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易[元代文學家]

袁易[元代文學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袁易(1262~1306) 元代文學家。字通甫。平江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宋理宗景定三年,卒於元成宗大德十年,年四十五歲。少敏於學,不求仕進。部使者擬薦於朝,謝不應。行中書省署為徽州路石洞書院山長,旋亦罷歸。居吳淞、具區之間,築室名靜春,藏書萬卷,手自校定。或掉舟裁筆,游於江湖。趙孟頫嘗為畫臥雪圖,稱易輿龔璛、郭麟孫為“吳中三君子”。易工於詩,有《靜春堂詩集》四卷,收入四庫全書之中。

基本信息

個人作品

袁易詞存30首。內容大部分寫他與朋友交往和詩酒優遊的生活,詞風與婉約派相近。袁易在描繪自然景物時,能結構成優美的意境,襯托出人物的感情,如〔燭影搖紅〕《春日雨中》,寫詩人在春日陰雨連綿的天氣中,寂寞煩躁的心情,以及看到"白鷺雙飛,清江千頃"的開朗景象時的欣悅暢快感受。胸中陰霾,一掃而空。表現了作者心境與自然環境的息息相通,比大多數習於在詞中直接發議論的詞人,在藝術上高出一籌。

袁易的一些壽詞、贈答詞,儘管是應酬作品,也往往不落俗套,有新語新意。在因襲模仿成風的元代詞作家中,袁易是有自己風格的。 袁易也能寫詩,他的詩閒遠清麗,一如其詞。《過長安堰》流露隱逸的情思。《杭州道中書懷》、《寄吳中諸友》、《重午客中》等詩,表現了他對自己和朋輩命運的關注。

著有《靜春堂詩集》,今存。

社會評價

由於他生活面狹窄,作品思想內容不夠充實,詞的內容局限於由於春去冬來而引起的感情變化之類,這就限制了他的成就。

袁易博學而不求仕進。他堅決辭絕行省使者的薦舉,拒受石洞書院山長的委任。聚書萬卷,親手校讎。與郡人龔璛、郭麟孫被稱為"吳中三君子",並與詞人張炎為至交。

藏書故實

元詩人、藏書家。定通甫,號靜春。平江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為徽州路石洞書院山長,講述程、朱理學,諸生莫不嘆服。旋罷歸,居於吳淞蛟龍浦,作西偏堂曰“靜春堂”。堂中藏書萬餘卷,悉由其校勘貽遍。每有客至,方斂卷收筆,與客縱飲長談。趙孟頫至其堂,為之作有“臥雪圖”。工詩文,多為酬唱之作。有《靜春堂詩集》4卷。

金元兩代的詞作者

詞是古代一種文體,但是只興盛於宋代,詞的最初特點是以詩文配上曲調,可以演唱。宋之後的金元兩朝代,都有哪些詞作呢。本任務就來細說金元兩代的詞作者。
劉秉忠
倪瓚
袁華
劉著
柯九思
喬吉
金章宗
完顏亮
吳澄
許衡
耶律楚材
元好問
党懷英
趙孟頫
高永
王惟一
王旭
貫雲石
吳激
吳鎮
鮮于樞
歐陽玄
陳孚
丘處機
薩都剌
張可久
張養浩
白樸
康進之
段克己
蒲道源
韓奕
馮子振
任詢
李純甫
邵亨貞
石岩
李俊明
李孝光
王處一
王寂
王庭筠
李晏
廉希憲
無名氏
劉昂
高氏
劉處玄
劉因
辛願
徐再思
劉迎
許謙
薛昂夫
楊果
姚燧
劉仲尹
葉森
於立
虞集
蔡珪
陸行直
袁易
陸文圭
張遜
馬鈺
張野
張雨
張玉娘
張之翰
張翥
趙可
孟宗獻
周巽
朱思本
管道升
王伯成
洪希文
王沂
王予可
衛德辰
魏初
胡祗遹
華幼武
吳瓘
陸仁
吳景奎
冀國公主
馮延登
馮子翼
胥鼎
明本
李道純
安熙
許有孚
李時
錢霖
楊立齋
楊載
李庭
李獻能
耶律履
耶律鑄
葉衡
陳櫟
尹志平
高憲
俞和
俞俊
陳思濟
元德明
沈禧
凌雲翰
袁士元
蘇大年
張口
孫不二
譚處端
湯彌昌
唐桂芳
陳文海
白華
汪斌
蔡松年
趙汸
趙秉文
王逢
郝大通
鄭禧
鄭子聃
周權
王玠
王禮
何景福
劉元
宋褧
范真人
長筌子
呂濟民
宇文虛中
白賁
白雲山翁
偰玉立
高士談
蕭斞
謝應芳
張伯淳
梁寅
完顏璹
曹伯啟
許古
姜彧
金炯
曹方父
張中孚
許有壬
曹光輔
鄧千江
李德基
山主
趙庸
王渥
段成己
李齊賢
曹居一
王志謹
舒遜
宋德方
趙元
折元禮
劉鐵冠
陳益之
周景
馬需庵
洪翼
李天翼
苗善時
侯善淵
無存
牧常晁
胡炳文
牛真人
吳氏女
吳真人
歐陽先生
兀顏思忠
顧阿瑛
仆散汝弼
蕭烈
傅按察
李真人
謝醉庵
錢應庚
邢具瞻
邢叔亨
潛真子
徐遜
皇甫真人
梁曾
梁梅
黃澄
三於真人
林轅
許楨
玄悟玉
善住
燕公楠
姬翼
楊弘道
沈景高
高道寬
楊真人
施可道
杜仁傑
史藥房
舒頔
覺達
束從周
殷恕
劉敏忠
劉詵
宋遠
陳參政
劉燕哥
虞薦發
孫景文
郯韶
景覃
原妙
郝貞
袁介
何繼高
滕賓
岳瑜
雲陽子
詹仲舉
同恕
完顏從郁
張楫
劉雲震
劉則梅
劉志淵
劉忠之
梵琦
王丹桂
何可視
王國器
王澮
章凱
王吉昌
陸承孫
王磵
趙攄
李節
趙若秀
陸留
趙由俊
王瞞
王容溪
鄭黻
王特起
何守謙
紙舟先生
智久
仲璋
馮尊師
陸祖允
羅慶
周玉晨
王鉉
竹月道人
李仁山
馬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