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摩爐

護摩爐

護摩爐(梵名 kunda),又作君荼,意譯火爐或護摩爐。指密法用於護摩之火爐。護摩(homa),又作護魔、戶摩、呼魔、呼么等,意義是將供物投入火中供養。

簡介

【護摩爐】
護摩爐(名 kunda)又作君,意譯火爐或護摩爐。指密法用於護摩之火爐。
密教的護摩法,是一種能夠迅速得到本尊加持,使所求願滿的修法。也被列為東密四部加行之一,即密教行者接受傳法灌頂成為正式的弘法阿闍梨之前,必須修學之法。
護摩(homa),又作護魔、戶摩、呼魔、呼么等,意義是將供物投入火中供養。

來源

護摩法,源於婆羅門教供養火神阿耆尼,以為驅魔求福之作法,事火婆羅門在火神的祭祀中,將供物投入祭壇之爐中,火焰表示入於諸佛之口中,諸神依此得力以降伏諸魔,而賜福予人們。
在此,佛教將其內涵,加以轉化升華,依法性意義融攝之,並成為密教的重要修法。在《大日經疏》卷二十中說:“護摩是以智慧之火焚燒煩惱的薪柴,使其窮盡無餘。”而在《尊勝佛頂真言修瑜伽軌儀》卷下則說,護摩者就如同為火天一般,火能燒草木森林,使其無有剩餘,所以智火也是如此,能燒除一切無明,無不窮盡。
密法中行護摩,應先造四肘壇,高一揭手,中鑿軍荼徑圓一肘,深十二指,兩重作緣,內緣高闊口一姆指,外緣高闊各四指。底正平,以泥作輪像或跋折囉(獨鈷杵)相。柄向南出,作丁字形,柄長四指,闊亦四指。橫頭長八指,高闊各四指。又外作一土台,形如蓮華。比外應敷師子座,又于軍荼周圍敷吉祥草,為聖眾之位座。如果無法鑿造軍荼時,即以赤色畫其形狀,其中安火爐為法。
密教的護摩法,可分為息災、增益、降伏、鉤召、敬愛等五種法。所用火爐之形狀亦不相同,如《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中所說:“我今說軍荼,依瑜伽相應。息災爐正圓,應當如是作。增益應正方,三角作降伏,金剛形軍荼,鉤召為最勝,長作蓮花形,敬愛為相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