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耳蕨

地耳蕨

地耳蕨,叉蕨科植物。植株高10-20厘米。根狀莖長,橫走,纖細,粗2-3毫米,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長約3毫米,先端纖維狀,邊緣有疏睫毛,膜質,褐棕色並稍有光澤。

基本信息

簡介

種中文名:地耳蕨

種拉丁名:Quercifilix zeylanica (Houtt.) Cop.

科拉丁名:Aspidiaceae

屬拉丁名:Quercifilix

國內分布:

產台灣(烏來)、福建(龍巖)、廣東(南海,西樵山、廣州,白雲山、高要,鼎湖山、博羅,羅浮山、寶安)、海南(儋縣,沙煲山、老道山、樂東,尖峰嶺、昌江,佳切山)、廣西(龍州、田林、百色)、貴州(冊亨)、雲南(西雙版納、佛海、思茅、河口、廣南)。

國外分布:

也分布於印度南部、斯里蘭卡、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模里西斯和玻里尼西亞等熱帶地區。
【藥 名】:地耳蕨
【拼 音】:DIERJUE
【來 源】:為三文蕨科植物地耳蕨的全草。
【功 效】:清熱解毒 、活血止血。
【主 治】:用於治療痢疾、小兒稀便、便血。
【性味歸經】:澀、甘,溫。入大腸經。
【用法用量】:內服:6一12克,水煎服。
【別 名】:乾肚藥(《廣西睦邊》),散血草(《貴州羅甸》)
【拉丁名】:Quercifilix zeylanica ( Houtl ) Copel- Ophioglossumzeylanica Houtl
【考 證】:始載於《中國蕨類植物圖譜》。

形態特徵

植株高10-20厘米。根狀莖長,橫走,纖細,粗2-3毫米,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長約3毫米,先端纖維狀,邊緣有疏睫毛,膜質,褐棕色並稍有光澤。葉疏生,相距5-10毫米;不育葉葉柄長3-5厘米,纖細,基部粗僅約1,5毫米,暗禾稈色,上面有淺溝,基部密被鱗片,向上部密被有關節的開展的淡棕色長毛;能育葉葉柄長10-18厘米,下部疏被鱗片,向上幾光滑無毛;葉二型:不育葉三角橢圓形,長6-9厘米,基部寬2.5-3.5厘米,先端鈍圓,基部戟狀並為心形,兩側邊緣有波狀的圓裂片,或為淺波狀至近全緣,通常基部有一對分離的羽片,羽片對生,平展,有短柄,三角形,長1-2.5厘米,基部寬1-2厘米,先端鈍圓,基部圓截形至淺心形,基部兩側有鈍圓的耳狀裂片,邊緣淺波狀至近全緣;能育葉強度縮狹,羽片三叉,頂生羽片線形,長5-7厘米,基部寬2-3毫米,柄長約1厘米,先端鈍,基部楔形,上部邊緣淺波狀,下部羽狀淺裂形成幾對遠離的鈍圓裂片,側生羽片對生,斜向上,有短柄,線形,長1-2厘米,寬2-3毫米,先端鈍,基部下側有一較短的分叉,邊緣淺波狀。葉脈聯結成近六角形網眼,有分叉或單一的內藏小脈或無內藏小脈,兩面均不明顯;羽軸及側脈暗禾稈色,上面光滑,下面密被有關節的淡棕色長毛。葉紙質,乾後褐色,上面疏被早落的有關節的淡棕色毛,下面幾光滑,葉緣密被有關節的淡棕色長睫毛。孢子囊匯合成線形,成熟時滿布於能育葉下面,無囊群蓋。染色體2n=80。

地耳蕨地耳蕨

植物之叉蕨科

草本、灌木或少有喬木。葉互生、下部對生而上部互生、或全對生、或輪生,無托葉。花序總狀、穗狀或聚傘狀,常合成圓錐花序,向心或更多離心。約200屬3000種,廣布全球各地。我國有56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