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籠

袖籠

袖籠也叫袖隆、袖窿或袖肥、掛肩;服裝專業名詞。是指衣服在人體手臂沿肩部的切線,既是大身與袖子的弧線相吻合的切線及部位。

袖籠

袖籠也叫袖隆袖窿袖肥掛肩服裝專業名詞。是指衣服在人體手臂沿肩部的切線,既是大身與袖子的弧線相吻合的切線及部位。

袖籠袖籠與袖山

也就是前後衣片袖口一側的弧線,前片與後片這兩條弧線結合便形成一個圓弧,在沒有裝上袖子之前,看上去就是一個大窟窿,所以很多人稱之為:袖窿,但是稱之為袖籠還是更符合中國的常用辭彙習慣。

與袖籠相連線的袖片一側叫做“袖山”或袖山頭、山頭,它是袖片上對應的弧線,把袖籠和袖山上的弧線相對接便形成完整的袖子,所以袖籠和袖山的造型吻合關係是整個衣服與袖子的造型、美觀、動態適應度、舒適程度,平伏度等等的重要因素,所以是服裝極為重要的部位,也是極富技巧的專業技術。 無論在設計、裁剪、還是縫製都是服裝中最重要最難的一個環節。

因此“挖袖籠”是服裝專業技術人員及其重要的一項技術。

裝袖窿結構原理與設計

一、袖窿來源:
袖窿與人體臂根圍相吻合,形狀與尺寸來源離不開人體。在服裝袖窿結構與形狀的研究中,一是解剖人體,觀察人體臂根圍截面,能直觀並且詳細的了解到眩骨、三角肌、胸大肌、棘上肌、前後腋窩下脂肪層等內部關係。二是用蛇型尺在人體臂根圍進行精確測量,在保證不變形的情況下,拓畫在紙上,這樣也能清楚的觀察到外型輪廓線。同時,可以準確測量臂根圍度尺寸,建立起袖窿結構的基礎理論。有利於在各種款式服裝變化中,推導出科學合理的計算公式

袖籠與袖山袖籠與袖山

二、人體臂根圍測量:
圖中臂根截面形狀是測量淨胸圍84cm的標準人體取得的。人體臂根圍形狀及尺寸近似整圓,直徑在11.5cm左右,圍度36cm,可從觀察中得到,前袖山強彎曲,後袖山弱彎曲。因為前袖山由眩骨頭形成,後袖山由三角肌形成。前後腋窩點成前略高、後略低的形狀。
三、按人體臂根圍推導公式:
A、袖窿深推導:將測量得到的臂根圍形狀拓畫在紙上,確定前胸寬與後背寬線。將肩峰點SP打開,將前袖山弧線拉成與前胸寬所形成的11度夾角,此時按水平線測出SP點移動為3cm,將此點作為有效袖窿深點加原來的直徑長度。再加肩斜角度形成的數據4.5cm,可以得出11.5+3+4.5=19為前NP點至BL線距離。代入2B/10可得到16.8cm再加2.2cm=19cm,因此BL公式可得到2B/10+2.2cm,B84cm,BL=19cm(最小BL線深)。如果彈力面料可以負緊身,前胸寬可減小至2B*/10,BL線公式可不變。
B、前胸寬,後背寬公式推導:已知:B/2-龍門寬=前胸寬+後背寬。84/2-11.5cm=30.5,30.5/2=15.25(平均分配)。按前胸後背差1cm,前胸寬等於15.25-0.5=14.75≈15cm;後背15.25+0.5=15.75≈16cm,代入1.5B/10公式,胸84cm,1.5B/10=12.6cm。距15cm相差2.4cm,可採用2.5cm計算,即1.5B/10+2.5cm。後背寬比前胸寬大1cm,可推導出公式為1.5/10B+3.5cm。將36cmAH代入HB,約毛病地0.85HB。淨胸圍84cm,HB-42cm,0.85HB×42=35.7cm≈36cm。內衣類可得出0.88HB,基礎推算完全可得到0.85HB。
四、按不同款式服裝確定BL線:
基本BL線公式推導,我們在人體上取得計算可簡化為BL=2B/10+2cm。各類服裝可加係數變化及放鬆量變化,每類服裝袖窿應加深1.5-3cm,AH不小於5cm較科學。因為5cm除以2π等於0.8cm是可以看成是另一類服裝變化的。小於0.8cm可以認為是同一類款式放鬆量在做變化。
A.緊身類、無袖類、針織類:2B/10=2=x,x=0
B.緊身適體類、唐裝、旗袍類:2B/10+2+x,x=1~1.5cm
C.適體類、正裝類:2B/10+2cm+x,x=2~3cm
D.較寬鬆類、襯衣、風衣、休閒類:2B/10+2cm+x,x=3~5cm
E.寬鬆類:風衣、大衣、茄克類:2B/10+2cm+x,x=6~8cm

袖籠與袖的配合方法

服裝的袖籠與袖山的配合在制板中要求最嚴格,技術含量最高,同時也能體現一個制板師從平面裁剪到立體裁剪認識程度。

一、比例計算法:

比例計算法是用成品胸圍尺寸的比例數加上一個調解尺寸。如:胸圍的1/10加7cm。比例計算常見的公式為:胸圍的1/10+5、6、7、8cm都能見到。這種方法計算速度快。但不能滿足高質量板型的要求。

二、實際測量計算法:

用曲線尺把袖窿線按製成的效果連線後。找到ST點。ST點至B線的距離加1cm等於袖山深。這種方法袖山深合理。適合於高檔西服制板的套用。

三、圓周率計算法:

A點至B點等於袖窿寬13.5cm。

袖籠前後片袖籠前片

S點經C點至T點一圈是54cm即AH。測量時注意把肩縫做縫去掉。
計算公式袖籠寬+(AH-袖籠寬×3.14)÷2即:13.5cm+(54-13.5×3.14)÷2等於19.3cm
這種方法速度快準確性高。

四、立體裁剪計算法:

半成品西服沒有鞝袖穿在模台上,測量ST點(肩縫)至B線(袖籠深)的距離。我們把它設成18.5cm,當圖四中的ST至O成直線,ST與O的直線和O與B的直線成直角,O至B一般為8cm,ST至O為16.7cm,加上ST點做縫和立體處理量1.5cm再加上袖山斜線吃量1cm計算公式為16.7cm+1.5cm+1cm=19.2cm
這種方法計算比較複雜,要求對立體裁剪有高度的認識,我認為是最好的方法,適合高質量制板要求.
以上幾種方法無論哪一種在實際制板後,都應製成樣衣觀察效果,根據實際進行調整,如計算越準確袖山深的調整量越小。

關於袖籠要求

原型的袖窿深用B/8+10.5控制深淺(從後領中向下量,B是人體胸圍)
合體、緊身有袖襯衫、連衣裙的袖窿深直接按原型;
合體、緊身無袖襯衫、連衣裙的袖窿深可比原型提高1~2厘米;
合體、緊身春秋裝、西服等比原型加深1~2厘米;
半寬鬆、寬鬆休閒裝茄克等比原型加深2~8厘米(按設計視覺效果而定);
合體大衣、風衣比原型加深2.5~3厘米;
半寬鬆、寬鬆大衣風衣比原型加深4~10厘米(按設計視覺效果而定);以上是樣衣板。
推板時,無論樣衣板袖窿深或深或淺,一律按B/8增減(完全按原型的跳檔增減比例);即胸圍每檔跳4厘米(合體、緊身),袖窿深相應跳0.5厘米;胸圍每檔跳6厘米(半寬鬆、寬鬆),袖窿深相應跳0.75厘米。

關於袖山要求

合體、緊身的按AH/4+2.5(襯衫連衣裙)、AH/3(春秋裝、西服)定袖山高,可以根據設計視覺效果微調加減0.5~1厘米,以增減袖寬;
半寬鬆按AH/5~6、寬鬆按AH/8~10定袖山高;均可加減1-3厘米,以增減袖寬。
上述方法體型覆蓋面較大,如果推9個規格(每檔差4厘米),從最低規格到最高規格之間,袖深點的上下移動量僅4厘米(0.5x8=4),稍大於人體腋下點的上下移動量一點兒,不會出現袖窿深超深超淺、袖寬超寬超窄的現象。袖窿周長與袖山弧線也比較容易匹配。
作為對比:當胸圍每檔跳4厘米,各種比例法(包括真比例法)的袖窿深相應分別跳0.67厘米、0.8厘米或1厘米;如果同樣推9個規格(每檔差4厘米),從最低規格到最高規格之間,袖深點的上下移動量分別是5.3厘米、6.4厘米、8厘米,明顯地超過了人體腋下點的上下移動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