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條蝽

赤條蝽

赤條蝽,所屬動物界,江蘇、江西記載年發生1代。中文別名是菜蝽。二名法: Graphosoma rubrolineata Westwood,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南及西南諸山區西伯利亞東部、朝鮮和日本有分布。

基本信息

簡介

赤條蝽赤條蝽
Graphosoma rubrolineata Westwood
別名菜蝽
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南及西南諸山區西伯利亞東部、朝鮮和日本有分布。

特徵

成蟲體長8-11毫米,最寬處7毫米左右。頭黑色;觸角棕黑色,基部兩節赤黃色。小盾片的黑紋向後不變細,兩側的黑紋直達盾片邊緣。足部棕黑色,腿節有紅黃色斑點;身體背面有黑色及摘紅色相間的縱條紋,其中頭部黑縱紋2條,前胸背板6條,小盾片上4條,均為全長。身體腹面橙紅色,綴有若干列狀黑點。
江蘇、江西記載年發生1代。成蟲在田園枯葉及縫隙中過冬,來年4、5用間活動,產卵於寄主枝葉上。初齡若蟲群集,2齡後分散。主要取食胡蘿蔔、茴香和蔥等。

半翅目(一)

半翅目(Hemiptera),也叫異翅目。此類昆蟲俗稱蝽或椿象,由於很多種能分泌揮發性臭液,因而又叫放屁蟲、臭蟲、臭板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