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幣互換

本幣互換

本幣互換(Currency Swap)又可以稱為貨幣掉期、貨幣互換,指在同一期限內,根據約定的匯率,將一定數額的貨幣[一種關於交換權的契約]和另一種貨幣進行互換,增加對方的外匯儲備以應對不測之需。本幣互換是國家出於提高兩國的外匯儲備,以平衡兩種貨幣的供需,穩定匯率,防止出現外匯市場的混亂(特別在金融危機條件下)。

基本信息

互換含義

本幣互換就是以一定的匯率互換一定數量的雙方的貨幣量,增加對方的外匯儲備以應對不測之需。是國家出於提高兩國的外匯儲備,以平衡兩種貨幣的供需,穩定匯率,防止(特別在金融危機條件下)出現外匯市場的混亂。

互換情況

2008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已與韓國、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白俄羅斯、俄羅斯、印度尼西亞、阿根廷、冰島、新加坡 、紐西蘭、烏茲別克斯坦蒙古國、哈薩克斯坦、泰國、巴基斯坦、歐元區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貨幣當局簽署了總額為3.1萬多億元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定。

2018年11月12日,從中國人民銀行獲悉,人民銀行近期與英格蘭銀行續簽了中英雙邊本幣互換協定,規模為3500億元人民幣/400億英鎊。

簽署情況

國家/地區 簽署日期 互換規模 有效期 作用
歐元區\歐盟2013年10月9日3500億元人民幣/450億歐元三年 可為 歐元區人民幣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流動性支持,促進人民幣在境外市場的使用,也有利於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中歐雙邊本幣互換協定的簽署,標誌著中國央行與歐洲央行在貨幣金融領域的合作取得了新的進展。
阿爾巴尼亞
2013年9月12日20億元人民幣/358億阿爾巴尼亞列克三年加強雙邊金融合作,促進兩國貿易和投資,共同維護地區金融穩定
匈牙利 2013年9月9日 100億元人民幣/3750億 匈牙利福林 三年 加強雙邊金融合作,促進兩國貿易和投資,共同維護地區金融穩定。
英國 2013年6月22日 2000億元人民幣/200億 英鎊 三年 為雙邊經貿往來提供支持,並有利於維護金融穩定。
巴西 2013年3月26日 1900億元人民幣/600億 巴西雷亞爾 三年 加強雙邊金融合作,便利兩國經貿往來,共同維護金融穩定。
新加坡(續簽) 2013年3月7日 3000億元人民幣/600億 新加坡元 三年 加強雙邊金融合作,便利雙邊貿易和投資,為金融市場穩定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
烏克蘭 2012年6月26日 150億元人民幣/190億格里夫納 三年 加強雙邊金融合作,促進兩國貿易和投資,共同維護地區金融穩定。
澳大利亞 2012年3月22日 2000億元人民幣/300億 澳大利亞元 三年 加強雙邊金融合作,促進兩國貿易和投資,共同維護地區金融穩定。
蒙古(補充協定) 2012年3月20日 100億元人民幣/2萬億圖格里特 三年 維護區域金融穩定,便利雙邊貿易和投資。
土耳其 2012年2月21日 100億元人民幣/30億土 耳其里拉 三年 加強雙邊金融合作,促進兩國貿易和投資,共同維護地區金融穩定。
馬來西亞(續簽) 2012年2月8日 1800億元人民幣/900億 林吉特 三年 維護區域金融穩定,便利雙邊貿易和投資。
阿聯 2012年1月17日 350億元人民幣/200億 迪拉姆 三年 加強雙邊金融合作,促進兩國貿易和投資,共同維護地區金融穩定。
巴基斯坦 2011年12月23日 100億元人民幣/1400億 盧比 三年 加強雙邊金融合作,促進兩國貿易和投資,共同維護地區金融穩定。
泰國 2011年12月22日 700億元人民幣/3200億 泰銖 三年 加強雙邊金融合作,促進兩國貿易和投資,共同維護地區金融穩定。
香港(續簽) 2011年 11月22日 4000億元人民幣/4900億 港幣 三年 維護兩地和區域金融穩定,便利兩地貿易和投資,支持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
韓國(續簽) 2011年10月26日 3600億元人民幣/64萬億 韓元 三年 加強雙邊金融合作,促進兩國貿易和投資,維護地區金融穩定。
哈薩克斯坦 2011年6月13日 70億元人民幣 三年 加強雙邊金融合作,便利兩國貿易和投資。  
蒙古 2011年5月6日 50億元人民幣 三年 促進雙邊貿易發展和為金融體系提供短期流動性。
烏茲別克斯坦 2011年4月19日 7億元人民幣 三年 加強雙邊金融合作,促進兩國貿易和投資。  
紐西蘭 2011年4月18日 250億元人民幣 三年 加強雙邊金融合作,促進兩國貿易和投資。  
新加坡 2010年7月23日 1500億元人民幣/約300億 新加坡元 三年 推動雙邊貿易和直接投資。
冰島 2010年6月9日 35億元人民幣 三年 推動雙邊貿易和投資,加強雙邊金融合作。
阿根廷 2009年4月2日 700億元人民幣/380億 阿根廷比索 三年
印度尼西亞 2009年3月23日 1000億元人民幣/175萬億印尼 盧比 三年 支持雙邊貿易及直接投資以促進經濟成長,並為穩定金融市場提供短期流動性。  
白俄羅斯 2009年3月11日 200億元人民幣/8萬億白 俄羅斯盧布 三年 通過推動雙邊貿易及投資促進兩國經濟成長。  
馬來西亞 2009年2月8日 800億元人民幣/400億 林吉特 三年 通過推動雙邊貿易及投資促進兩國經濟成長。
香港 2009年1月20日 2000億元人民幣/2270億 港元 三年 加強外界對香港金融穩定的信心,促進地區金融穩定,以及推動兩地人民幣貿易結算業務的發展。
韓國 2008年12月12日 1800億元人民幣/38萬億 韓元 三年 向兩個基本面和運行情況良好的經濟體的金融體系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並推動雙邊貿易發展。
俄羅斯2014年10月13日1500億元人民幣/8150億元盧布三年便利雙邊貿易及直接投資,促進兩國經濟發展
卡達2014年11月3日350億元人民幣/208億里亞爾三年 中卡兩國金融合作邁出新步伐,有利於中卡兩國企業和金融機構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交易,促進雙邊貿易、投資便利化,維護區域金融穩定。
加拿大2014年11月8日2000億人民幣/300億加拿大元三年標誌著中加兩國金融合作邁出新步伐,有利於中加兩國企業和金融機構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交易,促進雙邊貿易、投資便利化,維護區域金融穩定。
英國2015年10月20日3500億人民幣/350億英鎊三年將加強倫敦作為人民幣交易中心和離岸市場的地位、強化兩國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深化中英金融機構的業務合作。
日本2018年10月26日2000億元人民幣/34000億日元三年旨在維護兩國金融穩定,支持雙邊經濟和金融活動發展。
英國2018年11月12日3500億元人民幣/400億英鎊三年旨在維護兩國金融市場穩定。
印度尼西亞2018年11月19日2000億元人民幣/440萬億印尼盧比三年此次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定,旨在便利兩國貿易和投資,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促進因素

中國人民銀行與歐洲中央銀行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定 中國人民銀行與歐洲中央銀行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定

在上海市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東莞4城市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這標誌著人民幣結算由此前僅限於邊貿領域開始向一般國際貿易拓展。專家認為,推進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是順應市場需求的自然結果,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有助於穩定貿易需求,同時能夠促進系列本幣互換協定做實。

2008年12月,國務院決定對廣東和長三角地區與港澳地區、廣西和雲南與東協的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試點,此次上海市和廣東省4城市成為首批落實試點城市。央行有關方面負責人日前指出,實現人民幣貿易結算,是市場對人民幣結算需求不斷增加的背景下順應形勢的自然結果。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際貿易中最主要結算貨幣——美元和歐元匯率都經歷了劇烈波動,同時,國際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放緩對貿易融資產生了較大衝擊。匯率的劇烈波動和貿易融資的萎縮,都對貿易需求產生不利影響。在美元和歐元匯率劇烈波動中,我國企業和貿易夥伴國企業普遍希望使用幣值相對穩定的人民幣進行計價和結算,從而規避使用美元和歐元結算的匯率風險。因此,推行人民幣結算能夠使進出口企業實現雙贏,有利於穩定貿易需求。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人民銀行與其他央行或貨幣當局簽署的本幣互換協定,為擴大使用人民幣結算提供了資金來源。同時,人民幣結算也為互換協定搭建了一個做通貿易的平台,促進貨幣互換做實。

央行表示,與有關央行或貨幣當局簽署系列本幣互換協定,一方面是為了應對短期流動性問題,同時,還體現了對貨幣互換的創新,即支持互換資金用於貿易融資。其運作機制是,央行通過互換將得到的對方貨幣注入本國金融體系,使得本國商業機構可以借到對方貨幣,用於支付從對方的進口商品。

在當前全球經貿增長乏力、外匯市場波動加劇、貿易融資萎縮的情況下,總金額達6500億元人民幣的系列互換協定的簽署,為擴大使用人民幣結算提供了資金來源。人民幣參與國際貿易結算試點的推行,使得互換貨幣可以從中央銀行進入商業銀行,進而進入企業,這為有關中央銀行和貨幣當局通過互換協定獲得的對方貨幣提供了一個回流渠道,有助於促進貨幣互換做實。

人民幣結算試點的落實,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協調進行。除了人民銀行牽頭策劃,還需要海關、稅務等部門就人民幣報關、出口退稅等配套政策共同推進。監管層需要對貿易進行真實性審核,確保人民幣結算建立在真實貿易基礎之上。銀行方面,需要提供好跨境貿易的結算服務,企業需要根據實際貿易情況進行計價和結算的幣種選擇。同時,貿易夥伴國家政府是否有意在雙邊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也是影響人民幣結算推進的一個因素。

影響

本幣互換這種方式能夠極大地激勵對外貿易增長。 雙邊貿易結算改用本國貨幣符合經濟利益,這在貿易結算中降低對外部因素的依賴具有相當的意義。如果使用第三國貨幣,那就意味著要和他人分享部分收入。而結算業務的機制也非常簡單。

舉例來說,白俄羅斯中央銀行可根據需要將得到的人民幣注入本國金融體系,白企業從中國進口商品時,就不必再使用美元作為交易的中介貨幣,而是可以直接從本國金融機構借入人民幣進行結算。中國的出口企業則可收到人民幣計值的貨款,這樣便可有效規避匯率風險、降低匯兌費用。對於白俄羅斯和中國的公司來說,這樣做的經濟效益是顯而易見的——節省了本幣兌美元的費用,降低市場和結算風險,尤其是在美元和美國銀行動盪的條件下,更具有現實意義。

此次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使用一種儲備貨幣——美元的結果。應當最大限度地採用本幣結算、採用其他國家的地區儲備貨幣結算,以刺激雙邊貿易和多邊貿易關係的發展,以便減少因只依賴一種外匯造成的損失。最終目的是拒絕使用第三國貨幣,其中包括使用美元和歐元在雙邊貿易中作為結算工具並向本幣結算轉變。

意義

體現雙方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危機的意願,並以此增強市場信心、促進地區金融穩定。簽署互換協定意味著雙方承諾一定的互換額度,在危機深化的特定情況下隨時啟動。具體而言,兩國通過本幣互換可相互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為本國商業銀行在對方分支機構提供融資便利,並可促進雙邊貿易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