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鎮[重慶市萬州區]

走馬鎮位於區境南部,與湖北省利川市樂福店鄉接壤,距區府22公里。省道萬(縣)建(南)公路過境。轄涼風、塔灣、白草、砂嘴、生田、葉壩、石壩、下池、渡河、走馬、羅橋、石告、明星、馬鞍、長生、黃草、老屋、山丘、園壩、四合20個村委會。

基本信息

簡介

走馬鎮始建於清光緒年間,是萬州第一兔業大鎮,位於萬州區南部,與湖北利川市、重慶石柱縣相鄰,距萬州城區34公里。全鎮幅員面積180.3平方公里,居萬州第三,境內最高海拔1230米,最低海拔325米。轄16個村委會,3個社區居委會,148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5.1萬人。境內有萬州第一大水庫魚背山水庫、第二大水庫大灘口水庫。宜(昌)萬(州)鐵路縱貫全境14公里,並建有魚背山火車站。走馬鎮的發展目標是到2011年建成“4億走馬”,發展成為“牧業大鎮、生態名鎮、邊貿重鎮”和渝鄂邊界休閒中樞站。

企業有農產品和竹器加工等廠。養殖業以生豬、家禽為主。森林資源豐富。走馬鎮青山綠水,森林面積覆蓋率近50%,境內有萬州區第一、第二大水庫,魚背山水庫和大灘口水庫,兩座大水庫波光瀲灩,成為駟步河畔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是天然的氧吧,休閒垂釣的好去處,蘊含著巨大的旅遊開發潛力。政府駐地中壩子,距萬州城區34公里,宜(昌)萬(州)鐵路縱貫全境14公里,並建有魚背山火車站,屬亞熱帶溫潤氣候,適宜各種作物生長。

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鎮黨委政府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提高全鎮綜合生產力,致力於把走馬打造成萬州的生態經濟強鎮。

地理位置

走馬鎮系萬州南部邊陲重鎮,萬州第一兔業大鎮,東臨萬州區龍駒鎮羅田鎮,南接湖北利川市建南鎮,西靠石柱縣河嘴鄉,萬州區溪口鄉,北鄰萬州區新田鎮、茨竹鄉

歷史沿革

萬州區走馬鎮,清代至民國初屬市郭里九甲,1940年置走馬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2年建鎮。

經濟發展

全鎮GDP25800萬元,財政收入1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39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個,工業總產值6000萬元。

農業結構調整

堅持從山區農業特色出發,以市場為導向,紮實推進農業產業化,突出重點,多種經營,大力發展農村經濟,重點推進糧油、生豬、長毛兔、花椒、筍竹、蠶桑、菸葉、中藥材等產業的發展。現有獼猴桃基地518畝,板栗300畝,山胡椒1200畝,花椒2400畝,蠶桑4000畝,筍竹4000畝,長毛兔13萬隻。

基礎設施建設

全鎮有縣道、鎮村公路里程300公里,通達率100%,通暢率達20%。完成14個村(居)飲水安全工程,農村沼氣用戶1250戶,新建和改擴建村級公共服務中心16個,新建農民新村6個,建有天然氣供氣站一座,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信號覆蓋全鎮,程控電話裝機已達5300部,電話普及率達40%,網際網路信號已開通,可充分享受網上資源。

城鎮建設

紮實推進城鎮化戰略,把小城鎮建設放在鎮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局中定位,城鎮管理得到提升,城鎮建設成效明顯。城鎮建成區面積2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32%,城區保潔率達80%,垃圾袋裝處理率達90%。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9548

男 10232

女 9316

家庭戶戶數 5807

家庭戶總人口(總) 19520

家庭戶男 10206

家庭戶女 9314

0-14歲(總) 4596

0-14歲男 2456

0-14歲女 2140

15-64歲(總) 13394

15-64歲男 6948

15-64歲女 6446

65歲及以上(總) 1558

65歲及以上男 828

65歲及以上女 73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9161

行政轄區

走馬鎮下轄村:
白草村

走馬村

石壩村

老屋村

馬鞍村

生田村

園壩村

渡河村

沙咀村

下池村

明星村

長生村

羅橋村

石告村

黃草村

涼風村

四合村

葉壩村

三丘村

塔彎村

重慶萬州區行政區劃

萬州,既原四川萬縣,重慶直轄後劃歸重慶,改為萬州區。萬州位於東經107°55'22"-108°53'25",北緯30°24'25"-31°14'58"。東與雲陽,南與石柱和湖北利川,西與忠縣和梁平,北與開江和開縣接壤,總面積3457平方千米。萬州區幅員面積3457平方公里,轄52個鄉鎮街道(其中13個鄉、28個鎮、11個街道辦事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