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量:通往自由之爭

較量:通往自由之爭是由[美] 阿瑟·C.布魯克斯(ARthur C.Brooks) 著;魏福成 譯,東方出版社出版一部圖書。是一本寫給正在改變中世界的書。

較量:通往自由之爭 的 基本信息 

 

作 者:阿瑟C.布魯克斯

譯者:魏福成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4799-9

出版時間:2012-6

裝 幀:平裝

較量:通往自由之爭 的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寫給正在改變中世界的書。它講訴了一個全球關注的話題:大政府PK自由市場。它被譽為《通往奴役之路》後最重要的一本書。

70%的美國人支持自由企業模式,並且不喜歡大政府。相對應的,20%-30%的人不支持自由企業模式,而且傾向於依靠政府去解決問題。“30%聯盟”中,有才智的上層階級已經成為自由企業體制最大的對手。對30%聯盟的人來說,經濟危機是改造美國的千載難逢的機會。歐巴馬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既不是普通的民眾也不是政府應該為金融危機負責。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華爾街和布希政府。可真是這樣嗎?

首先,政府是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然而我們卻讓民選領袖一再掩蓋他們的罪行。第二,政府不知道怎么修復經濟。真相是政府並沒有從錯誤中反省,而是站在深淵下繼續犯錯。第三,歐巴馬忽略了普通大眾對金融工具濫用的促進作用。他是在獎勵索取者,剝削創造者。第四,大規模的公共開支並不能改善經濟,它的主要影響是給子孫們留下連鎖債務。第五,財政負擔會落到每個人的頭上,包括中產階級。

30%聯盟的目的是把金融危機演變成一場文化變革的博弈,把一個自由企業文化的國家變革成中央集權制國家。30%聯盟宣稱,他們正為普通人能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抵抗富人,將他們的錢分散給普通民眾。但事實是,如果金錢不是源於“掙得的成功”,那么並不能帶來幸福。理解了這一點,那么政治體制的目標應該是這樣:給予所有人最大的可能去獲得成功,這種成功建立在自己的努力工作和聰明才智的基礎之上。而這就是自由企業體制所做的。70%的多數人明白,他們需要的是創造、意義、樂觀主義、對自己生活的掌控,以及逃脫高壓統治。

要想贏的話,70%的多數必須團結,圍繞在核心原則之下。第一,主張機會平等而不是結果平等。第二,尋求促進真實的繁榮,而不是立足貧困來解決貧困。第三,美國可以而且應該成為全世界人們的禮物。第四,戰勝對政治權力的純粹的追求,世界會更好。較量:通往自由之爭的作者簡介阿瑟C.布魯克斯,著名經濟學家,公共政策專家,現任美國企業研究所主席。曾是一名法國號樂手,2009年之前,他是雪城大學路易.A.班托的商業與政府政策教授。已出版了多部著作,包括《誰會真正在乎》、《國民幸福總值》及《社會企業家》等。

較量:通往自由之爭 的目錄

前言選擇、事實和爭論——金里奇(前美國眾院議長)

第1章一個70—30的博弈格局

自由企業體

稅收

商業

政府

第2章全都是好的:30%聯盟對金融危機的解讀

政府不是金融危機的主要成因?

政府理解危機並且知道如何修復危機?

普通民眾只是危機的受害者?

拯救經濟的唯一途徑就是大量的政府權力擴張和赤字支出?

中產階級不必為經濟刺激買單,只有富人會付錢?

第3章自由企業與對幸福的追求

你母親是對的:金錢買不到幸福和快樂

樂觀主義

意義

控制

第4章自由企業的道德含義

主張機會平等,而不是收入平等

尋求促進真實的繁榮,而不是處理貧困

美國可以而且應該成為全世界的禮物

真正重要的是原則,而不是政治權力
開放分類:
政治經濟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