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講

起講

將破題中緊要之意,承接而下,引申而言,使之曉暢。要求明快關連,不可脫節。

起講
拼音:
解釋:1.八股文中的第三段文字,是議論開始的部分。

相關介紹

簡介

八股文八股文

八股文是指: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股文也稱“時文”、“時藝”、“制藝”、“制義”、“八比文”、“四書文”。八股文是明朝考試制度所規定的一種特殊文體。八股文專講形式、沒有內容,文章的每個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裡面,連字數都有一定的限制,人們只是按照題目的字義敷衍成文。分為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等組成部分。

明清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也稱制藝、制義、時藝、時文、八比文。其體源於宋元的經義,而成於明成化以後,至清光緒末年始廢。文章就四書取題。開始先揭示題旨,為“破題”。接著承上文而加以闡發,叫“承題”。然後開始議論,稱“起講”。再後為“入手”,為起講後的入手之處。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後股”和“束股”四個段落,而每個段落中,都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稱八股文。其所論內容,都要根據宋朱熹《四書集注》等書“代聖人立說”,不許作者自由發揮。它是封建統治者束縛人民思想,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參閱《明史·選舉志二》

示例

清阮元《四書文話》、梁章鉅《制義叢話》。《儒林外史》第一回:“此一條之後,便是禮部議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經》、《四書》八股文。”後以比喻空洞死板的文章或迂腐的言論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四:“要做出適合黨老爺們口胃的八股來,大家都已經感覺著頭痛。”

八股文

名稱
另名
行文格式
內容要求
破題

二句散行文字
將題目字面意義破釋
承題
四、五句散行文字
將破題中緊要之意,承接而下,引申而言,使之曉暢。要求明快關連,不可脫節
起講 小講、原起
散行文字
渾寫題意,籠罩全局
起股
起比、題比、提股、前股
四五句或八九句雙行文字,兩扇句式必須相同,要求相對成文,形成排偶
開始發議論
中股
中比
句式雙行,句數多少無定製。要求相對成文,形成排偶
內容是全篇的重心所在,必須盡情發揮,進一步搜剔題中正反神理奧妙,要求鎖上關下,輕鬆靈活,宜虛不宜實
後股 後比
句式雙行,多少無定製。需相對成文,形成排偶
作用是暢發中比所未盡,或推開,或墊襯,要求莊重踏實,振起全篇精神
束股
束比
雙行,每扇二、三句或四、五句。需相對成文,形成排偶
用來回應、提醒全篇而加以收束
大結
散行,不一定用對偶
全文結束語,不用聖賢口氣,可以發揮己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