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蝽

珀蝽

珀蝽,昆蟲綱蝽科,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等地,另外日本、緬甸、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斯里蘭卡等地也有分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珀蝽珀蝽

拉丁文學名 Plautia fimbriata(Fabricius)
別名 朱綠蝽,克羅蝽
危害特點:同茶翅熔。

寄主植物

水稻、大豆、菜豆、玉米、芝麻、苧麻、茶、柑橘、梨、桃、柿、李、泡桐、馬尾松、楓楊、鹽膚木等

分布

分布於北京、河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日本,緬甸,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西非和東非。屬東洋,非洲區共有種。

形態特徵

珀蝽珀蝽

成蟲:體長8-11.5毫米,寬5-6.5毫米。長卵圓形,具光澤,密被黑色或與體同色的細點刻。頭鮮綠,觸角第二節綠色,3、4、5節綠黃,末端黑色;複眼棕黑,單眼棕紅。前胸背板鮮綠。兩側角圓而稍凸起,紅褐色,後側緣紅褐。小盾片鮮綠,末端色淡。前翅革片暗紅色,刻點粗黑,並常組成不規則的斑。腹部側緣后角黑色,腹面淡綠,胸部及腹部腹面中央淡黃,中胸片上有小脊,足鮮綠色。

卵: 長0.94-.98毫米,寬072-075毫米。圓筒形,初產時灰黃,漸變為暗灰黃色。假卵蓋周緣具精孔突32枚,卵殼光滑,網狀。

習性

江西南昌一年三代。以成蟲在枯草叢中、林木茂盛處越冬,次年四月上、中旬開始活動,四月下旬至六月上旬產卵,5月上旬至六月中旬陸續死亡。第1代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孵化。6月中旬始羽,7月上旬開始產卵。第二代在7月上旬始孵,8月上旬末始羽,8月下旬至10月中旬產卵。第3代在9月初至10月下旬初孵化,10月上旬始羽。10月下旬開始陸續蟄伏越冬。

半翅目(一)

半翅目(Hemiptera),也叫異翅目。此類昆蟲俗稱蝽或椿象,由於很多種能分泌揮發性臭液,因而又叫放屁蟲、臭蟲、臭板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