10.3 江蘇省銅山縣現代農業示範區總體規劃(節選)

第11章 休閒農業園區總體規劃

11.1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大地花卉園區總體規劃(節選)

11.2 深圳市大鵬高新技術農業園環境規劃

第12章 休閒農業園區景觀規劃設計

12.1 北京市綠野田園休閒農場景觀規劃設計

12.2 山東省郯城縣綠之苑休閒農莊景觀設計

實例分析篇

第13章 實例分析

13.1 北京市蟹島綠色生態度假村

13.2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中南百草園

13.3 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布洛陀芒果風情園

13.4 內蒙古自治區哈達門高原牧場旅遊區

13.5 河北省秦皇島北戴河集發農業觀光園

13.6 遼寧省葫蘆島葫蘆山莊

13.7 四川省成都三聖花鄉——五朵金花旅遊區

參考文獻

序言

近年來,休閒農業逐漸為人們所熟識,並與旅遊、度假、遊覽、體育、健身、文化娛樂等活動相互結合,由提供單一的觀光型旅遊產品轉向提供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綜合旅遊產品開發,形成了一定的市場規模和較為完善的產業發展體系,從而取得了可觀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據農業部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09年8月,浙江、江蘇、湖南、安徽等14個省市區,共有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園區43035家,其中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2823家,年實現收入806.7億元,帶動就業近200萬人,其中農民就業達159.5 萬人;實現農民增收257.2 億元,帶動農產品銷售收入352.5億元。 農業興則百業興,農民富則社會富。人類嚮往自然,農業擁有最多的自然資源,所以農業不僅能為我們提供賴以生存的食物,還是提供休閒體驗最適當的旅遊資源。農業不僅具有生產性功能,還具有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人們提供觀光、休閒、度假的生活性功能。因此,生產、生態、生活成為休閒農業發展的基本思路和實踐準則,傳統農業也正一改以往的掠奪式生產模式,逐漸向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強農的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方向轉型,日益成為農村二、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統籌城鄉發展的有效途徑。

休閒農業是根植於農業、農村、農民並服務於城鄉居民的產業。歐美等國家已發展農業旅遊100多年,我國已發展了20多年。目前,我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步入良好的發展機遇期,並已逐步形成省、地、縣、鄉、村多層次共同推進的格局。隨著休閒農業的快速發展,休閒農業規劃設計與開發越來越受到產、學、研等各方面的關注。作為休閒農業規劃設計與開發建設的倡導者和身體力行者,作者經歷了從大城市郊區觀光果園、觀光農園到休閒農業園區發展的歷程,見證了休閒農業對於城鄉統籌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深感於此,在全國休閒農業旅遊農業管理人員培訓班講義與海內外休閒農業、鄉村旅遊及休閒產業研究的基礎上編寫《休閒農業規劃設計與開發》一書。本書理論探討與具體規劃案例相結合,全書圖文並茂共分3篇13章。第1篇是規劃開發篇,闡述了休閒農業的概念、內涵、發展歷程;探討了休閒農業規劃設計與開發的類型、原則、園區規劃設計,提出了以市場、資源、活動項目設計為導向的休閒農業旅遊產品開發和系統的市場行銷體系,並對休閒農業的投融資和經營管理作了詳細的論述。

內容簡介

室內設計思維創意

室內設計思維創意》闡述了室內設計思維與創意的特徵與方法,讀者可以從《室內設計思維創意》中學習到相應的室內設計策劃的理論和方法。《室內設計思維創意》共分7章,內容包括設計本源、設計構思、思維方式、功能空間、過程與表達、設計與實施、走進當代大師。《室內設計思維創意》旨在成為一本學習參考書,給學習室內設計的學生提供相應的基礎知識及合理的方式方法,並供相關專業設計人員參考。

目錄

前言

第1章設計本源

1.1 概述

1.2 問題的提出

1.2.1 信息的來源——素材收集與元素積累

1.2.2 信息的整合——素材組合、移植、歸納

1.2.3 主題性概念——設計靈魂的體現

1.2.4 整體性概念——“辯證與統一”

1.3 面對客戶與使用人群

1.3.1 客戶與開發商的性質——溝通、交流、融合

1.3.2 客戶與開發商的喜好——了解個體的特徵

1.3.3 客戶與開發商的需要——價值取向與判斷

第2章 設計構思

2.1 理解設計

2.1.1 思維與創意——思維結構與創造力

2.1.2 思維創意的形式——敘述、感性、說服、創新

2.1.3 設計思維的特性——原創、多向、想像、突變

2.2 靈感的來源

2.2.1 靈感的類型——點化、啟示、夢幻、遐想

2.2.2 靈感的特質——突發性、亢奮性、創造性

2.2.3 靈感的引發——擺脫思維束縛

2.2.4 感悟人化自然——體味自然美感

2.2.5 環境氣氛的聯想——環境氣氛的想像

2.2.6 文化締造者——設計的高雅文化

2.2.7 建築“生命”的延續——建築表情印象

2.3 風格與趨向

2.3.1 時代感——超越時間的記憶

2.3.2 情節感——情感的表象記憶

2.3.3 人性化——人性化設計

2.3.4 地域性——記錄區域的文化印象

第3章 思維方式

3.1 設計創意

3.1.1 悟性——方案構思的自我體驗

3.1.2 素材再造——方案細節的過渡

3.2 創意的方法

3.2.1 創意方法一——智慧與激勵

3.2.2 創意方法二——推理與創新

3.2.3 創意方法三——意識與再造

第4章 功能與空間

4.1 平面功能分析

4.1.1 面積分配整合——空間的行為界定與尺度

4.1.2 平面功能分區——動線與流程

4.2 空間的形態

4.2.1 空間交織的界面——空間點、線、面的交織

4.2.2 空間的尺度——空間的列比與模度

4.2.3 空間的音樂——空間情感的調節

4.3 空間的色彩——空間性格的體現

4.4 空間的燈光藝術——空間意境的締造

4.5 空間的陳設——氛圍的營造

第5章 過程與表達

5.1 方案演變

5.1.1 概念形成階段——信息轉化為圖像語言

5.1.2 方案成型階段——視覺形式語言的形成

5.2 表達的形式

5.2.1 從徒手草圖開始——設計最直接的語言

5.2.2 概念模型——設計直觀、真實的表達

5.2.3 計算機輔助設計——寫實性與客觀性

5.2.4 施工圖深化的程度——設計數據化的實施程式

第6章 設計與實施

6.1 設計實施

6.1.1 從選材開始——材質的組合

6.1.2 了解材質特性——視覺與觸覺

6.1.3 材料樣板配置——空間性格的外延

6.2 價格控制

6.2.1 造價構成——直接報價與間接報價

6.2.2 整體概算——檔案編制與組成

第7章 走近當代大師

7.1 弗蘭克·蓋里

7.2 扎哈·哈迪德

7.3凱莉·赫本

7.4 磯崎新

7.5 季裕棠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