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勝[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原所長]

趙光勝[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原所長]

趙光勝,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 ,原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不斷結合國情、拓展國內外協作,在“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祖國醫學分型和病理生理基礎”“流行病學”、“營養病因學”、“遺傳性代謝缺陷”、“苯丙氨酸新發病機制與新防治措施”、“兒童高血壓”等全方位關鍵性領域,做了原創性研究,豐富了由他於1978年“創建具有特色‘高血壓學’”的新內涵,並及時將所獲新觀念、新成果,分階段融入其撰寫的“高血壓病”、“高血壓病——發病機理與防治”、“現代高血壓學”等專著,是我國公認著名的高血壓防治研究元老。

基本信息

簡介

男,1931年生。瑞金醫院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研究員。

學習工作經歷

1953年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1956年攻讀內分泌和中西醫結合研究權威鄺安堃教授的副博士研究生。1957年創建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1998年之前任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所長。

成果

長期以來,趙光勝教授致力於研究所從全市性協作組合向專業性科研機構轉變的過渡,提出高血壓發病的“腎臟神經軸心平衡失調”學術假說和“降壓、糾正機體平衡失調和鞏固療效三者同時兼顧”的防治指導思想。1975年在國內率先開展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與高血壓關係的研究。1979年後負責組織召開全國重點地區和單位參加的“高血壓工作會議”。在國內率先開展高血壓病的遺傳標記的系列研究,進行“營養與血壓關係”的流行病學調查。以流行病學調研的第一性啟示為起點,將遺傳內因與營養性外因結合,在國內外首次報導“有關苯丙氨酸的高血壓病發病新機制和防治新武器”的系列論著,為高血壓發病機制及其併發症的防治、爭取穩定高血壓病的長期療效開拓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武器。1982年後,多次作為特邀報告學者和國際會議共同主席,參加歐洲、亞洲、國際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症會議,並與日本、義大利和法國等有關機構開展合作研究。在國內外重要雜誌領銜發表論文130餘篇,編寫和參與編寫專著14部。獲各種科技成果獎15項(其中部、市級六項)。1999年,系統總結了本人和其同事長期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觀點,編寫出版了《現代高血壓學》專著。

趙光勝 趙光勝

中國著名醫學專家

對醫學技術精通,或者對自己所學學科擅長,有獨到的見解的人。我們稱他/她是這一領域的專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