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達[戰國時齊國將領]

袁達[戰國時齊國將領]

袁達,男,戰國時期齊國猛將,為文學虛構人物,兵器為宣花斧,有萬夫不當之勇。

基本信息

角色經歷

《七國春秋平話》、《水滸傳》、《周朝秘史》、《東周列國志》等多部古典名著均有提及。在《周朝秘史》中,袁達最初與獨孤陳在九仙山落草為寇,後來被孫臏用計收服,從此成為齊國將領。在《七國春秋平話》中,袁達還有一個兒子袁剛,是鬼谷子破迷魂陣的七小將之一。

除了《七國春秋平話》是描寫齊燕大戰孫臏與樂毅鬥智外,其他幾部都是描寫齊魏大戰孫臏與龐涓鬥智。而不管是齊燕大戰,還是齊魏大戰,袁達都是孫臏麾下愛將,同時,袁達還有個好搭檔獨孤陳。在各部小說中,袁達慣用兵器都是大。《七國春秋平話》描寫是宣花斧。值得一提的是,在《七國春秋平話》里,袁達有一個宿敵,燕將石丙。袁達、石丙並列,這在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也有提及。

主要功績

1、大戰石丙,敗之。

2、活捉魏國太子申。

3、敗龐涓。

相關作品

《七國春秋平話》、《水滸傳》、《周朝秘史》、《東周列國志》。

古籍記載

七國春秋平話

1、孫子蒙聖旨,乞兵二十萬,章子為元帥,袁達為先鋒,李牧、獨孤陳為殿後使。王依奏,令孫子為軍師。

2、卻說孫子命章子拽兵與燕兵對陣。須臾,兩陣俱圓,撞出一員猛將,怎生打扮?黃金盔上偏宜爛熳紅纓,白錦袍中最稱光明銅鎧;手掿宣花月斧,腰懸打將鐵鞭;乃齊將袁達,厲聲高叫索戰。燕陣撞出一將,絳袍朱發,赤馬紅纓,手把三尖兩刃刀,腰上雙懸水磨簡,乃燕將市被。二將打話不定,約斗五十餘合,並無勝負,各歸本陣。次日再戰,袁達出陣。卻有石丁肩擔清風利槍,出陣與袁達交戰。怎見得?詩曰:二將逞英雄,盤桓兩陣前;征雲籠日月,殺氣罩山川。斧斫分毫中,槍爭半點偏;些兒心意失,目下喪黃泉。約戰四十餘合,袁達詐敗,石丁便趕,被袁達一斧砍落。只見:金盔倒卓,便似一輪明月沉西海;繡靴踢空,有如天王托塔落雲軒。石丁已死。

3、子之依奏,即時修書,差使命假裝商人,將國書出城,過了吊橋,被袁達拿住,問曰:“你是何人?對我實說。”其人不敢隱諱,答曰:“子之令我去秦、魏、韓、趙四國求救。”袁達搜出國書一道,乃是四國借兵的文字。遂被袁達扯了國書,殺了燕使。詩曰:借兵欲救燕王難,不擬今朝刀下亡!袁達謂孫子曰:“燕國遣使求救兵,被吾拿住殺了。”孫子令袁達領大兵攻城。市被奏燕子之曰:“四國救兵未至;即日城下,齊兵攻城。臣乞三千兵,出城退卻齊兵。”子之依奏,即令市被引兵三千,出城見陣。兩陣俱圓,齊陣袁達出馬,打話不定,約戰四五十合,勝負未分。孫子出馬叫曰:“將軍如此英勇,怎肯助桀無道!況子之篡君之位,酷虐燕民。吾奉王命,特來問罪。將軍豈不見機而作?”市被吃孫子說了幾句,遂下馬降齊。市被遂引齊兵入城。

4、孫子曰:“俺交袁達來和你挑鬥。”樂毅曰:“袁達在咱陣中陷了,更敢說口!”孫子曰:“你敢放出袁達么?和你也捉了。”樂毅大笑,交開陣放出齊將者。袁達等出陣見孫子,孫子問袁達:“你敢單斗么?”袁達回言道:“敢斗。”樂毅叫石丙:“你與袁達挑鬥。”二人挑戰,這一陣便為準信輸贏。袁達聞之大喜:“這一陣,先擒石丙,後捉樂毅!”袁達上馬,掉宣花巨斧。身輕只嫌奔遲馬,體健只恨駕雲風。袁達高呼:“石丙來者,與吾決死!”石丙持棰出馬,見袁達勢雄,有懼怕之意。二人約斗五十餘合,石丙言:“略歇。”石丙謂袁達曰:“你敢與吾步斗么?”當時二人棄馬步斗,約斗八十餘合,一人敗走。走者是誰人?卻被袁達斧迎破石丙棰。石丙敗歸燕陣。石丙回寨,見樂毅具說前事。毅曰:“你敢再出戰么?”石丙曰:“暫氣歇。”言未畢。外有袁達高叫:“離亂不睹明朝,太平只在今日。交敗將石丙出戰!”毅見石丙不勝袁達,使一小計,用烏雞血,向西北打一噴。狂風忽起,吹砂走石。石丙聞知樂毅用計,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綽半破石棰在手,出陣覷袁達頂門上便打。袁達躲得迭么?是時袁達見棰來,用約過。孫子見風起,咬破舌尖,望空噴起,狂風大作。石丙便走,袁達便趕。孫子見燕兵大敗,催兵掩殺,燕兵大敗。袁達大叫:“不趕別人,只拿樂毅!”樂毅急走,被絆馬索絆倒在地上。袁達道:“休掙揣”!那時樂毅言:“吾為百萬之師,今番輸的不好!”——《七國春秋平話》

水滸傳

二人得令,縱馬出陣,都到教場中心。兩馬相交,二般兵器並舉。索超忿怒,輪手中大斧,拍馬來戰楊志。楊志逞威,拈手中神槍,來迎索超。兩個在教場中間,將台前面,二將相交,各賭平生事。一來一往,一去一回,四條臂膊縱橫,八隻馬蹄撩亂。但見:征旗蔽日,殺氣遮天。一個金蘸斧直奔頂門,一個渾鐵槍不離心坎。這個是扶持社稷,毗沙門托塔李天王;那個是整頓江山,掌金闕天蓬大元帥。一個槍尖上吐一條火焰,一個斧刃中迸幾道寒光。那個是七國中袁達重生,這個是三分內張飛出世。一個似巨靈神忿怒,揮大斧劈碎西華山;一個如華光藏生嗔,仗金槍搠透鎖魔關。這個圓彪彪睜開雙眼,肐查查斜砍斧頭來;那個必剝剝咬碎牙關,火焰焰搖得槍桿斷。這個弄精神,不放些兒空;那個覷破綻,安容半點閒。當下楊志和索超兩個斗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第十三回急先鋒東郭爭功,青面獸北京鬥武。

去那兩面繡旗下,一叢戰馬之中,簇擁著車騎將軍周昂。怎生打扮,但見:戴一頂吞龍頭、撒青纓、珠閃爍爛銀盔。披一副損槍尖、壞箭頭、襯香綿熟鋼甲。穿一領繡牡丹、飛雙鳳、圈金線絳紅袍。系一條稱狼腰、宜虎體、嵌七寶麒麟帶。著一雙起三尖、海獸皮、倒雲根虎尾靴。彎一張雀畫面、龍角靶、紫綜繡六鈞。攢一壺皂鵰翎、鐵木桿、透唐猊鑿子箭。使一柄欺袁達、賽石丙、劈開山金蘸斧。駛一匹負千斤、高八尺、能沖陣火龍駒。懸一條簡銀桿、四方棱、賽金光劈楞簡。——第八十回張順鑿漏海鰍船,宋江三敗高太尉。

周朝秘史

行至黑陽山下,忽然一彪草寇,阻其去路,當先兩員賊首,自稱九仙山左寨主袁達,右寨主獨孤陳。大叫:“爾等何人?

且留買路之資!“孫臏欠身告曰:”吾乃鬼谷弟子孫臏也,受魏玉聘召下山,囊中並無金帛,且容車馬一過何如?“袁達曰:”魏王既聘,必有金帛,聘禮何不留下,然吾劍無情,斬你猶小,且掩卻鬼谷之高名!“孫臏大怒!口雖柔相推阻,心中默演法術,以手揮退從者,打馬走入林中,袁達、獨孤陳追入深林,不見孫臏。頃刻,天昏日暗,遍林樹木盡成將卒,二將困於陣中,不知所向。孫臏高叫:”袁達、獨孤陳知吾術乎?“

二將迷而不見,但乞赦放,再不敢阻行。孫臏曰:“吾之路費已盡,爾能資路費車馬之勞,則赦爾死罪。”二將對曰:“諾”。孫臏即收雲撤霧,頃刻天晴日朗,草木如故。

二將出林,即獻金馬,願送行軒。孫臏受其金馬,辭其勿送。及行至碧楊橋,天色已晚,暫投草居安歇。孫臏謂使者曰:“強人無義失信,吾料袁達二人,今夜必然復來,汝等宜將橋邊大石,擺作八門遁甲之陣,準備捉此二賊。”從者依其號令,排列石堆,各仗短劍,伏於橋下。及至三更,袁達二人果然追至,聞碧楊橋口喊殺連天,似有兵馬迎敵之勢,不敢近前,令小卒以火照之,則並無人馬,只有大石八堆而已。袁達驚曰:“此又孫臏困吾之陣矣!”獨孤陳曰:“吾兄何畏怯,豈有石陣能困吾乎?”遂拍馬殺過,袁達從之。及至八石,果然四面八方殺聲復振,二人左衝右突,不能得出。孫臏又高叫曰:“二賊背義失信,今則難赦汝罪!”喝令從者斬之!袁達二人迷在石陣,但望空哀求,孫臏本要心服二將,復令小卒從生門入,引其從開門而出。袁達等叩首謝曰:“自今不敢冒犯先生!”孫臏取酒與之壓驚,令其勿得再居山寨,別作生涯。袁達等唯唯而退。——《周朝秘史》第94回《孫臏下山服袁達,龐涓謀刖孫臏足》

卻說袁達獨孤陳,奉孫臏之令,隱在荊山,插赤旗于山上,而候南風生動,然後下山接應。忽然一夜風生習習,袁達視之,旗飄轉南,忙同獨孤陳率兵殺至大梁城,將近九十里前,有軍馬殺至,袁達掄大斧出馬相迎,喝問:“來者何人?”當先二將曰:“我等魏將徐公明、張一桂也!奉涓將軍之令,聞孫臏出城,故來追訪。”袁達大怒,拍馬便戰,四將各持四般兵器,混戰三十餘合,不分勝敗。淳于髡督催茶車來至,張一桂獨馬來戰,袁達搶入公明懷心,劈落其首。張一桂正欲來搜孫臏,獨孤陳趕來,一槍刺死。袁達見茶車打齊國旗號,忙問:“來者有孫先生否?”孫臏揭帷視之,乃袁達、獨孤陳二將也。連忙謂袁達,速來救護。二將望見下馬拜伏於道,曰:“違令救遲,達等之罪也!”孫臏甚加慰勞,謂淳于髡克曰:“此二將乃吾下山相從之人,遺在荊山,以候相救於難,今日故來接應。”淳于髡曰:“先生誠非俗士,見識通神。”孫臏遜謝。又謂袁達曰:“吾料龐涓必然部兵追至,汝可截其後。”袁達即欠身上馬,要去斬龐涓。孫臏止曰:“吾觀龐涓之宿,尚未當盡,汝有武藝,可顯一手,藉以服魏兵可也!”袁達唯唯。

袁達遂行至三峰山下,後面金鼓振天,一彪人馬洶湧殺至。

袁達回視其旗,果是龐涓之號也!遂抖擻精神,拍馬迎敵。龐涓見達相貌兇惡,渾似殺神,亦不敢近,但問何人?敢阻吾道!袁達高聲對曰:“吾乃孫先生部將袁達是也!久奉先生之令,隱伏荊山,專候接應,今日果然遇汝匹夫!”龐涓大罵:“強賊!斬吾二將,不擒更待何日?”挺槍殺進,袁達掄斧迎敵,戰至十合,袁達以斧斬其馬足,龐涓倒翻地下,徐甲奮力救起龐涓,望魏而走。袁達乘勢大殺一陣,孤陳守其器械,保茶車而歸。——《周朝秘史》第95回《孫臏被刖詐瘋魔,茶車竅孫臏歸齊》

袁達、獨孤陳左右殺出,太子措手不及,被袁達活捉而歸。——《周朝秘史》第96回《龐涓巫魅陷孫臏,孫臏救韓擄魏申》

東周列國志

原來孫臏早已打聽魏兵到來,預作準備,先使牙將袁達,引三千人截路搦戰。龐涓族子龐蔥前隊先到,迎住廝殺。約戰二十餘合,袁達詐敗而走。龐蔥恐有計策,不敢追趕,卻來稟知龐涓。——第八十八回《孫臏佯狂脫禍龐涓兵敗桂陵》

令部將袁達、獨孤陳,各選弓弩手五千,左右埋伏,吩咐:“但看樹下火光起時,一齊發弩。”

龐涓於火光之下,看得分明,大驚曰:“吾中刖夫之計矣!”急教軍士速退!說猶未絕,那袁達、獨孤陳兩支伏兵,望見火光,萬弩齊發。箭如驟雨,軍士大亂。龐涓身帶重傷,料不能脫,嘆曰:“吾恨不殺此刖夫,遂成豎子之名!”

田嬰將太子申獻功,袁達、獨孤陳將龐涓父子屍首獻功。——第八十九回《馬陵道萬弩射龐涓,鹹陽市五牛分商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