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仁宗李仁孝

西夏第五代皇帝。西夏崇宗李乾順長子﹐母漢人曹氏。即位時年十六歲。他對金朝採取恭順態度。在內政方面﹐重視文化教育﹐全國州縣普設學校﹔在宮廷里建立皇家國小﹐重視宗室子弟的學習教養﹐還親身參加訓導﹔並在京城興慶府(今寧夏銀川)設定太學﹐隆重舉行“釋奠禮”﹔在各地修建孔廟﹐追尊孔子為文宣帝。人慶四年(1147)﹐立“唱名法”﹐開創了西夏的科舉制。又成立“內學”﹐選名儒講學。又設立翰林學士院﹐編撰國史實錄。他也提倡佛教﹐從漢地羅致大批佛典﹐從高昌延請回鶻僧譯經說法﹐並虔誠供奉來自西藏的喇嘛教徒﹐尊為國師﹐傳授密法經義和軌儀。

簡介

西夏第五代皇帝。西夏崇宗李乾順長子﹐母漢人曹氏。即位時年十六歲。他對金朝採取恭順態度。在內政方面﹐重視文化教育﹐全國州縣普設學校﹔在宮廷里建立皇家國小﹐重視宗室子弟的學習教養﹐還親身參加訓導﹔並在京城興慶府(今寧夏銀川)設定太學﹐隆重舉行“釋奠禮”﹔在各地修建孔廟﹐追尊孔子為文宣帝。人慶四年(1147)﹐立“唱名法”﹐開創了西夏的科舉制。又成立“內學”﹐選名儒講學。又設立翰林學士院﹐編撰國史實錄。他也提倡佛教﹐從漢地羅致大批佛典﹐從高昌延請回鶻僧譯經說法﹐並虔誠供奉來自西藏的喇嘛教徒﹐尊為國師﹐傳授密法經義和軌儀。

成就

在他統治時期刻印了大量佛經﹐乾祐二十年(1189)在大度民寺作大法會﹐散施夏﹑漢《觀彌勒上昇兜率天經》十萬卷﹐漢《金剛普賢行願經》﹑《觀音經》五萬卷。大慶四年(1143)﹐哆訛等領導蕃部人民起義﹐後被外戚任得敬鎮壓。任得敬以功任國相﹐仁宗被脅迫“分國”。依靠金朝的支持﹐他誅殺任得敬及其黨羽。乾祐二十三年死。謚聖德皇帝﹐廟號仁宗﹐陵號壽陵。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