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喻怨刺詩

這些詩從內容上看又可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是對統治者進行諷喻和規諫,其二是對社會的黑暗現實進行怨刺和批判.這些詩主要見於二雅,《大雅》中的《民勞》,《板》;《小雅》中的《節南山》,《正月》等都屬於這一類作品,這兩類詩在內容上又有其共同性.即表現了那一時期的卿士大夫們的憂患意識和憂患之情.

諷喻怨刺詩

"雅詩"中的諷喻怨刺詩產生在"王道衰","周室大壞"的西周中葉以後,特別是西周末年到平王東遷的時期.諷喻怨刺詩也像政治頌美詩一樣,其作者屬於貴族階層中的"公卿烈士".作為本階級意識形態的"思想家"和"代言人",他們很不幸地生活於末世與亂世之時,這使他們不但難以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和理想,還不得不同社會上一切腐朽現象做鬥爭,同時不得不面對自己的各種挫折和不幸,於是,他們作詩的目的也不得不因時代條件的變化由頌美而轉向諷喻和怨刺.這些詩從內容上看又可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是對統治者進行諷喻和規諫,其二是對社會的黑暗現實進行怨刺和批判.這些詩主要見於二雅,《大雅》中的《民勞》,《》;《小雅》中的《節南山》,《正月》等都屬於這一類作品,這兩類詩在內容上又有其共同性.即表現了那一時期的卿士大夫們的憂患意識和憂患之情.

相關詞條

文學

歷史

詩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