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經烏雞丸

調經烏雞丸

調經烏雞丸用於月經愆期。由脾胃虛弱,沖任損傷,氣血不足,致經來或前或後。

基本信息

組成

白毛烏骨未燉雄雞1隻(約重1斤,以糯米餵7日,勿令食蟲蟻,以繩縊死,乾撏其毛,去肚內雜髒不用,納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各2兩於雞肚內,以好酒10碗,文火煮爛,取出肚內藥,將雞連骨用桑柴火焙乾,仍以前煮過之生地等藥酒,又浸又焙,至雞骨肉枯為度,研極細末),人參5錢,肉蓯蓉(酒洗淨)1兩,炒破故紙1兩,砂仁1兩,當歸1兩,白朮1兩,川芎1兩,丹參1兩,茯苓1兩,甘草(炙)1兩,杜仲(鹽水炒)1兩,香附米(醋制)4兩。

主治

月經愆期。由脾胃虛弱,沖任損傷,氣血不足,致經來或前或後。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米湯下。

製備方法

共為細末,入雞骨肉末和勻,酒麵糊為丸

中藥方劑之調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