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鳳頭鸚鵡

輝鳳頭鸚鵡

輝鳳頭鸚鵡是鳥綱(Aves)、鸚形目(Psittaciformes)、鳳頭鸚鵡科(Cacatuidae)鳥類。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輝鳳頭鸚鵡體長48厘米,體重400-500克。雄性鳥體為暗褐色,頭部,頸背和胸腹為類似炭熏的暗棕色,翅膀和背部為黑色,尾羽內側有很寬的紅色帶狀羽毛,鳥喙為灰黑色。未成熟的鳥和雌鳥臉上有不規則的黃色羽毛,有的雌鳥會有整顆頭都分布黃羽的情況,成熟的雌鳥鳥喙為淺灰色,翅膀下會有黃色羽毛,尾羽會有從淺紅色,桔色再到黃色這樣的漸層色彩。

棲息環境

該物種棲息在澳洲海岸開闊的森林和林地,從大分水嶺至里弗賴納地區(Riverina),出現在海拔1000米的橡木林區,主要棲息於開闊的雞冠木麻黃林地。

生活習性

輝鳳頭鸚鵡數量很稀少,只有在某些特定區域才看的見,這種鸚鵡喜歡選擇靠近木麻黃樹的周圍作為繁殖和覓食的活動範圍。繁殖季節通常只有親鳥加上雛鳥一共三隻一起行動,一般不成群活動,但偶爾也會有40隻鳥一起活動的情況,通常只有喝水的時候才會降落地面,有區域性遷移的行為,生性吵雜,如果整群受到驚擾會集體飛到鄰近的樹上。
特別喜歡木麻黃樹的種子,有時候也吃一些桉樹種子,或是一些從腐樹木上捉來的昆蟲和其幼蟲為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東海岸,昆士蘭州、新南威爾斯州和維多利亞州的東部省份。一個獨立的亞種還生活在南澳大利亞的袋鼠島。

繁殖方式

輝鳳頭鸚鵡每年3月至8月進入繁殖季,一般選擇桉樹上大型中空的樹洞做巢址,巢通常距離地面高度從3米至30米以上,許多種類的鳳頭鸚鵡在地面上養育後代。蜥蜴是鳥卵和幼鳥的害敵,所以成年鳳頭鸚鵡必須時刻提防蜥蜴的偷襲。剛出生的幼鳥的喙是肉紅色的,不像它們的父母,喙是黑色的。
每窩產1至2枚卵,孵化期約28天;雌鳥單獨孵卵,如果2顆蛋皆孵出,較晚孵出的幼鳥常被親鳥忽略而死亡。幼鳥孵出後,母鳥會待在巢中3個星期,在這期間由雄鳥餵食雌鳥,雄鳥一天會餵食母鳥2次,四個月後雛鳥羽毛豐滿能自己飛行並覓食後仍然和父母待在一起,直到下一個繁殖季節。

亞種分化

輝鳳頭鸚鵡(3亞種)
中文名稱拉丁學名
1.輝鳳頭鸚鵡昆士蘭亞種Calyptorhynchus lathami erebus
2.輝鳳頭鸚鵡澳東亞種Calyptorhynchus lathami halmaturinus
3.輝鳳頭鸚鵡袋鼠島亞種Calyptorhynchus lathami lathami

種群現狀

無內容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註:輝鳳頭鸚鵡圖冊網址

鳳頭鸚鵡亞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