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經育子方

調經育子方,中醫藥方,具有調經理脾,孕育子嗣的功效。

基本信息

藥物組成

當歸(酒洗)1錢,川芎7分,白芍(酒炒)1錢,熟地黃(薑汁炒)7分,陳皮8分,白朮(去蘆)1錢,香附(酒炒)1錢,砂仁2分,丹參5分,條芩(酒炒)1錢,甘草(炙)4分。

加減

月經先期者有熱,加黃連(薑汁炒)7分,倍黃芩;後期者血虛,加黃耆(蜜炙)1錢,倍芎、歸;腹痛有塊,加玄胡索(炒)、牡丹皮各1錢;發熱,加軟柴胡、地骨皮;赤白帶下,加柴胡、升麻(俱酒炒)各7分,半夏(薑汁炒)、白茯苓、蒼朮(米泔浸)、黃柏、知母(俱酒炒)、乾薑(炮);肥盛者,痰脂滿子宮,加南星、半夏、蒼朮、茯苓;瘦怯者血少,不能攝精,倍芎、歸;經血過多,加黑姜5分,荊芥穗(炒)8分,地榆9分;經閉不通,加桃仁、紅花、蘇木;氣盛善惱,加烏藥、香附、柴胡、陳皮。

處方來源

《壽世保元》卷七。

方劑功效

調經理脾,孕育子嗣

用法用量

水煎,空心服。

中藥方劑之調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