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仁宗

西夏仁宗

西夏仁宗名曰李仁孝(1124年-1193年),党項族,西夏第四代帝王。是西夏崇宗長子,母為漢人。在西夏建國的一百九十年中,仁孝統治五十四年,是西夏在位最長的皇帝。他以外交手段求得了一個和平的環境,又在國內大力提倡文治,以先進的漢族文化來促進西夏封建社會的發展,為國內的經濟繁榮創造了一個較為安定的環境。在他統治期間,西夏經濟繁榮,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況。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在位期間結好金國,以穩定外部環境;重用文化程度較高的党項和漢族大臣主持國政;設立各級學校,以推廣教育;實行科舉,以選拔人才;尊崇儒學,大修孔廟及尊奉孔子為文宣帝;建立翰林學士院,編纂歷朝實錄;重視禮樂,修樂書《新律》;天盛年間,頒行法典《天盛年改新定律令》;尊尚佛教,供奉西藏喇嘛教僧人為國師,並刻印佛經多種。乾佑元年(1170年),得金之助,處死權相任得敬,粉碎其分國陰謀。可能因為任得敬的專權跋扈,令仁孝對武官不太信任,政策多數重文輕武,導致軍備開始廢弛,戰鬥力減弱,晚夏戰爭屢戰屢敗,國家於仁宗末年開始走下坡。但總的來說,他統治期間為西夏的盛世,也是金國、南宋的盛世,三國之間戰爭甚少,因此仁孝能專心料理國家內政。各汗國羨慕西夏之強盛,紛紛朝貢。文化臻於鼎盛,為党項文化寫下光輝燦爛的一頁。1193年崩,年七十,謚聖德皇帝,廟號仁宗。

人物生平

當朝錢幣當朝錢幣

在西夏建國的一百九十年中,仁孝統治五十四年,是西夏在位最長的皇帝。他以外交手段求得了一個和平的環境,又在國內大力提倡文治,以先進的漢族文化來促進西夏封建社會的發展,為國內的經濟繁榮創造了一個較為安定的環境。在他統治期間,西夏經濟繁榮,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況。

審勢度時與金通好就在仁孝剛出生的第二年,興起於中國東北的金滅掉了遼;第三年,金兵攻破了宋國首都汴京,擄徽、欽二帝北去,北宋政權潰滅,趙構在南京即位,建立了偏安東南的南宋政權。中國大地上這一政治形勢的急劇變化,給予西夏王朝的影響是極其深刻的。在此之前,西夏和宋、遼相鼎立,西夏在遼、宋兩邊左右逢源,時而與宋交好,時而依附遼國。而現在,宋室南遷,遼朝滅亡,西夏完全處在新興發展起來的金國的包圍之中。國家如何發展,西夏的內政、外交都受到嚴峻的考驗。正是在這樣嚴峻的時刻,李仁孝登上了西夏的政治舞台。

面對這種局勢,仁孝審勢度時,決定與金通好,承認其宗主國地位。為了和金搞好關係,以求得自身的獨立發展,仁孝每年都要派許多使者去金國朝貢。在仁孝一代,西夏派往金國的使者約有一百四十多次,差不多每年都有兩次之多。如此頻繁的外交活動,正是為了和金搞好關係,求得和平共處,求得金的諒解和支持,給本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一個較安定的環境。金世宗時,金髮覺在金夏雙邊貿易中,西夏人總是用珠寶換取絲棉,他們認為,這是拿無用的東西換了他們有用的東西。於是立即關閉了保全、蘭州榷場,給夏國的貿易帶來了困難。仁孝知道後,馬上命使者向全國獻本國方物“百頭帳”,以表示對金的誠心,藉此要求恢復關閉的榷場。經再三交涉,終於取得了金的同意。從這件事中表現出了仁孝靈活的外交策略。縱觀仁孝一世,雖然乘金侵宋之際,曾派兵到金和宋境掠地,但都是一些小的磨擦,大部分都是和金友好相處,這也給本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個安定的環境。

仁至義盡維護統一任得敬原為宋西安州通判,夏兵破西安州時降夏。他把女兒進獻給仁孝的父親崇宗乾順為妃,又以財貨賄賂朝廷顯貴及宗室掌權者,設法把他的女兒立為皇后。第二年崇宗死,仁孝繼位,任氏被封為太后。任得敬軍事才能突出,在仁孝即位不久,他先後平叛了夏州統軍蕭合達的叛變和定州(今寧夏平羅)()浪、富兒兩部人民起義。但任得敬在政治上是個野心家,他企圖以軍事上的勝利撈取政治上的資本,妄圖入朝參與國政。仁孝對任得敬還是有所警惕的,曾打算解除他的兵權,但考慮到任得敬兵權在握,現在天下剛剛太平,解除他的兵權恐怕他嫉恨造反。於是,仁孝為了維護國家內部的穩定,沒有讓他入朝,對任得敬採取了加官晉爵的辦法,封他為都統軍、西平公,以安其心。

但是,野心家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其後任得敬政治資本越撈越大,終於躍居相位,控制了朝廷。任得敬任人為親,濫用職權,引起群臣不滿。仁孝還是忍耐著,為了籠絡他,又於天盛十二年(1160年)封他為楚王。楚王出入儀從,幾乎和仁孝一樣,任得敬還不滿足。這年十月,任得敬請仁孝廢學校企圖廢棄科舉取士,以便任意擢用親信。仁孝此時對任得敬的企圖看的很清楚,沒有採納他的意見。任得敬陰謀進一步篡國,企圖讓仁孝居住瓜州(今甘肅安西縣)、沙州(今甘肅敦煌縣),自己霸據靈州、夏州等中心地帶。天盛十九年(1167年),任得敬生病,仁孝得知後,不念前嫌,十二月還派遣使臣到金朝,請求金主派名醫赴夏,給任得敬治病。任得敬病癒後,不但不謝恩圖報,反而變本加厲,以兵權要脅歷主李仁孝在乾祐元年(1170年)五月將西夏國的西南路及靈州給任得敬自為一國。同時還脅迫仁孝派使臣到金國請求冊封。金世宗拒絕了冊封的要求。八月,任得敬遭到金國的反對,便與南宋秘密聯絡,謀約合攻金朝,推翻仁孝。宋四川宣撫使虞允文派人密書回報,被夏兵俘獲。仁孝得知密報後,認為對任得敬仁至義盡,再姑息養奸,必為大患,於是斷然決定誅殺任得敬。在金朝的支持和幫助下,消滅了任得敬及其族黨,一舉粉碎了任得敬篡權分國的陰謀,把西夏政權從分裂的危機中挽救了過來。

推進漢文化進行社會變革仁宗仁孝酷愛漢文化。他繼位的第二年就立罔氏為皇后,罔氏聰慧知書,愛行漢禮,仁孝在儒學上的建樹,得到她不少幫助。人慶元年(1144年),仁孝下令在各州、縣設立學校。同年,仁孝又在皇宮內建立國小(皇家學校)。凡宗室子孫七歲至十五歲都可以入學,仁宗和罔氏也常前往調教訓導。人慶二年(1145年),西夏摹仿中原制度,設立太學,仁孝皇帝臨太學“釋典禮”(向先聖先師舉行隆重的祭祀),對教師學生分別給予賞賜。在建立太學的第二年,仁孝又尊孔子為文宣帝,下令各州郡修建孔廟。孔廟建得宏偉高大,如同皇宮一般。一年以後(1147年),仁孝又設科取士,正式接受了中原的科舉制度,進一步把西夏的儒學教育推向一個空前昌盛的時期。翌年三月,建立內學,仁孝親自選拔名儒主持講授。天盛十三年(1161年)正月,立翰林學士院,以大學者王僉、焦景顏等學士。翰林學士院的設立,表明西夏已經有了儲備高級知識人才的場所。

由於仁孝提倡文治,使西夏國內人才輩出,湧現了一批卓越的學者,像大學者斡道沖、王仁忠,編纂<<夏國譜>>的羅世昌,抗命不去金朝為叛臣任得敬請封的焦景顏,等等。

仁孝之所以大力推行“文治”--接受漢族先進的封建文化,是在一個中心思想指導下進行的,即“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漢法,乃可長久。”就是說,一個少數民族政權,處於異族的包圍之中,如果不吸收先進的漢族文化和比較完善的封建國家制度作為養料,加速自身社會發展的進程,要想在北方長期割據是不可能的。仁孝作為西夏的統治者,能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並付諸實施,大力推廣,這樣的見識和魄力比當時北方其它民族的統治者要略勝一籌。

注重法制,推行直言和節儉天盛七年(1155年)九月,仁孝騎馬去賀蘭山打獵,因為道路不平,跌傷了馬足。仁孝十分惱火,下令要殺修路的官吏。尚食官阿華正好在旁,他對仁孝說:“為了一匹馬而殺人,是貴畜賤人,在法律上也沒有明文規定,道義上也不合適,豈能讓國人服你?”他聽後只好作罷。仁孝制定了<<天盛年改定新律令>>。共分二十章,計一千四百六十條,其內容包括刑法、訴訟、民事、婚姻、經濟、行政等。這是西夏一代最完整的法典,被國外學者稱為“中世紀獨一無二的法律文獻”。

人物功績

天盛十四年(1162年)十月,仁孝為了使“上無勿知之隱,下無不達之情”,將中書省、樞密院移到內門外,以便隨時查問情況。而且還對勸他不殺修路官的尚食官阿華賞賜大量銀幣,用以鼓勵大臣們直言勸諫。夏乾祐二年(1171年)五月,仁孝重用剛介直言的斡道沖為中書令,以後又讓他擔任國相。因此,在仁孝執政時期,群臣敢於直言,敢於對時政提出自己的看法。這對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党項貴族地主多世祿之家,經常以奢侈相互攀比。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天盛十五年(1163年)五月,仁孝下令禁止奢侈,以節約國家財政支出。晉王察哥死後,仁孝把察哥霸占的土地分給百姓耕種。這說明仁孝的禁奢侈令不僅對下層官吏是個約束,連朝廷中的大臣也包括在內。

除此之外,仁孝還採取了一些相應的措施,及時變革上層建築中與經濟狀況不相適應的部分,以促進經濟的迅速發展。比如:改革禮樂;鞏固封建土地所有制關係,減免地租和賦稅,等等。這都對西夏社會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仁孝一代,由於他在內政外交諸方面的不懈努力,促進了西夏國的經濟繁榮,國力強盛,連西域各國都很羨慕。天盛五年(1153年)五月,西域回鶻第一次派遣使臣到夏國貢獻方物。而且西夏這時的疆域包括了今寧夏、甘肅的大部、陝西的北部、內蒙古的西南部、青海的東北部、新疆的一部分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地區。疆土的遼闊為其建國以後所未有。仁孝作為中興之王是當之無愧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