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血病

蛋白血病

高脂蛋白血症臨床以血脂升高和脂蛋白升高為主要症狀。

蛋白血病蛋白血病

高脂蛋白血症概述

血脂升高和脂蛋白升高。

病因:
1、原發性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罕見,屬遺傳性脂代謝紊亂疾病。
2、繼發性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常見於控制不良糖尿病、飲酒、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腎病綜合徵、腎透析、腎移植、膽道阻塞、口服避孕藥等。

症狀:
1、Ⅰ型高脂蛋白血症,此型臨床見於小兒或非肥胖非糖尿病青年嚴重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可反覆發生胰腺炎、肝脾腫大、脂血性視網膜炎及發疹性黃瘤
2、Ⅱ型高脂蛋白血症,本型多見於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少數繼發於甲狀腺機能低下。
3、Ⅲ型高脂蛋白血症,本型常見於家族性或見於未控制的糖尿病,易並發冠心病。
4、Ⅳ型高脂蛋白血症,本症常肥胖,有糖尿病或高尿酸血症,但無黃瘤。
5、Ⅴ型高脂蛋白血症,本型多見於成人、肥胖、高尿酸血症及糖尿病患者,飲酒,服用外源性雌激素及腎功能不全可加重本病。

檢查:
1、血常規、尿常規、糞常規。
2、血脂檢查、代謝物檢測、肝功能檢查。
3、體液免疫檢測。
根據血脂蛋白電泳,血清外觀來進行判斷本病分型。
血清外觀:將血清放置於4℃冰櫃18-20小時後觀察其渾濁度。下層澄清者屬Ⅰ型;完全澄清者可能為正常血清或Ⅱ、Ⅳ型;均勻渾濁者見於Ⅳ、Ⅲ型;頂層“奶油層”,其下渾濁為Ⅴ型。
脂蛋白電泳:當β脂蛋白帶深染,膽固醇單獨升高,TG正常,屬Ⅱ型;膽固醇增高,TG150-400mg/dl為Ⅱb型;膽固醇正常,單純TG增高伴前β帶深染屬Ⅳ型,偶屬Ⅲ型;膽固醇升高,TG400-1000mg/dl,屬Ⅳ或Ⅴ型。

治療:
1、飲食治療,宜長期堅持。
2、藥物治療。
3、運動療法。

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症

『疾病概述』

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症(primary macroglobulinemia ,Waldenstr■ms macroglobulinemia)是由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無限制地惡性增殖,並產生大量單克隆IgM所引起,以高粘滯血症、肝脾腫大為特徵病因還不明確。

『診斷說明』

血清中存在大量單克隆IgM,通常>30g/L;骨髓內漿細胞樣淋巴細胞浸潤即可證實診斷。本症必須注意與多發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未定性單克隆IgM血症和見於某些感染和炎症性疾病的反應性IgM增高相鑑別。

『實驗室檢查』

幾乎所有病人均有正常細胞性貧血。血清蛋白電泳在γ區帶內可見高而窄的尖峰或密集帶,免疫電泳證實為單克隆IgM(19s),75%的IgM帶κ輕鏈,亦可有低分子量IgM(7s)存在。尿內有單克隆輕鏈存在。血漿粘滯度增高。血片紅細胞呈緡錢樣排列。血沉顯著增高。約10%患者可檢出冷球蛋白。骨髓穿刺塗片可見淋巴細胞、漿細胞和介乎兩者之間的漿細胞樣淋巴細胞明顯增多,肥大細胞也常增加。淋巴結活檢亦見漿細胞樣淋巴細胞瀰漫性浸潤。

『治療說明』

當病人有症狀或陽性體徵時應給予治療。常用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CB1348,可寧)6~8mg/d,分次口服。當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時減量,病情穩定可停藥,但仍需密切隨訪。烷化劑的聯合方案(如治療骨髓瘤的M2方案)亦可得益。α干擾素可採用。貧血嚴重可輸注紅細胞懸液。出現高粘滯血症症狀時可反覆採用血漿置換法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