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聖道[外科專家]

張聖道[外科專家]

張聖道,湖北武漢人。外科專家。1953年7月畢業於上海第二醫學院,畢業至今在瑞金醫院工作。歷任外科教研組副主任、主任、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瑞金醫院終身教授。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膽道外科學及胰腺外科學組副組長、組長,國際消化醫師協會上海分部秘書、《中國實用外科雜誌》、《中華肝膽外科雜誌》、《外科理論與實踐雜誌》副主編、《胰腺外科雜誌》編委會主席等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張聖道張聖道

張聖道,男,1926年生。瑞金醫院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1953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學院,畢業後留瑞金醫院工作至今。先後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科主任和外科教研組主任。現任消化外科研究所名譽所長,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胰腺外科學組組長。1998年被授予瑞金醫院終身教授。

醫學貢獻

在膽石病預防研究方面,建立了以化學成分及剖面結構為基礎的膽石分類方法;發現新的成核因子轉鐵蛋白,證實成核因子粘蛋白直接作用於膽固醇轉運泡加速其形成單水結晶;開展膽固醇代謝異常的分子生物學機制研究,建立長期的膽結石預測基地,將各階段的研究成果成功地套用於膽石病易感人群的預測。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療研究方面,從1974年開始,通過長達27年的精心研究,建立了一整套的治療方案,使療效不斷提高,生存率由10%左右上升到85%左右;創立了"個體化治療方案";建立了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演變三階段的學說,為全國制定了診療規範,得到全國同行的普遍採納;先後擬定全國重症急性胰腺炎"診斷分級標準"、"治療規範"和"基本方案";組織中華醫學會胰腺外科學組講學團到全國宣傳普及治療方案;近階段又對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不同亞型展開深入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提出了暴發性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和治療原則,在臨床救治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張聖道教授從事普外科臨床50年,在膽道外科及胰腺外科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帶動了中國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治療和膽石成因研究的發展。多次被評為全國衛生和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先進教師和優秀科技工作者,先後獲得國家級、部級、教委和上海市多次科技進步獎。

社會任職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膽道外科學及胰腺外科學組副組長、組長,國際消化醫師協會上海分部秘書、《中國實用外科雜誌》、《中華肝膽外科雜誌》、《外科理論與實踐雜誌》副主編、《胰腺外科雜誌》編委會主席等職。

醫學成就

1999年參與成功搶救心臟8次驟停的暴發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同濟大學校長吳啟迪,獲得第四屆上海市臨床醫療成果獎二等獎。張教授獲得國家教委、衛生部、上海市等科技進步獎多項,其中因“急性壞死性胰腺炎治療方案的系列研究”獲199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99年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28名,他還撰寫了論文120餘篇,主編及副主編專著4本,參編8本。他先後被評為上海市、二醫大先進教育工作者、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師德先進個人、上海市衛生局先進工作者、上海市“我最喜歡的好老師”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