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寧鎮

甘寧鎮

甘寧鎮,因三國東吳將軍甘寧而得名,是經重慶市政府批准,由原甘寧鎮、涼風鎮、河口鄉新組建的建制鎮。政府駐地設在涼風埡。甘寧鎮距萬州主城區25公里,103省道橫貫其境,東臨長江,西倚響水,南扼龍沙,北連柱山。甘寧幅員面積104.8平方公里,轄25個行政村,203個村民小組,3個社區居委會,人口總計17606戶、59057人,其中社區人口8523人。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為2億,比上年增長11.2%,財政收入619萬元。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甘寧鎮甘寧鎮
甘寧鎮,集鎮建城區面積1.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3749畝。甘寧經濟實力雄厚,200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9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8835萬元,工業總產值4986萬元。城鎮規劃修編與城鎮建設順利推進,甘寧鎮資源豐富,擁有亞洲第一瀑——青龍瀑布、何其芳故居、甘寧將軍墓、甘寧湖等知名自然人文景觀,既有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匙吻鱘,又有桂圓、藥材等土特產。甘寧工業基礎條件好,絲綢、地毯、建築、水運、電力是轄區的骨幹行業,商貿旅遊產業成為鎮域經濟的生力軍。甘寧城鎮基礎設施完備,村村通公路,社社通電話。在十一五期間,鎮黨委政府將立足鎮情,堅持走穩農強工興旅遊的特色發展之路,依託城鎮建設,激活商貿流通,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把甘寧鎮建設成為名符其實的旅遊民俗文化特色鎮。

甘寧鎮村村通公路,程控電話一萬兩千多門,有一級甲等中心醫院一座,村級衛生站25所,高完中一所,初級中學兩所,中心完小1所,適齡兒童入學率99.94%,高完中聯考升學率居萬州各鎮鄉之首,廣播光纖到村入戶12000戶。甘寧水資源豐富,場鎮供水能力2050噸/日,大小水庫15座,總庫容4407萬方。岩鹽、天然氣資源可供開採近百年,轄區有林地29124畝,耕地32569畝,其中田28000畝。農業以糧食生產為主,盛產水稻玉米小麥紅苕洋芋等,水果有荔枝桂園西瓜李子桃子等,另有藥材種植等特產。甘寧以絲綢、地毯、建築、水運、電力為主的骨幹行業,商貿旅遊產業成為鎮域經濟的生力軍。1994年被原四川省列入試點小城鎮,1999年經重慶市驗收為合格小城鎮。甘寧鎮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民俗風情濃郁,是現代詩人何其芳同志的故居,也是東吳折衝將軍甘寧安息之地,是萬州的一個民俗文化特色鎮。已初步形成涼風埡政治文化商貿功能區、河口場鄉鎮企業功能區、甘寧壩旅遊民俗風情功能區的城鎮格局。

歷史沿革

清代至民國初屬三正里四甲,1927年置甘寧鄉,1938年建鎮,1950年復置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再復置鄉。1997年,位於龍寶區西南部,距區政府38千米,面積39.2平方千米,人口2.9萬,轄甘寧、白坦、永正、高梁、中梁、永勝、白雲、沙 、楠橋、光明、仙雲、灌豐、灘口、公碑、義學、高橋、塔坪、高洞、廟溝19個行政村。2004年撤鄉設鎮。省道萬忠公路過境。境內青龍瀑布、三國東吳大將甘寧墓為省級風景名勝古蹟。

自然條件

甘寧地處亞熱帶季風濕潤區,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度,年均降雨量1293.3毫米,年平均日照為1204.5小時,年均絕對濕度為17.6毫米,相對濕度81%,無霜期260——283天。

自然資源

甘寧鎮甘寧鎮
甘寧鎮特色旅遊資源豐富。轄區內的青龍瀑布寬115米,高64.5米,面積達7417.5平方米,除高度與黃果樹瀑布相差3.5米外,其寬度與面積均是在亞洲發現的最大瀑布,堪稱名副其實的亞洲第一瀑。境內的甘寧湖是萬州大型飲用水源地,水質良好,環境優美。
甘寧人文歷史悠久,有何其芳故居、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陸安橋等三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修建於清道光年間的皇興寨等古建築依舊巍然聳立。甘寧鼓樂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已有1800多年85代傳人,其律調式豐富、音韻和諧、節奏明快。憑藉豐富的特色資源,
甘寧還是萬州區唯一的民俗文化特色鎮。甘寧森林資源豐富,有樹種99科、255屬、506種,轄區森林覆蓋率49.17%,是萬州的森林生態鎮之一。

黨政建設

甘寧鎮甘寧鎮
甘寧鎮認真貫徹萬州區紀發[2008]17號檔案精神,以“四有、三公開、三民主、四個活動”為載體,啟用“四制”、“四會”、“八統一”推進村、社區黨風廉政建設。

“四制”、“四會”、“八統一”即:一是推行值班工作制,規定村幹部每周至少安排1-2天時間在村辦公室輪流“值班”,處理村務工作,二是推行“訪戶工作制”,村幹部按職責分工包片排憂解難,三是推行“辦實事工作制”,通過“一事一議”確定為民辦實事的項目,時間、辦法、措施,四是“雙向承諾和限時辦結制”,對民眾來訪做到熱情接待,真誠服務,實行“雙向承諾和限時辦結”,不得越級、重複和集體上訪。

“四會”即召開好“政策宣傳會”、保障村民的知情權;開好“民情懇談會保障村民的參與權,開好”政務發布會”,保障村民的決策權,開好“村務報告會”,保障村民的監督權

“八統一”即統一公開形式,統一公開內容,統一公開次數,統一公開程式,統一設提事欄,統一公開信息反饋制度,統一規範檔案管理,統一設意見箱和舉報電話,讓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奮力推進村、社區黨風廉政建設。

行政建設

甘寧鎮甘寧鎮
萬州區甘寧鎮某科室一工作人員在職工會上打瞌睡,按照鎮政府有關規定,該工作人員被扣發當月補貼20元,並被通報批評,鎮督察辦同時要求全鎮各科自覺開展機關效能自查,自覺及時整改。這在全鎮幹部職工中引起了不小反響。
2006年以來,甘寧鎮不斷推進政府自身建設和管理創新,結合“創新服務、促進發展”主題活動,針對自身存在的不足,積極創新管理手段,在全鎮各辦公室推行量化考核。通過完善相關制度,加強了規範化建設,使機關作風不斷好轉,工作效率不斷提升,服務意識不斷提高。為此,甘寧鎮在效能建設上的經驗以及取得的成績得到了萬州區紀委的充分肯定。
為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甘寧鎮結合甘寧鎮特點,建立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使幹部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為根除少數職工存在的“衙門作風”現象,還配套建立和完善了相關的督查考核制度。
鎮督查小組圍繞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完成的時限、質量、數量及產生的社會效果,以及工作作風、態度,出勤情況等進行督查,並堅持按月通報,接受監督。同時將督察結果作為當月津補貼和年底評先選優、確定等次的主要依據。在職工會上打瞌睡而受到處罰和通報批評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事例
為更好的將考核結果運用起來,甘寧鎮不僅將考核結果作為年度評定優秀科室和優秀工作人員的重要依據,還與職工的經濟效益直接掛鈎,真正體現出了效率優先、獎優罰劣,實現了社會效益和民眾滿意度的“雙豐收”。
甘寧鎮督察辦負責人介紹:通過創新管理以及定期考核、嚴格督察,強化了幹部職工的責任意識,機關精神面貌明顯改觀,工作紀律明顯規範,文明服務進一步體現。同時,幹部職工工作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少數“沒事做”的職工為避免在月度考核中得低分,已開始主動找事做,工作自覺性增強。此外,工作效率低下、出勤不出力等現象明顯改觀,行政效率和執行能力進一步提高。

發展思路

1.加強農村勞動力的技能、素質培訓。著重抓好四個方面的教育,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首先,繼續狠抓義務教育,全面提升萬州區甘寧鎮各中、國小教學質量,努力培養一大批具有良好基礎教育和掌握新知識、新信息和新技能的新型勞動者。其次,充分利用區級對勞動力培訓的機會,動員廣大農民開展多領域、多渠道、多形式的職業技術教育。再次,萬州區甘寧鎮要對勞動力有針對性地開展勞務輸出專門培訓,建立農村職業培訓與勞動力轉移的銜接機制,注重培訓質量,講求培訓效果,根據勞務市場和用工單位的需要,合理確定培訓專業和培訓規模,進行有針對性、有計畫性地培養輸出。最後,請司法等部門加強法律知識培訓,在甘寧鎮用工單位和農村勞動力中開展《勞動法》等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培訓,增強用工單位和勞動力的法律素質,提高轉移勞動力的自我保護能力。
2.利用萬州區甘寧鎮的勞務中介群體,爭取建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服務網路。由各涉農服務部門、各類經濟實體、民眾團體聯合成立集勞力培訓、信息蒐集、職業介紹、勞務輸出於一體的甘寧鎮農村勞務中介機構,形成開放有序、管理規範的勞動力轉移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鎮、村二級勞務信息服務網路,加強農村勞動力資源調查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勞動力市場供求信息庫,暢通勞動力資源調蓄和信息共享渠道。
3.繼續調整產業結構,規範土地流轉,適度進行土地規模經營,讓更多的勞動力能真正從土地中脫離出來。
4.力爭在萬州區甘寧鎮外出誤工農民相對集中地建立協會或黨組織。
5.積極引導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辦實體,以帶領父老鄉親致富。
總之,2008年萬州區甘寧鎮將在區委、區府的領導下,在上級勞務部門的指導下,真抓實幹,全面完成全年勞務輸出18000人,勞務收入8000萬元的任務,切實增加農民收入,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

相關措施

甘寧鎮甘寧鎮
1.加強組織領導,形成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工作合力

把農村勞動力轉移作為萬州區甘寧鎮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整體來慮,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列入萬州區甘寧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了工作體系,成立勞動力轉移工作領導小組及勞動力轉移辦公室,負責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綜合協調和管理工作。農辦、工商辦、社事辦、等各有關部門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協調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建立目標考核制度,把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有關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責任單位,年終進行檢查和考核;充分發揮新聞媒介的宣傳導向作用,大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使社會各界都來關注、關心農村勞動力。

2、做好勞動力轉移的動態管理和調研工作,及時掌握勞動力轉移動向

一是建立了勞動力資源庫,實行勞動力資源信息動態數據化管理。二是每年對勞動力轉移工作進行1到2次的專題調研,及時掌握勞動力轉移動向,積極探索勞動力轉移工作的新路子、新辦法,為制定工作計畫、理清工作思路、明確工作目標提供依據

3、積極拓展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渠道和空間

通過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小城鎮建設進程,大力發展城鎮二、三產業,提高城鎮對農村勞動力的吸納能力。萬州區甘寧鎮的四通絲毯廠等民營企業,為廣大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使民營經濟成為吸納農村勞動力的重要載體。農辦等部門積極開展農業招商,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和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和畜牧業、水產業,培育一批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就地消化了農村勞動力。同時,萬州區甘寧鎮還和在外發展好的甘寧人進行聯繫,請他們在自己的企業多吸納家鄉人,並通過他們向有關企業推薦甘寧的勞動力,提高了對外勞務輸出量。

重慶萬州區行政區劃

萬州,既原四川萬縣,重慶直轄後劃歸重慶,改為萬州區。萬州位於東經107°55'22"-108°53'25",北緯30°24'25"-31°14'58"。東與雲陽,南與石柱和湖北利川,西與忠縣和梁平,北與開江和開縣接壤,總面積3457平方千米。萬州區幅員面積3457平方公里,轄52個鄉鎮街道(其中13個鄉、28個鎮、11個街道辦事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