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角電位

德國學者Schneider(1957)首次成功記錄了昆蟲觸角對化學刺激的神經反應,即所謂的觸角電位(electroantennogram,EAG)。具體說來,觸角電位技術就是將一活的觸角的基部和頂部分別連以參考電極和記錄電極,當用化學物質去刺激觸角時,其上面的感受器就會產生神經脈衝。

觸角電位(EAG)

為加深對昆蟲的嗅覺機制的研究,

這些脈衝的累加效果可由記錄電極傳至放大器、記錄儀等,並加以分析。Guerin andStadler(1982)觀察了三種雙翅目昆蟲,胡蘿蔔潛蠅、甘藍花蠅和洋蔥花蠅,對各自宿主植物氣味的EAG反應。2,4,5-三甲基苯基丙烯(細辛腦)、異硫氰酸烯丙酯和丙基二硫醚分別是胡蘿蔔、甘藍和洋蔥的特異揮發性次生物質,也是它們的產卵誘導物。結果發現胡蘿蔔潛蠅對細辛腦的EAG反應最強烈,而對其他二種物質的反應很微弱;洋蔥花蠅對丙基二硫醚的EAG反應最強;甘藍花蠅除對異硫氰酸烯丙酯的EAG反應最強外,還對丙基二硫醚有50%的反應。這個實驗說明昆蟲的觸角不止能感受一種氣味物質
http://kx.pyjy.net/source/czsw/GJQG/1319_SR.asp

相關條目

公司 社會 自然 環境計算機IT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