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軍

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軍

德國空軍「赫爾曼·戈林(HermannGoering)」這個地面單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1933年十二月,戈林成立了一個名為「戈林將軍(普魯士)邦警察部隊」的部隊;1935年三月,改名為「戈林將軍團」,隔年十月一號,該團被轉到德國空軍,並成立了一個傘兵營,兩者成為以後德國空軍傘兵和地面單位的始祖。1944年十月,「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師」擴編為裝甲軍,其實戈林師和戈林軍並非傘兵,只是番號里有“傘兵”字樣罷了。

名稱由來

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軍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軍,注意他們的空軍徽章和裝甲兵制服。
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軍赫爾曼·戈林傘
戈林師和戈林軍名為傘兵,其實從未作為傘兵訓練,從名字就能看出來:傘兵無論跳傘還是機降,是要輕裝的,裝甲部隊卻是重武器,當時技術條件下,無論如何不可能用於傘兵作戰。這個名字本身就是自相矛盾。但這支部隊,孕育了最初的德軍傘兵營。

1933年納粹上台以後,戈林作為普魯士邦總理,建立了一支警察部隊,叫“戈林將軍警察大隊LandespolizeigruppeGeneralGoring”,其實是戈林的私人軍隊,在清洗衝鋒隊羅姆的“長刀之夜”里,曾充當打手角色。前後兩任大隊長是Wecke和Jacoby。1935年4月1日該部改稱“戈林將軍團”,因為戈林出任航空部長和空軍總司令,這個團於1935年9月從警察劃歸空軍。團長一直是Jacoby,直到1936年8月。在此期間,戈林團的一營加上偵察連線受跳傘訓練,這就是布勞爾的德國第一個傘兵營。這個營後來1938年施圖登特建立傘兵部隊的時候,正式脫離戈林團,成為傘兵最初的核心。

戈林團參加了吞併奧地利,吞併蘇台德地區和捷克的行動。該團大部在柏林擔任警衛和防空任務,只有少量分隊參加了波蘭戰役。1940年該團兩個連參加進攻丹麥挪威的“威悉河演習”,而團主力在B集團軍群編成中,參加西線入侵荷蘭比利時法國的大戰役,一直打到海峽。1936年8月到1940年5月底,該團團長是Axthelm。但是這個團還不是傘兵部隊,而是高炮團。

1940年7月法國戰役以後,“戈林將軍團”升格為“赫爾曼·戈林旅”,旅長康拉特少將Konrath,還是高炮旅(4個團里有3個是高炮團)。戈林旅作為高炮部隊,在巴爾幹戰役中駐羅馬尼亞油田擔任防空任務,東線開戰以後,在南方集團軍群編成內在基輔,布良斯克地區作戰。1941年底,旅主力撤回德國。

1942年10月,戈林旅升格為“赫爾曼·戈林師”,增加了5千名空軍士兵和第5傘兵團(團長是科赫,埃本要塞的英雄),這時,戈林師已經不是單純的高炮部隊了,在它的5個團里,有一個傘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坦克團,和兩個擲彈兵團。但是這個師仍然不能叫傘兵師。1943年初,初第5傘兵團外,戈林師主力被派往北非,而第5傘兵團則是1943年11月盟軍西北非登入以後,第一批飛入突尼西亞的應急部隊。在北非作戰的戈林師最終在突尼西亞投降。1943年5月,戈林師改組成戈林裝甲師,西西里登入戰中,戈林裝甲師反擊巴頓在傑拉的灘頭陣地,是很出名的一仗,但是被盟軍艦炮火力擊敗。戈林裝甲師在西西里一直作戰到最後一個撤出墨西拿海峽

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軍戈林師的士兵在受勳章儀式上
在義大利,戈林裝甲師參加了薩萊諾抗登入戰,一路且戰且退到古斯塔夫防線,又參加了安齊奧灘頭的抗登入戰役。在此期間,還有一件事很有意思:戈林師的Schlegel中校奉凱賽林元帥的直接命令(沒有通知師長康拉特),秘密地將卡西諾山上修道院的寶物偷運出來,再轉交梵蒂岡教廷,從而在大戰之前保護了這批文物。這批寶藏包括達文西提香拉斐爾等大師的傑作,7萬卷宗教古書,1千2百種手稿珍藏,和聖本尼迪克特本人的遺骨。1944年4月,該師改稱“戈林第1傘兵裝甲師”。這是個很滑稽的名字。在此之前,該師師長一直是康拉特。

羅馬失守以後不僅,1944年7月戈林“傘兵裝甲師”從義大利調到東線,在華沙擋住了蘇軍的進攻(8月份正是華沙起義的時候)。此後,戈林師一直在東線作戰,從1944年5月到戰爭結束的師長依次是schmaltz,Necker(1944年10月1日起),和Lemke(1945年2月9日起)。1944年19月,戈林第1傘兵裝甲師又新添了一個“兄弟”,戈林第2裝甲擲彈兵師,兩個師組成“戈林傘兵裝甲軍”,軍長由戈林師師長Schmaltz少將升任(晉升中將軍銜)。戈林裝甲軍繼續在東線作戰,直到1945年1月底在東普魯士被蘇軍包圍,3月份由德國海軍從東普魯士撤出,轉往西里西亞繼續與紅軍作戰,(戈林裝甲師1月份配屬大德意志裝甲軍調到東線中部,先期從東普魯士撤出,脫離了戈林軍,直到戈林軍調到西里西亞才歸建,同期,大德意志師倒脫離大德意志軍,留在東普魯士戈林軍編成中。兩個軍的主力師整個一個乾坤大挪移。),最終在薩克森的德勒斯登市附近被蘇軍包圍並投降。從以上簡介能看出,其實戈林師和戈林軍並非傘兵,只是番號里有“傘兵”字樣罷了。

戰爭經歷

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軍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軍

入侵

1933年。1933年十二月,戈林成立了一個名為“戈林將軍(普魯士)邦警察部隊”的部隊;1935年三月,改名為“戈林將軍團”,隔年十月一號,該團被轉到德國空軍,並成立了一個傘兵營,兩者成為以後德國空軍傘兵和地面單位的始祖。戈林將軍團(RegimentGeneralGoering,RGG)是1938年進軍奧地利的部隊之一,而在此之後,團中的傘兵單位被取消了,該團重新組織成為一個包含防炮、探照燈營的防空單位。1939年的波蘭戰役中,該團都待在德國境內。1940年四月,加入了一個步槍營的RGG參與了挪威的入侵;同年五月,RGG隨著德國地面部隊入侵了法國和低地國,同年秋天該團回到德國本土。在1941年春天的巴爾幹戰役中,RGG是以防炮部隊的身份保護羅馬尼亞的普洛什特油田。在六月的巴巴羅莎作戰中,該團渡過了布格河,該團以優異的表現於年底回到了德國。

1942年中,RGG被擴編為“赫爾曼·戈林旅(BrigadeHermannGoering,BHG)”,包含一個步兵團和一個防炮團。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營,其中第三個步兵營轄一個機車連、一個裝甲工兵連、一個驅逐坦克連和一個坦克連;而防炮團包括了輕型裝甲防炮單位和一個榴炮連。隨後,防炮團加入了第三個營,該營下轄三個野戰炮兵連。防炮團的第四個營是以特殊防炮單位的身份捍守柏林。

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軍戈林師的一名鐵十字勳章獲得者

1942年十月,該旅再度擴編為師,並重新命名為“赫爾曼·戈林師(pisionHermannGoering)”。師下轄兩個擲彈兵團、一個從傘兵部隊來的突擊團、一個坦克團(1943年初才滿員)、一個防炮團、一個炮兵團、一個偵察營、一個裝甲工兵營,以及裝甲通訊單位、醫藥和後勤支援單位。由於空軍中有經驗的裝甲部隊指揮官的缺乏,該單位於1942到43年中和陸軍交換部份人員。

義大利作戰

1942年底,為了對抗盟軍登入北非(火炬行動),HG的部份單位在北非的突尼西亞登入。1943年春,該師的大部份在突尼西亞組成了“施密德作戰群”。到了四月底,有超過一萬名的“赫爾曼·戈林”部隊待在北非,大部份都在1943年的五月十二日向盟軍投降,只有少數(包含施密德將軍)得以逃脫至西西里和義大利。

為了重組該師,“赫爾曼·戈林”在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的單位迅速的擴編和重組成一個裝甲師。1943年的夏天,“赫爾曼·戈林”的部份單位移師義大利的拿波里地區,該師隨後和第十五裝甲擲彈兵師一同被送往西西里,此時該師為一個完整的裝甲師,下轄一個坦克團(含兩個坦克營、一個突擊炮營),兩個裝甲步兵團,一個裝甲炮兵團,一個裝甲工兵營,一個偵察營和支援單位。

“赫爾曼·戈林裝甲師”在西西里的作戰起初還算順利,但是德軍後來被迫在盟軍的海軍火炮下撤退,再加上盟軍後來的裝甲優勢,該師大部份的Ⅲ號和Ⅳ號坦克都被摧毀了。德軍部隊在南區總司令凱塞林上將指揮下(課程行動),成功的撤過海峽回到麥西拿,“赫爾曼·戈林裝甲師”在人員和裝備大部份保持完整的情況下回到了義大利本土。“赫爾曼.戈林裝甲師”和第十五裝甲擲彈兵師在遲滯盟軍在西西里的前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使得德軍的撤退能在干擾最小的狀況下獲得成功。
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軍戈林師坦克及裝甲車輛上的標誌

在美軍登入沙倫諾和英軍登入Calabria之後,“赫爾曼·戈林裝甲師”和第三裝甲擲彈兵師延緩了盟軍的挺進,使得德軍有時間破壞拿波里港。或許義大利戰役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卡辛諾的古斯塔夫防線。“赫爾曼·戈林裝甲師”在1943年末被當作預備隊,但是在1944年一月投入卡辛諾附近的作戰。1944年一月盟軍在安其奧的登入著實教德軍吃了一驚,但是美軍指揮官決定先在灘頭整編部隊而不是向羅馬城進軍,使凱塞林元帥得以從德國、法國、義大利,甚至南斯拉夫調動部隊到安其奧地區來防禦,並且成功的將盟軍困在灘頭。在八天之內,德軍調集了八個師來形成新的防線。“赫爾曼.戈林裝甲師”的單位是首先到達的部隊之一。1944年二月,赫爾曼.戈林裝甲師重編為“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師(FallschirmPanzerpisionHermannGoering)”。

安其奧的戰鬥激烈而成雙方的損失都很大;“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師”防守著安其奧的東側,西斯特納。1944年三月,凱塞林建立了一條橫越義大利半島的新防線——凱撒防線。“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師”從已穩定的安其奧地區撤下,移防至投斯堪納休息和整補。1944年五月,“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師”火速趕往內圖諾地區阻檔盟軍自安其奧灘頭的春季攻勢;德軍在盟軍十一個師的攻擊之下被迫後退至羅馬城的東邊。羅馬城在1944年六月六日(D-Day)被盟軍解放,而凱薩琳建立了另外一條穿過義大利的防線——雅諾防線。雅諾防線由比薩穿過佛羅倫斯,再通過亞平寧山脈。此時,「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師」撤出義大利。「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師」從佛羅倫斯南方撤出,送往東線支援摩德爾元帥的攻擊部隊;1944年八月該師在波蘭的華沙附近對抗蘇聯紅軍的第三坦克軍。「赫曼·戈林傘兵裝甲師」在摩德爾元帥的指揮下擋住了蘇聯紅軍的攻勢。

投降

1944年十月,“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師”擴編為裝甲軍(PanzerKorps),然而因為坦克的缺乏,裝甲軍中的第二個師是以裝甲擲彈兵師的形態組成而非原定的裝甲師,這就是“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擲彈兵師2(FallschirmPanzergrenadierpision2HermannGoering)”,而原來的裝甲師就被賦予1的編號。1944年秋、冬的嚴重損失使該裝甲軍必須大量訓練由其他空軍單位提供的新兵,該軍的兩個師在紅軍1945年一月的冬季攻勢中都已準備完成。

一月中旬,“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擲彈兵師2”從“赫爾曼·戈林裝甲軍”中被抽出以阻止紅軍在波蘭馬古塞夫和波拉威的突破。紅軍的冬季攻勢是如此巨大使得包括“赫爾曼·戈林裝甲軍”在內的德軍部隊被迫退回東普魯士。在一連串激烈的戰鬥之後,“赫爾曼·戈林裝甲軍”約六千人的殘存人員自東普魯士以海運撤回德國本土,短暫的整補後隨即被派往西里西亞、薩克森地區(德東工業區)。1945年春季,“赫爾曼·戈林裝甲軍”的所有成員在西里西亞作最後的戰鬥。“赫爾曼·戈林裝甲傘兵軍”,於1945年五月八日在德瑞得森南方向盟軍投降。

部隊編制

空降裝甲兵團

兵團司令部本部連
野戰憲兵分遣隊飛行偵察隊
野戰醫院兵團野戰郵局

第1HG空降裝甲師

師部本部連野戰憲兵分遣隊
第1HG裝甲擲彈兵團(兩個營)第1HG裝甲偵搜營HG坦克團(兩個營)
第2HG裝甲擲彈兵團(兩個營)第1HG裝甲工兵營第1HG裝甲通訊營
第1HG裝甲炮兵團(三個營)第1HG裝甲獵兵營第1HG野戰郵局

第2HG空降裝甲擲彈兵師

師部本部連野戰憲兵分遣隊HG高炮團HG補給營
HG突擊炮營第2HG裝甲獵兵營第3HG裝甲擲彈兵團(三個營)HG突擊營HG修理工廠大隊
第2HG裝甲偵搜營第2HG裝甲通訊營第4HG裝甲擲彈兵團(三個營)HG兵團工兵營HG管理營
第2HG裝甲工兵營第2HG野戰郵局第2HG裝甲炮兵團(三個營)HG兵團通訊營HG衛療營

裝備迷彩服

赫爾曼·戈林傘兵裝甲軍穿著迷彩服的赫爾曼·戈林傘兵
根據HG旅的旅志記載在1942年七月21日開始分發迷彩罩衫及鋼盔護套,這些裝備只能在作戰時使用而不能在一般日常訓練時使用。第一批發配迷彩罩衫的是旅部,護衛團及高炮團,除了這些部隊的醫護人員及裝備養護修理人員。另外還包括了第12,13連及第10炮兵連在內。這其中的護衛營,第四高炮營及訓練營則較晚才分發到這些迷彩罩衫。最早分發的迷彩罩衫是和武裝SS的同一種款式,大約在一年後才拿到國防軍的迷彩罩衫。在1942年夏天,大約只有10%的士兵收到武裝SS式的迷彩罩衫,到了數量較多時,底下這些單位也只分配到這些件數:

本部連,包括防炮排:310件
HG護衛團第一營,營部,第一到四連,及第五炮兵連:1430件
第二營,營部,第五到八連:1260件
第三營,營部,第10,11連:890件
HG高炮團第一營:第四和14炮兵連:480件
第二營:第9,11炮兵連:630件

由於這種迷彩罩衫很受歡迎而成為搶手貨,因此旅長Conrath少將還為此特別下令這些軍服屬於部隊的財產,部隊不論移防何處都必須帶著。到了1943年HG師開始收到和空軍野戰師所穿用的3/4長度的迷彩外套。因此這兩種迷彩服都一直使用到終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