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脈蕨(原變種)

軸脈蕨(原變種)

軸脈蕨(原變種),為叉蕨科軸脈蕨屬下軸脈蕨的一個變種,植株高70-80厘米。國內外均有分布。生山谷雨林下潮濕處,海拔120-220米。

基本信息

植物信息

軸脈蕨(原變種)Ctenitopsissagenioides(Mett.)Chingvar.sagenioides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6(1)卷叉蕨科ASPIDIACEAE軸脈蕨屬CtenitopsisChingexTard.-BlotetC.Chr
3a.軸脈蕨(原變種)
Ctenitopsissagenioides(Mett.)Chingvar.ctenitopsissagenioides

形態特徵

植株高70-8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粗約1厘米,頂部密被鱗片;鱗片闊披針形,長4-5毫米,先端漸尖,全緣,膜質,棕色。葉簇生;葉柄長30-40厘米,基部粗約5毫米,栗棕色至近黑色並有光澤,上面有淺溝,基部偶有與根狀莖上同樣而較狹的鱗片,向上部疏被有關節的淡棕色短毛;葉片橢圓形,長40-50厘米,中部寬20-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淺心臟形,二回羽裂;羽片12-15對,下部幾對近對生,向上的互生,相距1.5-2.5厘米,近平展,近無柄;基部一對羽片與其上的等長而略寬,鐮狀闊披針形,長10-12厘米,中部寬4-4.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截形,篦齒狀深羽裂達3/4,中部下側幾片裂片明顯伸長,其兩側邊緣有粗鋸齒,下部下側幾裂片漸縮短;第二對起的羽片為披針形,長10-12厘米,基部寬約3厘米,深羽裂達2/3;裂片約15對,近平展,相距約2毫米,橢圓形,長1.2-1.5厘米,基部寬4-5毫米,鈍頭,近全緣。葉脈分離,羽狀,5-6對,小脈二叉。葉草質,乾後暗綠色,兩面疏被有關節的淡棕色短毛,葉緣有睫毛;葉軸栗棕色至近黑色並有1列,位於主脈與葉緣中間;囊群蓋圓腎形,棕色。染色體2n=80。

地區分布

海南(儋縣,沙煲山、陵水,尖山)、雲南東南部(河口)、廣西(百色)。生山谷雨林下潮濕處,海拔120-220米。也產於印度、緬甸、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亞洲熱帶地區。模式標本產地:印度尼西亞。

植物之叉蕨科

草本、灌木或少有喬木。葉互生、下部對生而上部互生、或全對生、或輪生,無托葉。花序總狀、穗狀或聚傘狀,常合成圓錐花序,向心或更多離心。約200屬3000種,廣布全球各地。我國有56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