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紅村

東方紅村

東方紅村隸屬於象圖鄉象圖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象圖鄉中部,距離村委會2.30公里,距離鄉政府2.30公里。國土面積11.04平方公里,海拔2,300.00米,年平均氣溫11.00℃,年降水量0.00毫米,適宜種植等農作物。有耕地553.00畝,其中人均耕地0.00畝;有林地5,413.7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截至2007年底,有農戶59戶,有鄉村人口271人,其中農業人口267人,勞動力13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7人。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5.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45.0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基本信息

1.浙江省嘉善縣天凝鎮東方紅村

簡介

浙江省桐鄉市東方紅村地處梧桐街道北側,東臨永興港,南靠振東新區與革新村相鄰,西與城東村相鄰,北靠京杭大運河,水陸交通都比較方便。全村區域面積5.92平方公里,以種植水稻桑樹、大棚蔬菜,水果為主。現有27個村民小組,972戶,總人口4012人,其中半以上村民在廠務工,民風純樸,近十年來無一村民因犯罪而被判刑。轄區主要有兩個新農村小區:東方小區和東園小區,外來人口達8000餘人。另有雲南省大理州劍川縣象圖鄉東方紅村、吉林省長春農安縣東方紅村等多個同名村。

概況

東方紅村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天凝鎮東南面。與洪,楊廟兩鎮相連。轄4個自然村。9個小社。截至2006年,耕地2240畝,其中水田2210畝,村民457戶,總人口1637人,工農業部產值2.1億元,村可支配配資金85.6萬元,村民人均收入9190元,村黨支部3人,村民委4人,村經濟聯社1人,三副班子5人,團支委3人,婦代會3人,民兵連2人,村調委會4人,選舉產生村民代表37人,各類組織健全。

村中一隅村中一隅

所獲榮譽

2006年度被評為省級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省級綠化示範村、省級衛生村

2004年度市級文明村1997-2000年度、2003-2006年度縣級先進黨組織

2003年度縣級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1996-2000年度依法縣三五普法先進集體

2004-2006年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2005-2006年度平安村

2004-2005年度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2.浙江省平湖市林埭鎮東方紅村

東方紅村位於林埭鎮北,杭浦高速公路橫穿該村、徐林公路穿中間,總面積2750畝,截至2009年5月,總人口1861人,15——35周歲392人,60周歲以上321人,暫住人口180人,總戶數502戶,有9個村民小組。隨著改革開放後不斷深入,經濟不斷發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其中自來水入戶率98%;有線電視入戶率98%;計畫生育率100%;合醫參保率98%。

村黨支部、村民委,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美村、富民、強經濟”的要求,對照“建設小康示範村”的要求,加大投入力度,狠抓軟硬體建設,村容、村貌和村民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達到了“局部最佳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衛生潔化,河道淨化,各類檔案配套設施齊全”的目標。實現了“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的協調發展。

3.吉林省柳河縣柳河鎮東方紅村

東方紅村,隸屬柳河鎮,截至2000年,全村共有467戶,1387口人,下設10個生產小隊。全村有林地533公頃,保護地面積875畝,菜地面積1377畝,新建發展日光溫室3棟,改建2棟,以種植蔬菜為主。2000年補植造林32公頃,河流綠化5公里。果樹75畝,發展葡萄4戶,1400株。發展生態溝1條,主要養殖林蛙。當年,養雞大戶8戶,年出欄肉雞30多萬隻;養豬大戶有10戶,年出欄4000多頭。2000年工商、建築、運輸,服務行業全面發展,經商戶39戶,運輸戶72戶,木炭、金鋼石、孵化廠、建築戶13戶,豆腐坊2戶,小賣店5戶。2000年集體經濟純收入46.44萬元,年人均收入達到4500元。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4.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橫瀝鎮東方紅村

東方紅村位於橫瀝鎮東南部,截至2009年6月,常住人口1000多人,是南沙開發區的工業重地,享有國家及沿海開放城市及廣東省廣州市給予的特殊優惠政策待遇的區域。 於2009年10月份建成通車的南部快速路,在該村設有出入口,該村距離廣州45公里、珠海75公里、深圳90公里,距南沙港15公里,距新龍港口15公里,水陸交通十分方便。全村耕地面積1800多畝,土地肥沃,日照時間長、氣候溫和、雨量充足,水質好,無污染,是開發現代農業、水產養殖、蔬果種植的理想地方。

5.山東省膠南市鐵山鎮東方紅村

東方紅村位於鐵山鎮駐地西北側,距鎮政府4.3公里,鐵山水庫東岸,屬庫區移民村,東鄰前吉林村,西鄰鐵山水庫,北鄰大於家村

東方紅村原名後石溝村,位於鐵山水庫壩底中心。1966年大壩後移址,取名東方紅村,截至2004年,全村有居民70多戶,220口人,耕地面積370畝,林地總面積600畝,屬丘嶺地。全村以農業種植為主,兼營林果,種植了板栗。2004年人均收入5050元[1]。

6.黑龍江同江市樂業鎮東方紅村

東方紅村,隸屬樂業鎮,截至2005年,有農戶76戶,263口人,耕地6128畝。該村黨支部因地制宜,謀劃制定了“長種樹、短畜牧、租地打糧快致富”的經濟發展新思路,切實解決農民“想富不敢富,致富無門路”的問題。全村退耕還林還草200多畝,營造經濟林、防護林500畝,為子孫後代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綠色銀行”。2006年,該村引導村民發揮資源地緣優勢,把握致富方向,積極發展農民合作經濟和勞務經濟,黨支部書記王鐵峰帶領4戶村民,充分利用該村的牧草資源和擴大飼草種植面積的和利契機,投資8萬元,創辦了絨山羊養殖聯合體,養殖絨山羊280隻,有18戶農民共同經營協作,絨山羊存欄500隻。

鄉村經濟

隨著大型農業機械化在東方紅村的普及,村民感到種自己的那點責任田已不解渴了。在村幹部的帶領下,先後有5戶農民到鴨綠河勤得利農場租地7600畝,異地開發種植大豆,戶均增收1.5萬元。截至2006年7月,該村已有36戶村民在黨支部的精合組織下,簽訂了異地大豆種植契約,總計7500畝。2005年村黨支部看準市場走科技農業、訂單農業、設施農業發展之路,抓住推廣“大豆振興計畫”的有利時機,在鎮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積極運作,爭取扶貧資金3.6萬元,同九三油脂廠簽訂回收契約,連片種植高油脂大豆3600畝,為農戶增收夯實了基礎。

社會建設

在村幹部的帶領下,東方紅村集體經濟有了長足發展,截至2006年7月,集體已有10萬元存款,全村投資近40萬元,下排水涵管170個,栽種綠化垂柳3000株,6200米的村主幹道寬闊、平整,綠樹成蔭,全村房屋磚瓦化率已達90%,程控電話入戶率達到95%以上,有線電視入戶率100%,村民的生產生活接近出境誠鎮化水平。

7.浙江省桐鄉市梧桐街道東方紅村

鄉村新貌

全村共有黨員91,其中家庭年收入超10萬元的黨員有15人,其中有16名黨員帶頭搞經商、運輸、個體加工業致富。近幾年來,東方紅村黨總支部、村委會在街道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實踐科學發展觀,以“發展集體經濟,提高文明程度,富裕村民生活”為宗旨,始終堅持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戰略方針,帶領全村廣大村民,把握機遇,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引導全村三個文明建設快速、健康、協調發展。[1]

一角一角

村規民約

第一條為了保障本村村民依法自治,加強村民委員會建設,保證村務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轉,促進全村四個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國家法律、法規及政策的有關規定,結合本村實際,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村民委員會實施村務管理必須在村黨委的領導下,在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範圍內進行,必須體現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原則,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積極協助街道辦事處做好各項工作,完成街道辦事處根據法律、法規和政策布置的各項任務。

第三條為了保障村務各項工作的依法、規範、有序運行,村民委員會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街道辦事處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同時,建立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村務公開制度、民主理財制度、村務公開監督制度、村規民約制度,以確保村民自治各項制度的貫徹落實。

第四條本章程在廣泛徵得本村村民意見基礎上由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本章程既是村民委員會實施村務管理的工作規程,也是全體村民的行為規範,無論幹部民眾都必須遵守。

第五條本章程由村民委員會組織實施,村民代表會議監理督執行。

第六條本村村務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建立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村民民主理財小組。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成員由村民代表會議在不是村幹部及其配偶、直系親屬的村民代表中推選產生,負責監督村務公開的執行情況,並及時向村民代表會議報告;民主理財小組成員由村民代表會議從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成員中推選產生,負責對本村集體財務活動進行民主監督,參與制定本村集體的財務計畫和各項財務管理制度,有權檢查、審核財務帳目及相關的經濟活動事項,有權否決不合理開支。

8.雲南省劍川縣象圖鄉象圖村委會東方紅村

村情概況

東方紅村隸屬於象圖鄉象圖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象圖鄉中部,距離村委會2.30公里,距離鄉政府2.30公里。國土面積11.04平方公里,海拔2,300.00米,年平均氣溫11.00℃,年降水量0.00毫米,適宜種植等農作物。有耕地553.00畝,其中人均耕地0.00畝;有林地5,413.7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截至2007年底,有農戶59戶,有鄉村人口271人,其中農業人口267人,勞動力13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7人。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5.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45.0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截至2007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53.00畝,人均耕地0.00畝,主要種植玉米、芸豆等作物;擁有林地5,413.70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草地3,256.00畝;荒山荒地7,340.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話。全村有54戶通自來水,有3戶飲用井水,有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3.39%)。有5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5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96.6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8戶(分別占總數的72.88%和30.51%)。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3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3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2輛。

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建有小水窖8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60.27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60.2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5.3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8.00萬元,占總收入的36.93%;畜牧業收入31.00萬元,占總收入的30.1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18頭,肉牛92頭,肉羊77頭);林業收入3.30萬元,占總收入的3.21%;第二、三產業收入23.00萬元,占總收入的22.35%;工資性收入7.60萬元,占總收入的7.39%。農民人均純收入945.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8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4人(占勞動力的16.48%),在省內務工41人,到省外務工3人。

人口衛生

截至2007年底,該村有農戶59戶,鄉村人口271人,其中男性144人,女性127人。其中農業人口267人,勞動力138人,該村以白族為主。

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22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3.15%;享受低保4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鄉衛生院3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東方紅國小,中學生就讀到象圖初級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30公里,距離中學2.30公里。截至2007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4人,其中小學生24人,中學生1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0.27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9.吉林省農安縣柴崗鎮東方紅村

東方紅村是一個距離農安縣20餘里的小村莊,隸屬柴崗鎮,村內現有國小:東方紅村國小;現有8個小殘留的土房。
名字起源於民國後期,至今不曾更改。農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土豆、黃豆等,其中還有比較出名的東北三辣在這裡種植也比較普遍,東北三辣即毛蔥、大蒜、辣椒。三辣交易市場位於柴崗鎮上。

東方紅村是一個空氣清新、環境整潔的村子,民風淳樸,農民致力於農業,村民彼此間愛戴以親友相稱,閒暇時候常坐在大楊樹下或某樹林中乘涼,嘮嘮家常,生活很是愜意,沒有紛爭。這個村子已經哺育了上百名的大學生,工作於社會各個階層,而這個村子卻一直默默守護著所有人,形成一個大家庭。

在養殖業上,村民主要以養殖家禽和大牲畜牛、羊為主,還有許多民眾只是飼養自給自足的。在這裡你還可以看見放牧這樣的一幕。這樣的村莊,還有很多很多。

肇慶行政區劃百科(一)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的中游。土地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390多萬,下轄有端州區鼎湖區和廣寧、德慶、封開、懷集4縣,代管高要、四會2個縣級市,設立了省級的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