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圍元藪

解圍元藪是一本2015年12月1日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明)沈之問。

基本信息

史記記載

麻風是世界上最早有記錄的傳染病之一。

中醫經典

《素問》就有相關記載,而《論語》中也說孔子弟子冉伯牛患有麻風病。歷史上麻風一度被認為是可恥的疾病。但挪威物理學家漢森1873年藉助顯微鏡發現,它實際上由一種桿菌引起而不是遺傳病,也不是詛咒,更不是償還“前世孽債”,破除了許多迷信。此後,麻風又稱做漢森氏病。

中國是麻風防治的最早探索者,秦朝就設“癘人坊”(麻風病院)集中收治,是世界上最早的隔離措施;元朝《丹溪心法》中提出了一種叫大風子的藥物,但它只對部分病人有效;明朝還有一本麻風專著《解圍元藪》。

作品簡介

麻風專著。四卷。明·沈之問輯於1550年。內容有麻風病的病因、三十六風、十四癲及其與經絡的關係、治療方劑等。書中較詳細地敘述了麻風的辨證和治療,載方249首。現存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中國早期論述“風病”的專著,4卷。側重於麻風的證治。明代沈之問撰成於嘉靖二十九年(1550)。為沈氏在三代蒐集民間及名醫驗方的基礎上編撰而成。因喻所述治法如 “解城之圍”的 “元元妙法”,故以此名書。他重視辨證,強調整體治療,善用大風子。書中將風癩(麻風)分三十六風十四癩,按經絡辨證施治。又將風藥80餘種按證分為10類,全書共收方 249首。本書還論及鵝掌風痛風白癜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據清代嘉慶本出版了排印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