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坑鎮[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下轄鎮]

赤坑鎮[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下轄鎮]
赤坑鎮[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下轄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赤坑鎮位於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東南部,東北面隔東溪與陸豐相望,西北面與陶河、可塘鎮毗鄰,西南面與市城區東涌鎮接壤,東南面與田墘、大湖兩鎮以羊牯嶺山脈分界。總面積117平方公里,下轄1個居委會和20個村委會,共57個自然村,總人口7萬多人。

基本信息

鎮名由來

赤坑鎮[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下轄鎮] 赤坑鎮[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下轄鎮]

赤坑鎮在縣境東南部,西北距縣城18公里。赤坑,雅號青坑,大革命時期,該鎮是赤衛隊活動中心,為紀念赤衛隊對人民的赤膽忠心,故名赤坑鎮。鎮府駐青坑圩。1969年4月改名向陽人民公社,1979年復為今名。

人文地理

赤坑鎮位於海豐縣東南部,東北面隔東溪與陸豐相望,西北面與陶河鎮、可塘鎮毗鄰,西南面與汕尾市城區東涌鎮接壤,東南面與田墘、大湖2鎮以羊牯嶺山脈分界。赤坑鎮所在地青坑圩距海豐縣城27公里,距汕尾市區15公里,交通四通八達,距廈深鐵路汕尾站約5公里,距離深汕高速公路埔邊出口約10公里,省道汕可公路、縣道陶赤、赤大等公路穿越鎮區。水運經流沖河通東、西溪,進入紅海灣與碣石灣。

鎮境地勢西高東低,西南部為突出的丘陵地帶,東北部為低洼的鹹潮田,南、北、西三面群山環抱,南部羊牯嶺山脈(主峰海拔527.6米),中部是平原,全鎮地形狀似盆地。人文古蹟主要有長慶寺(始建南宋寶裕二年)、孝節寺(清建)、大德媽祖廟(明建)、徐廬山夫婦合葬墓等。

歷史沿革

宋至清代,屬海豐縣金錫都。民國時期屬六區。1949年10月解放,1950年建政屬六區。1957年撤區劃分為赤坑鄉和沙港鄉;1958年合併成立赤坑人民公社;1964年高大鄉部分劃出成立大湖人民公社;楊埔鄉部分劃出並人陶河人民公社,余為赤坑人民公社。1984年3月撤社設區,1987年1月撤區建鎮,轄青坑1個居委會和南塗、下蘭、古流、茅湖、赤花、崗頭、三聯、堯陂、上埔、船塢、下圍、仕溪、溪金、大化、石望、下埔、沙大、長吉18個村委會。

現轄青坑1個居民社區和南土、下蘭、古流、茅湖、赤花、崗頭、堯陂、上埔、船塢、下圍、大化、石望、下埔、沙大、社美、仁家、嶼仔、吉嶼、長圍、溪金等20個行政村。

鎮情簡述

全鎮總面積117平方公里,山地資源、水資源及旅遊資源豐富,共有人口7萬多人,有耕地約3466.67公頃(包括坡度在25度以下的旱地,其中:水田2533.33公頃,旱地933.33公頃),山林地約4066.67公頃,鹹淡水約800多公頃。鹹水溫泉、濕地、鳥島、長慶寺等生態旅遊資源豐富,紅燈籠荔枝、鹹鴨蛋、羅非魚、南美對蝦、四大家魚、膏蟹等農副產品產品遠近聞名,是海豐縣第三人口大鎮,也是海豐縣的農業生態大鎮。

鄉鎮發展

赤坑鎮區圖 赤坑鎮區圖

近年來,赤坑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立足本地實際,一心一意謀發展。公路、水利、供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經濟長足發展,教育、文化、衛生、殯改、社會治安等社會事業取得了新的成就。全鎮“三個文明”建設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良好局面。2009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84750萬元,比上年增長21.5%,其中工業產值達到62400萬元,增長28%;農業產值達到22350萬元,增長6.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26530萬元,增長30%,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增快,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

荔枝種植、鹹淡水養殖是赤坑鎮的特色農業和亮點。目前,該鎮以荔枝為主的水果基地達到3萬畝,年產量在2500噸以上,產值近3000萬元。擁有鹹淡水養殖基地1.5萬畝,年產值2500多萬元。特別是去年來,赤坑鎮黨委、政府成功引進了汕尾市五豐水產公司羅非魚養殖項目。該項目計畫開發羅非魚養殖面積1萬畝,投資5000多萬元。首期開發面積2000多畝,投入資金2000萬元,目前已正式投入生產。推進了赤坑鎮養殖業向公司+基地+農戶的養殖模式發展。

赤坑的基礎設施建設逐年完善。特別在構築交通網路方面不遺餘力。自2000年開展公路大會戰以來,先後投入資金4000多萬元,完成省道大化通遮浪公路,南土、沙港、陶赤公路及21個村(居)委會通行政村公路,通車裡程達到54公里。今年,該鎮公路建設的目標是全面完成57個自然村路的水泥化建設,成為全縣第一個全面通自然村路水泥化的大鎮。

赤坑鎮是知名的革命老區,有著優良的革命傳統和敢為人先的創造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赤坑鎮黨委、政府將一如既往帶領全鎮7萬人民,團結一致,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工業發展力度,開發鹹水溫泉等第三產業,並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和氛圍,為把赤坑鎮建設成為海豐縣城區的後花園,實現赤坑的跨越式發展而奮鬥!

2015年年底,改造穿越鎮區的可汕公路(省道241),改造為雙向四車道,兩邊增加人行道。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45392
23326
22066
家庭戶戶數 9497
家庭戶總人口(總) 44868
家庭戶男 23063
家庭戶女 21805
0-14歲(總) 17205
0-14歲男 9082
0-14歲女 8123
15-64歲(總) 24120
15-64歲男 12183
15-64歲女 11937
65歲及以上(總) 4067
65歲及以上男 2061
65歲及以上女 200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4266

下轄村

南土村 下蘭村 古流村 茅湖村 赤花村 崗頭村 社美村 仁家村 上埔村 堯陂村 船塢村 下圍村 嶼仔村 溪金村 大化村 石望村 下埔村 沙大村 吉嶼村 長圍村

肇慶行政區劃百科(一)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的中游。土地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390多萬,下轄有端州區鼎湖區和廣寧、德慶、封開、懷集4縣,代管高要、四會2個縣級市,設立了省級的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