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象

甜菜象

甜菜象是鞘翅目(Coleoptera) 、多食亞目(Polyphaga) 、象蟲科(Curculionidae) 動物。分布於中國分布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甘肅、陝西、河北、山西、寧夏、新疆。歐洲中部、東部、蘇聯歐洲部分和中亞部分、土耳其均有分布。是甜菜產區苗期的主要害蟲之一。

基本信息

甜菜象甜菜象
象甲科的 1個種。中國分布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甘肅陝西河北山西寧夏新疆。歐洲中部、東部、蘇聯歐洲部分和中亞部分、土耳其均有分布。是甜菜產區苗期的主要害蟲之一。成蟲啃甜菜幼苗的子葉和真葉,嚴重時造成缺苗甚至毀種。

害蟲名

甜菜象

害蟲學名

BothynoderespunctiventrisGermar

分布與危害

屬鞘翅目,象蟲科。甜菜象在華北、西北和東北西部甜菜區普遍發生,內蒙古河套、土默川平原,甘肅河西走廊,新疆的準噶爾盆地北緣農業區,寧夏等地均為較嚴重發生區。甜菜象為多食性,主要寄主有甜菜、玉米、莧、黎科植物。甜菜象成蟲在甜菜幼苗期為害最重,食去種子幼芽,往往誤認為出苗不良,因而耽誤防治和補種。幼苗出土時,嚴重情況下葉子幾乎被全部吃光。幼蟲在土中咬食根部,使幼苗凋萎乾枯而死,對成株的塊根咬成傷疤,有時將塊根的主根咬斷,鬚根增多,造成畸形,使植物生長不良,甚至枯死,減低產量與含糖量。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2—16毫米,寬4—6毫米,體和鞘翅底色黑色,密被有土黃色鱗片,口吻與前胸背板黑色。朦較短,末端稍膨大,背面中央有縱脊,兩側有溝。複眼黑色,觸角黑色,膝狀。鞘翅中央及兩端各有黑色斜條紋,每一鞘翅有10條縱列粗刻點,末端各有1個白色疵狀突起。腹部第一節和第二節中間凹者為雄,凸者為雌。卵長橢圓形,長1.3—1.5毫米,寬約1毫米,初產時乳白色、光滑、有光澤,後變為米黃色,光澤也減退。幼蟲老熟幼蟲體長10—15毫米,寬5—6毫米,頭黃褐色。體多皺紋,肥胖彎曲,乳白色,無足。肛孔兩側各有剛毛1根,髒節後方有橫列剛毛8根。蛹乳白色至黃色,裸蛹,腹節上有橫列的刺。腹部數節能活動。

生活習性

一年1代,主要以成蟲越冬,也有少數蛹和幼蟲越冬。據在內蒙古調查,以成蟲越冬的占79%,幼蟲越冬的占10%,蛹越冬的占11%o越冬場所主要在甜菜地外,同時還能在蘆葦芨芨草駱駝刺黃花蓄青蒿等及黎科、莧科的寄主根部附近,多在土中15—30厘米深處,在甘肅和內蒙古一些地方,越冬入土深達到50—60厘米。甜菜象越冬成蟲,在春季出土時間受溫度影響,通常在地表溫度8—11℃時開始活動,由於越冬成蟲(或幼蟲,蛹)棲息深度不一,各土層土溫回升也有差異,所以越冬成蟲出土時間不整齊,從4月上旬延續至7月下旬,在內蒙古西部,3月下旬就有零星出現,出土盛期在4月下旬至5月初,5月上旬開始產卵。由於成蟲出土先後不一,而且個體產卵期長,所以各蟲態重疊出現,5月底可初見幼蟲,7月初見蛹,9月底大多羽化為成蟲。一般來說,甜菜象越冬成蟲為害初期,正值甜菜幼苗出土或有1對真葉,1頭成蟲在一天內可食害幼苗15—20株,氣溫在8℃以下和32℃以上時,食量減少或停止,5月中旬至6月中旬進入為害盛期,在無風晴天為害最強烈。成蟲為害期可延續至9月上旬,後期主要食害甜菜心葉。越冬後的成蟲,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多靠爬行遷移,每天能爬行二三百米。成蟲飛翔力不強,在氣溫25—30℃時,每次可飛200—500米,成蟲耐飢力強,在不取食的情況下,一般可存活30—40天,個別長達5個月以上,成蟲壽命長達120天。成蟲在5月上中旬氣溫達20℃以上時開始產卵,多產在甜菜和濱黎、莧等雜草根基表土中,散產,每處數粒至十餘粒。6月下旬至7月下旬為產卵盛期,末期可延至8月下旬。一雌可產卵70—200粒,多者達400餘粒,一般產卵期30天在右,長者可達60—70天。卵經10—20天孵化出幼蟲。初孵幼蟲常隱伏在表土層,為害接觸地面的葉片,咬成圓形的孔洞。低齡幼蟲常在甜菜根部周圍10—15厘米處食害幼根。隨著甜菜根系生長及土溫變化,幼蟲棲息深度也有所變化,一般集中在20—30厘米深處,最深可達到6O厘米,高齡幼蟲可將甜菜主根咬成孔洞,嚴重時可使甜菜植株枯死。根部的傷口常受根腐病菌侵染而引起腐爛。幼蟲為害期主要在7—8月份。在發生嚴重的地塊,一株甜菜的根部,一般集中幼蟲5—6頭,多達到40頭,幼蟲共5齡,歷期45—90天,老熟幼蟲在土中15—30米處營造內壁光滑的橢圓形土室,並在其中化蛹,蛹期15天左右。當年秋天大部分羽化為成蟲,就留在土室中越冬。喜歡溫熱乾燥的氣候,故在乾旱地區此蟲數量多而為害烈。當土溫達4—5℃時,墊伏的成蟲開始向上移動聚集在表土層下。當氣溫達6—8℃,在田間開始活動。氣溫達到10℃、土溫達到12℃時,即大量出土活動。氣溫高於15℃時,活動強烈。在陰濕的天氣,相對濕度超過80%時,即使溫度很高,象蟲也不大活動。在土壤疏鬆有良好通氣的耕作層有利此蟲發育,故在沙土、沙壤土或土壤不陰濕的地區,此蟲大量發生。反之雨水多、濕冷、粘重的土壤發生少。秋冬耕翻愈深,則成蟲入土也愈深,次年春季出土亦晚,這就減輕了早春為害。甜菜地播前整地不好,地內土塊很多,使成蟲為棲息隱蔽處,故發生較多,而整地細緻的甜菜地內則發生較少。

防治方法

1.實行大面積輪作 切忌連作及在一年前種過甜菜的地塊再播種甜菜(因成蟲可在土中滯育1-2年)。適期早播,加強管理,促進甜菜幼苗生長,可減輕受害。甜菜象甲不喜食麻類、豆類和禾穀類(玉米除外),可供安排輪作時參考。

2.處理種子 20%甲基異硫磷,35%甲基硫環磷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重的2%,殺蟲保苗效果很好。

3.苗期噴藥防治 常年發生地,甜萊剛出土,即噴灑50%可濕性敵百蟲150—200倍液預防。發現成蟲出土為害,可用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每公頃用稀釋液750千克。噴粉可用1.5%甲基1605粉劑,每公頃用量22.5—30千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