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半島

義大利半島

義大利半島,又叫亞平寧半島(義大利語:Penisola appenninica 或 Penisola italiana)形如一隻靴子,位於地中海之北,是南歐洲三大半島之一,北起波河流域,南至地中海中心,長達1000公里。從波河地區向南伸展960公里(600哩)左右,最寬處240公里(150哩)。東為亞得里亞海,南臨愛奧尼亞海(即伊奧尼亞海),西瀕第勒尼安(Tyrrhenian)海和利古里亞(Ligurian)海。義大利半島脈自北到南縱貫整個半島,多火山地震,沿海多低地。除了整個亞平寧山脈、聖馬利諾及梵蒂崗都在半島之上,義大利的大部分國土也在其中。有義大利、聖馬利諾共和國和梵諦岡城。

歷史追源

(圖)義大利半島的衛星圖義大利半島的衛星圖

義大利半島曾被羅馬征服:亞歷山大時代,羅馬還只是一個很小的城邦,勢力範圍甚至沒有超出過義大利半島即亞平寧半島。羅馬那時在那裡,只不過是台伯河河邊的小城鎮,一共統有七個山丘,也就是七個小土坡。整個義大利基本上屬於蠻荒之地。到了前3世紀中葉,羅馬統一了義大利半島。

公元前 6世紀初,羅馬只不過是義大利半島台伯河畔一個占地不足 50平方英里的年輕共和國。到公元前3世紀中葉竟發展成為號令義大利半島 (除波河流域外 )的霸主。短短的幾百年間,羅馬的勢力迅猛膨脹,對義大利半島進行了全面地征服。面對征服後各地區所出現的新形勢,羅馬統治者不斷地調整統治政策,使義大利半島成為羅馬向地中海區域進行更大規模擴張的穩固根據地。

義大利半島的“羅馬化”進程:義大利半島的羅馬化進程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歷史過程。至公元前2世紀末,羅馬版圖已經擴展到整個地中海區域,建立在城邦制基礎上的羅馬共和國開始面臨危機,各類矛盾不斷激化,其中義大利同盟者要求合法權利的呼聲日益高漲。他們在採用合法手段鬥爭失敗後,便走上了武裝鬥爭的道路。公元前1世紀爆發的同盟戰爭在羅馬歷史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戰後,波河以南的義大利居民獲得了羅馬公民權,羅馬國家也從羅馬民族的一統天下改造成為義大利多民族共同參與的政權機構。經過同盟戰爭的嚴酷整合,義大利半島終於完成了羅馬化進程。

建起了義大利的第一家生產麻紙的造紙場:1276年,義大利半島中部的蒙地法諾地區建起了義大利的第一家生產麻紙的造紙場。此後不久,歐洲人開始改良造紙技術,但直至17世紀,歐洲的造紙技術還只能達到中國宋代的水平。為了解決歐洲紙張質量低劣的問題,法國財政大臣杜爾閣曾希望利用駐北京的耶穌會教士刺探中國的造紙技術。乾隆年間,供職於清廷的法國畫師、耶穌會教士蔣友仁將中國的造紙技術畫成圖寄回了巴黎,中國先進的造紙技術才在歐洲廣泛傳播開來。1797年,法國人尼古拉斯·路易斯·羅伯特成功地發明了用機器造紙的方法,從蔡倫時代起中國人持續領先近2000年的造紙術終於被歐洲人超越。

德意歐洲戰場的“軟腹部”:義大利半島位於歐洲南部亞平寧半島,被稱為德意歐洲戰場的“軟腹部”。1943年5月,突尼西亞戰役剛結束,美英首腦在華盛頓召開了一次代號為“三叉戟”的會議,討論進攻義大利本土和最後擊敗德國的問題。會議確定,盟軍在西西里島登入後,將實施一切必要行動,徹底擊敗義大利。據此,地中海地區的盟軍在占領西西里島後,於1943年9月初發起攻義大利本土的戰役,至年底暫告停止。此役,盟軍雖然攻占了義大利南部地區,奪取了一些重要港口和機場,但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基本位置

(圖)義大利半島義大利半島

位置位於義大利南部,突出於地中海中部,西臨第勒尼安海,東濱亞得里亞海和愛奧尼亞海,北以阿爾卑斯山脈同中歐、西歐相連。自波河平原向南伸向地中海,長約960千米。與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希臘等國所在的巴爾幹半島並稱為歐洲三大半島,形如一隻靴子。除了整個亞平寧山脈、聖馬利諾及梵蒂崗都在半島之上,義大利的大部分國土也在其中。

面積:位於地中海中部,北面的阿爾卑斯山脈形成了半島與歐洲大陸其他部分的天然界線。面積25.1萬平方千米。
地形:地形主幹為縱貫南北的亞平寧山脈,為阿爾卑斯山脈主幹的南伸部分。南、北窄,寬約30公里;中部較寬,達200公里。海拔約1200米,最高峰大科爾諾山海拔2914米。山脈東坡緩,西坡陡。多火山、地震,著名的維蘇威火山龐貝古城就在半島中西部。河流短小,以台伯河最重要,全長405公里,流經義大利首都羅馬,注入第勒尼安海,水力資源豐富。土壤以褐色土和山地紅色土為主。植被為常綠灌叢、山地落葉林,又稱“義大利半島”。當地岩溶地貌發育,景觀多姿多彩。

旅遊勝地:海岸線曲折、多天然良港,沿岸主要港口有熱那亞那不勒斯塔蘭托威尼斯的里雅斯特。有10條鐵路通過山區。“水城”威尼斯文藝復興時代文化藝術中心佛羅倫斯、古羅馬首都羅馬城及那不勒斯附近的維蘇維火山等是著名旅遊勝地。

佛羅倫斯位於義大利中部,猶如鑲嵌在亞平寧半島長統皮靴靴幫上的一顆晶瑩的翡翠。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地處南北交通要衝。向北,港口城市熱那亞、義大利北部工業中心米蘭、著名水城威尼斯呈扇形自西向東一字排開。

地理環境

(圖)義大利半島義大利半島地圖

義大利是一個狹長的半島,在地圖上顯示出來的形狀,像一隻女人穿的長統靴子。從小腿到腳跟占了半島的絕大部分,腳指部分是西西里島,與義大利半島之間隔著一個狹窄的Messina海峽。從北到南,半島的長度為一千公里多一小點,寬度大多不超過兩百公里。總面積算起來約二十六萬平方公里,比廣西稍大一點,在中國可以算得上一個面積較大的省。在半島的最北部,高聳的Alps(阿爾卑斯)山脈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將義大利與歐洲大陸分隔開來。Apennine(亞平尼)山,則像一條脊梁骨,貫穿整個半島。它開始於半島的西北角,其實是Alps山脈的一條支脈,在北部向偏東方向沿伸。到了小腿中部,其沿伸方向開始向南偏移,到了腳底更是變成了西南方向。在地形圖中可以明顯看到,雖然西西里、北非洲的伽太基都與義大利半島隔海相望,但是三地的山巒卻是一脈相承。

義大利半島的亞平寧山脈山勢險峻,造成義大利半島可耕地面積狹窄。而且,它的土壤非常貧瘠,除了南面的西西里之外,山區散布著拉丁和伊特魯里亞(Etrurie)等小平原。此外,義大利半島和西西里島的火山活動非常頻繁。有些火山直到今天還不時爆發。

由於義大利半島的東岸和西岸都不適於航行,因此海上貿易並不發達。如果說希臘人是天生的航海家和海上商人,那么絕大多數的羅馬人都是胼手胝足的農民。

氣候溫度

義大利氣候溫暖,四季鮮明,一年四季都充滿了魅力。春天適合欣賞美術、歷史及文化;夏天的海濱沙灘是最美麗的了,洗海水浴的最佳時間是6月下旬到9月上旬,7—8月則可能欣賞到維也納和羅馬等地舉行的野外歌劇和音樂會。秋天是欣賞美術、探訪歷史遺蹟的好時節;冬天可以享受滑雪的快樂,各地也紛紛上演歌劇。

種族居民

原住民分布概況:義大利半島上分布著三個不同的民族,即古義大利人、希臘人和埃特魯斯坎人。古義大利人和希臘人、高盧人和日耳曼人屬於同一種族。他們都是來自東歐的大平原。古義大利人大約是在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1000年之間遷徙到義大利半島。當時他們還是處在半農半牧的狀態。在他們當中,有一支拉丁人(Latins)後來在歷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在他們建立的市鎮當中,阿爾巴(Albe)可說是最重要的一個。

旅遊景點

(圖)義大利半島義大利半島佛羅倫斯

義大利半島佛羅倫斯:名城佛羅倫斯是托斯卡那大區的首府,“佛羅倫斯”(譯自英語)依義大利語曾被翻譯為“翡冷翠”。它坐落在亞平寧山中部、阿爾諾河河谷,四周環抱著丘陵。
佛羅倫斯是一個頗具紳士格調的城市,充滿和諧與優美、莊嚴與秩序,星羅棋布的村莊和鄉間別墅點綴在環抱城市的平緩山坡上。城市規模很小,人口僅三十八萬。市內街道到處是敞著門的工匠店鋪,傳統市場保留至今,出售金、銀器和珠寶,現代商店的櫥窗里展示著高級皮服、時裝、真絲領帶和木框鑲嵌的古建築印刷品。這裡仍保留著文藝復興以來的傳統,每年6月24日放焰火,舉辦穿著中世紀服裝的足球賽,紀念該市保護神聖喬萬尼。 文藝復興的偉大先驅詩人但丁,科學家伽里略,政治理論家馬基雅弗利以及天才的藝術家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藝術巨匠多納泰羅,菲利溥-利波等都在這裡生活過。佛羅倫斯是文藝復興的傳統和藝術的寶庫,整個城市保留著文藝復興時的風貌,仍瀰漫著文藝復興的氣氛。佛羅倫斯堪稱是那個偉大時代留給今天的獨一無二的標本。
佛羅倫斯有40多個博物館、美術館;60多座宮殿和許多大小教堂、廣場,收藏了大量的優秀藝術精品和精美文物。
著名的聖瑪麗亞-德爾弗洛雷大教堂座落在市中心的杜奧莫廣場,建於13-15世紀,是當今世界著名的天主教堂。洗禮堂是該城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堂內富麗輝煌,青銅門和大理石建築之一。宮側翼的蘭齊走廊連同整個廣場如同露天雕塑博物館、各種銅像、石雕栩栩傳神。烏菲齊宮和皮蒂宮氣宇軒昂,義大利藝術精華於此,其中拉斐爾的“聖母像”、提香的“佛羅拉”、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被視為神品。

羅馬:義大利半島的首都和最大城市——羅馬,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它位於義大利半島的中南部西側,台伯河下游的丘陵平原上,西距第勒尼安海25公里,城市面積200餘平方公里。古城居北,新城在南——它在20世紀20~50年代建成,是擁有摩天大樓的現代花雷鋒城市。羅馬教廷所在地——梵蒂岡位於古城區西北角。羅馬雖然沒能進入世界十大城市之列,然而,千百年來,人們對羅馬倍感熟悉和親切,不少人總是對它懷有神秘之感和景仰之情——因為它曾是“世界帝國首都”,是一座創造過輝煌文明的古城。
羅馬具有無與倫比的理由被稱為世界名城。它出現於公元前700多年,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蘇州一樣,已有2500餘年歷史。如此古老而又繁榮至今的都邑,在世界上屈指可數。在古代,它先是羅馬共和國的首都,歷時近500年,接著又戴上了羅馬帝國的首都榮冠達503年;在中世紀,它作為教皇國首都長達11個世紀(公元756年~1870年);緊接著它又成為義大利王國統一後的王國首都。它更是古代最大的教會,誰能想到,早在1900多年前的帝國時代,羅馬城就住有100多萬人!這裡經濟繁榮,交通發達,文化昌盛,人們生活相當富足,在世界上絕無僅有。

(圖)義大利半島義大利半島龐貝城

龐貝城:義大利半島龐貝城是義大利半島的旅遊名勝,據說在幾百年前是一個繁華的大都市,但在一個上午被在他附近的火山所爆發出的火山灰所掩埋,所以城內的所有東西都保持原狀,有為了國家誓死的士兵,也有為了保護兒子的匍匐著的母親,現在有高科技把他恢復了原樣,據說人的皮膚都清晰可辯!龐貝城是義大利半島西南角坎佩尼亞地區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西北離羅馬約240公里,它位於維蘇威火山西南腳下10公里處,西距風光綺麗的那不勒斯灣約20公里,是一座背山面海的避暑勝地。
龐貝城是由奧斯坎斯部落興建的。早在公元前7世紀,它已是一座人口稠密、商旅雲集的小城。公元前89年,龐貝城被羅馬人占領,成為羅馬帝國的屬地。到公元79年為止,這裡已成為富人的樂園,貴族富商紛紛到此建設豪華別墅,盡情尋歡作樂。龐貝城人口超過2.5萬人,成為名聞遐邇的酒色之都。

米蘭:米蘭這座主導義大利經濟、工業的現代都市,現今已是歐洲最受矚目的城市之一;全市以十四世紀義大利建築精華的主座大教堂為中心,充滿著世紀末節悽美婉約和對新世紀的憧憬和迷濛幻想,表現出人類浪漫柔情和對未來嚮往的賓士。米蘭位於歐洲的東西及南北交結之處,又在倫巴第肥沃的平原上具備了作為經濟都市大力發展的要素。
西羅馬帝國,由於日爾曼民族的大遷徙而產生巨大混亂,米蘭一時作為帝國的首府、西方基督教的中心地而繁榮,以後,又因哥特人等的遷移而造成混亂。12世紀因社會意識的萌芽而引起的公社時代,使得米蘭再次繁榮。使得義大利北部飛躍發展的是十字軍的東方遠征,各城市為了財富、勢力、征服其它城市而展開了鬥爭。米蘭也不例外,1395年以來,作為米蘭維斯孔蒂家和斯福爾查家的統治。這個小國都市的發達,產生了富裕的市民,由他們開展的保護、獎勵學術和藝術活動最終開花結果,誕生了文藝復興文化。15世紀末貿易體系發生了很大變化,米蘭等義大利各城市開始停滯,義大利半島,受到德、法、西班牙等國的侵略,到1870年義大利統一,經歷了漫長的不幸時代。

文化情況

(圖)義大利半島義大利半島文化情況

義大利半島產生與亞平寧半島的古羅馬文明和文藝復興運動曾對世界歷史有著重要的影響。

義大利的半島,這樣一個地理環境,不是“一條大河波浪寬”所衝擊出來的四通八達的平原,而是“一座大山兩道彎”之後所產生的幾個相互隔離的區域。在義大利半島的最北部,夾在阿爾卑斯Alps與亞平尼山Apennine之間的是土地肥沃的Po Valley(波河流域),在羅馬帝國形成的前後,這裡所居住的卻是高盧人,在羅馬人眼裡算是蠻族。但是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這裡將成為半島上經濟、文化與政治最為發達的區域,形成了屬於自己的文化。

島上特產

主要農產有葡萄、油橄欖、柑桔等。
礦產有銅、銀、硫磺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