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合土家族鄉

恆合土家族鄉,位於重慶市萬州區東部,2001年4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2005年9月與鳳儀鄉合併。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被譽為“萬州高山後花園”的恆合土家族鄉位於重慶市萬州區東部,東接普子鄉、白土鎮,南鄰湖北省利川市謀道鎮,西與龍駒鎮、北與梨樹鄉接壤,距萬州主城區72公里,是一個集老、少、邊、窮於一身的重慶市級貧困鄉,也是重慶地區第一個土家族鄉,還是萬州區的唯一一個少數民族鄉。

恆合土家族鄉於2001年4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2005年9月與鳳儀鄉合併。全鄉幅員面積81.91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44.63%。轄13個村,1個居委會,共79個組,7071戶,27293人,其中土家族人口13378人,占50.3%。2005年農業總產值4835萬元。其中一產業2898萬元,二產業565萬元,三產業39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90元,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2410萬元。糧食總產量10717噸,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

歷史沿革

2005年,撤銷鳳儀鄉,將其併入恆合土家族鄉。鄉政府駐地由三元場遷至鳳儀場。

附:恆合土家族鄉 1943年置恆合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位於五橋區東南部,與湖北省利川市長平鄉接壤,距區政府27千米,面積52.7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恆一、八一、石坪、石桷、里坪、先鋒、前進、花盤、安心、應豐、恆心、聯豐、新堂、國興、靜安、長槽16個行政村。?年改為民族鄉。2004年,將長槽村劃歸白土鎮管轄,區劃調整後,恆合土家族鄉轄15個村,面積51平方千米,總人口13743人。政府駐地三元場。龍(駒)白(土)公路過境。

附:鳳儀鄉 清代至民國初屬市郭里七甲,1935年置鳳儀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位於五橋區東南部,與湖北省利川市長平、謀道兩鄉接壤,距區政府39千米,面積32.5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鳳鹿、鳳鳴、解家、五星、洪鳳、飛馬、鹿鳴、石寨、水口、箱子、寨包、楓木、竹園13個行政村。公路與區道龍(駒)白(土)公路連線。

產業發展

1.兩煙發展初見成效。2009年全鄉完成菸葉種植面積7300畝,其中烤菸2390畝,白肋煙5120畝,預計產煙230餘萬斤,產值達1500萬元。

2.反季節蔬菜實現規模種植。充分發揮我鄉高山氣候優勢,大力發展高山反季節蔬菜,引進重慶眾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150萬元在五星村建立黃花及其它特色蔬菜基地500畝。開發蔬菜基地加工產業,現已投入20萬元用於廠房建設,力爭在2009年8月投產。全年共種植反季節蔬菜5300多畝,銷往萬州、利川等城區。

3.茶葉基地已具雛型。通過實施民族項目,投資25萬元,全鄉新發展茶葉600畝,恢復發展箱子、恆心、七星村茶葉700畝,茶葉總面積達到了2000多畝。

4.民族旅遊地位凸現。充分發揮我鄉高山資源優勢,爭取區相關部門啟動鄉村旅遊規劃,大力招商引資,加快旅遊景點的開發建設。鴻鳳土家山寨被萬州區評為“萬州區十大鄉村旅遊景點”。吸引了大量城市客人來我鄉度假、休閒,2008年全鄉旅遊收入達500多萬元,截止5月底,全鄉旅遊收入達80多萬元。

5.畜牧業發展迅猛

通過狠抓檢疫防疫和畜牧品種的改造改良工作,生豬產業穩定發展,全年毛豬飼養量達15000多頭,山頭飼養量達8500多隻,楓木、里坪、玉都等村利用豐富的草場資源,牛、山羊等草食牲畜發展迅猛,全鄉08年毛豬出欄1500多頭,外銷山羊3600隻、黃(水)牛850頭。

勞務經濟

該鄉常年在外務工人員6500多人,全年累計轉移勞動力8865人。實現勞務經濟收入5300多萬元,占農村經濟收入的55%。實施“回鄉創業”工程,鼓勵有識之士回鄉創業,現有回鄉務工人員8名回鄉創辦了養雞場、預製場木器加工廠和承包種植烤菸近500畝。

基礎設施建設

採取“一事一議”和“幹部引導、民眾參與、政策扶持”等方式,加快以改善農村飲水、交通、電力、通訊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了恆合路、楓木村、石坪村、五星村、玉都村、水口村級公路75公里整擴建設工程,硬化了鴻鳳村級公路;實施了鳳安社區、五星村、八一村的人畜飲水工程。投資60萬元擴建了場鎮飲水工程;新建移動、聯通手機站4座,實現了網路信號全覆蓋。

場鎮初具規模

恆合土家族鄉現有兩個集鎮--鳳儀場鎮、獅子壩場鎮。近年來場鎮發展速度快,功能齊全、獨具特色。鳳儀場規模已達1平方公里,形成了5條街道,吸引了湖北利川、相鄰等鄉鎮人員來場建房興業,外來戶達150多戶,場鎮人口達3580多人。打造成了萬州區一顆璀璨明珠。

新農村建設

已開工建設箱子、鴻鳳、國興、石坪農民新村建設。大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硬化鴻鳳村級公路2.5公里,整治烤菸路23公里,完成獅子壩場鎮供水工程。積極推進森林工程,投入10萬元在民族廣場、街道種植桂花、銀杏等名貴樹種,美化了環境。

這裡氣候宜人,風光旖旎,生活著漢、土家、苗、蒙古等民族。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美秀麗的生態環境,鮮為人知的淨土,傳統的民族文化以及漢族文化的交流衝撞,造就了恆合土家族鄉獨特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

恆合土家族鄉境內山清水秀,四季常綠,土壤肥沃,蘊藏著十分豐富的動植物及菌類資源、森林資源、旅遊資源、水能資源。恆合土家族鄉人傑地靈,以土家族民族風情、土家族民族古建築、茶園風光及各種土特產品構成了恆合土家族鄉豐富的人文旅遊資源。以民族風情、茶鄉文化、高山平湖、避暑山莊、森林資源的完美結合,構成了恆合土家族鄉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優勢,尤其是新建落成的民族特色街道和民族休閒文化廣場和文化長廊,加上歷史悠久的烈士陵園,顯示出恆合土家族鄉發展旅遊業的美好前景。

恆合土家族鄉黨委、政府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把旅遊業作為繼煙、茶、草食牲畜之後又一新興支柱產業加以培育,加快旅遊業建設步伐,加大投入,擬將大力開發大梁山森林公園、鹿鳴埡避暑山莊、鴻鳳山環觀田壩休閒帶等一大批旅遊景區;擬將開發了以精製茶品、民族服飾、民族手工藝品、天然綠色食品為代表的旅遊商品幾十種。近年來通過大力改善了交通條件和加大基礎接待設施建設,接待水平不斷提高。

重慶萬州區行政區劃

萬州,既原四川萬縣,重慶直轄後劃歸重慶,改為萬州區。萬州位於東經107°55'22"-108°53'25",北緯30°24'25"-31°14'58"。東與雲陽,南與石柱和湖北利川,西與忠縣和梁平,北與開江和開縣接壤,總面積3457平方千米。萬州區幅員面積3457平方公里,轄52個鄉鎮街道(其中13個鄉、28個鎮、11個街道辦事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