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坂古道

虞坂古道

虞坂古道 青石槽是虞坂古道的俗稱,《寰宇記》記載:“太行山有路,名曰虞坂,周武王封仲雍之後虞仲於夏墟,因虞為稱,謂之虞坂。”虞坂,亦即古虞國出山的通道。但更多的相關史料記述中,更多的是突出它的運鹽功用:“虞坂路開鑿於春秋以前,至戰國時,已是一條鹽運通衢大道。”所以又稱其為“鹽阪”。而當時的景象是,鹽池產的池鹽通過一條條鹽道被運往四面八方,史稱“西出秦隴,南達樊鄧,北及燕代,東逾周宋”,擴散到今天的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四省。這其中,就有橫穿中條山,途經虞國,直抵中原的黃河茅津渡渡口的虞坂一路。

簡介

虞坂古道虞坂古道
虞坂古道北起現運城市鹽湖區東郭鎮中條山北麓的磨河村,南至平陸縣張店鎮中條山南麓的卸牛坪村,全程約8公里。它向北延伸是運城的鹽池,向南延伸則是黃河岸邊的茅津渡口,全部路段都鑲嵌在中條山的溝坡上、懸崖邊。正如運城諸多的古蹟遺存和鹽密切聯繫一樣,虞坂古道的出現還是因為鹽。鹽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在缺鹽的中原,獲取鹽距離最近也是最有效最穩定的地方就是運城鹽池。研究者稱,黃帝部落之所以從中原跨黃河、越中條來到河東運城對蚩尤部落發動戰爭,目的就是搶奪鹽池的控制權。柳宗元說潞鹽運銷“西出秦隴,南達樊鄧,北極燕代,東逾周宋”,到達現今的河北、河南、陝西、山西大部分地區以及安徽、山東、甘肅的部分地區,銷區範圍之廣歷史上其他鹽種無可比較,而河南的大部、安徽的北部及山東西部的人們在古代要吃到鹽,主要依靠虞坂古道輸送出去再轉向四方。

開闢生命線

虞坂古道不僅僅是一條交通線,更是一條生命線。那么,如此重要的線路是誰開闢的呢?“世界上原本沒有路,有了腿就有了路”。電影《讓子彈飛》中的一句經典台詞正好用來形容虞坂古道的雛形,研究者稱,最初它就是古人類在獲取食鹽的過程中用腳板踏出來的羊腸小道。而最早作為一項工程來修建開鑿,傳說是在唐堯時期,主持工程的人有兩種說法,一個是伍丁,一個是大禹。
伍丁身份有很多不確定說法,有的說他是一個人,也有的說是五個人,也有的說伍丁是後來的商王武丁,不是堯時的人。在這三種說法中,推測起來相對有把握的是商王武丁,因為,如此巨大的工程,在當時非有國家的力量不能完成;再有,築路為的是走車,而無論是岩畫還是出土實物考證,我國車的普遍套用目前最早能追溯到的就是商代。
相對於伍丁,大禹築虞坂路的情況,傳說得卻是有板有眼地。說為了鑿開青山硬石,大禹指揮人水火併用,十分奏效,具體辦法就是將白礬、鹽、硝放在石頭上燒,然後用水澆,石頭龜裂後就被一層層鑿開,到了冬天的時候,修路的人們白天直接把水灌進石頭縫裡,晚上氣溫降低水結冰膨脹,就把石頭撐開了,原理類似於現代的膨脹水泥。
有的專家按照傳說和史料結合推測,虞坂鹽道作為一個人工修築的工程存在應該是堯舜時期。到底是誰最先開鑿了虞坂鹽道,確實沒有固定的答案,不過按照慣例,說它是“古代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也可能最準確吧。

晉商生命線

虞坂古道虞坂古道

作為人體必須的礦物質,鹽在養育了芸芸眾生的同時,也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被歷代統治者所重視。天然的運城鹽池成為中華文明發祥地的一個基本因素演繹了一曲曲動人的故事,據說黃帝部落和蚩尤部落所爭即是運城池鹽。因為他們都明白誰擁有了鹽的控制權,誰就擁有了強健的國民與強大的國家。
據考證虞坂古鹽道的始鑿時間,至遲從夏代初年算起,距今已超過4000年了。通過它河東池鹽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中原大地,成為一條生命線。
得天獨厚的鹽池也鋪就晉商的商貿之路。據說魯人猗頓移居臨猗附近,見當地人以鹽致富者多,遂棄牧營商,終成巨富。明代山西富商多有鹽商,當是秉承先輩傳統所致。在古鎖陽關殘留半截石碑,刻有殘缺的“裴書”,字型是蒼勁的魏碑,大概那顯赫萬世的河東裴氏非官即商,曾經在這條鹽道上經營他們的家業。
平頭鋪是當年上稅、計量的地方。一塊2004年6月樹立的“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幾乎截然分開泥土和石頭的界限,放眼下望一條隱約的石頭古道隱藏在崇山峻岭之中。虞坂古鹽道的絕大部分路段,就是在石山中用火工開鑿而成。順著山勢,道路曲折,形如長槽,故又名青石槽。青石槽段約3.5公里,寬1.5-4米,是虞坂最艱險的路面。

伯樂相馬和假虞伐虢之道

虞坂鹽道有確切記載最早在春秋的時候,不過這時候它已經非常非常地出名了,而自從有了文字記載起,虞坂鹽道就長滿了智慧,盛產故事,故事因為經典得不得了,在之後就演變成了成語。
先來說說“伯樂相馬”,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春秋時期的虞坂古鹽道。當時,伯樂正在為虞公姬仲選馬。在虞坂道上,伯樂發現一匹骨瘦如柴的馬一天能拉三趟鹽,而一般的馬一天只能拉一趟。而且這匹被折磨得不像樣子的馬的長鳴之聲也很激昂,直衝雲霄。伯樂看準了這是匹千里馬,高價把馬買下了。經過伯樂幾個月的精心餵養,馬很快恢復了健康,吃得膘肥體壯,透紅髮亮,跑起路來四蹄生風
再來說說“按圖索驥”。伯樂把自己認馬的本領都寫到叫《相馬經》的書里,伯樂的兒子很笨,卻希望自己也能像父親那么厲害。他把《相馬經》背得很熟,以為自己也有了認馬的本領,並按書中所說,給伯樂領回來一隻癩蛤蟆。
“伯樂相馬”和“按圖索驥”僅僅是成語故事中的兩個,和它們同時代的春秋時候,另外一件事情更能體現虞坂古道地勢的險要以及軍事價值。
虞坂得名是因為這裡是古虞國,坂就是山上的斜坡。虞是舜的姓氏,春秋時期,虞舜的後人被周天子封在平陸張店一帶,建立了虞國。虞國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因為控制著鹽道的出口,稅收豐富、經濟繁榮,而且背中條面黃河,既富有又安全。虞國在虞坂鹽道上建立一個關卡,名為鎖陽關,鎖陽關成為當時虞國和晉國的分界點。
當時的晉國強大,晉獻公想穿過中條山,渡黃河而把勢力滲透到中原腹地,但是,虞國控制的鹽坂路是必經之地,虞坂鹽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易守難攻,強攻不是上策,大夫荀息就給晉獻公獻策,送壯馬和美玉去討好虞國國君,說我們要去打你們南邊的虢國了,借虞坂鹽道通過一下吧?虞國大夫宮之奇趕緊阻止國君,可不行啊,虞國和虢國唇和齒、車和輔的關係,彼此相幫相救才能共存,為了小恩小惠出賣虢國,那就是自取滅亡啊,萬萬使不得。可是虞國國君不僅借道給晉國,而且幫著晉國蒙蔽虢國。晉國很容易攻占了虢國,在回兵的路上,按照原來的計畫順手也把虞國幹掉了。晉獻公拿回了原先送去的壯馬美玉,笑著調侃說,玉沒有什麼變化,馬的牙齒倒是長了點兒啊。這個故事留下了一堆的成語,“假虞伐虢”或者也說“假道伐虢”“唇齒相依”或者“唇亡齒寒”“車輔相將”“相依為命”“馬齒徒增”等等。而虞坂鹽道這條致富路,在虞國國君手中變成了亡國路,也讓給後來者回味不盡、自省不止。

“寫”在路上的歷史

虞坂古道虞坂古道
因為鹽運的無比重要,歷朝歷代對虞坂鹽道都有過維護甚至大規模的整修。 距離現代最近一次大規模整修在明朝正德年間,張士隆任巡鹽御史,對虞坂鹽道組織了一次較為徹底的整修,《張御史治路記》載:“青石槽道險而狹如永巷然,長七里,正八年御史鑿石槽深一丈有奇,倍闊之,石槽平。”這裡所說青石槽,整段路都是從山邊堅硬山石中深挖開鑿出來的,臨懸崖的一邊成為自然的護欄,鹽運車馬、人員的安全得到保護。至今,在青石槽的路面上可以看到深深的馬蹄坑和車轍,路邊的岩石上留著深刻的鑿痕,歷史上虞坂古道車水馬龍般的繁華熱鬧情形如同書寫在了路面上。
在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版《解州全志·平陸縣·古蹟》上,留有一幅“虞坂圖”,平陸當地的著名學者衛斯對此圖有過專門的研究。
他說:此圖以瞬間特寫手法描繪出虞坂自上而下,山勢險峻、坡道盤曲,鹽道上驢馱馬載、車馬喧囂之景象。圖上繪鹽夫7人,馱隊3支,鹽車3輛、驢、馬8頭。全圖構思巧妙、布局合理。看圖讀畫,似腦中過影:運鹽的馱隊、車輛前不見頭,後不見尾,正自磨河村南入虞坂,通過“十八盤”“膠泥洞”“大石斜”“小鬼額頭”進入“青石槽”,穿過“鎖陽關”,抵達卸牛坪。圖的左下方繪有房屋,中下方繪有石橋,橋涵下正潺潺流水,橋面西邊繪有一鹽夫正牽著一頭身馱鹽袋的毛驢將要通過橋面,準備上山,橋東頭有一個剛剛下山拉著空車的鹽夫,恰遇橋頭一段緩坡,雙手握轅,正用力拽車,此乃鹽隊經磨河村南之縮寫。圖的中心畫面:驢、馬、車輛、以及驅趕馱隊、車馬的鹽夫忽隱忽現,出沒於峰迴路轉之間。圖的左上方,在兩座山峰之間,繪有一道“關卡”,“關卡”下為一石砌或磚砌的過洞,洞頂有房屋建築,儼然“古鎖陽關”真實之寫照。
記載鹽道歷史還有沿路的諸多地名、村名。比如路北段的挖刮廟,這裡原本是政府設立的關卡,鹽車通過時要納稅,百姓厭之譏為“挖刮”,一路南行,依次有響鈴灣、平頭鋪、卸牛坪等地名,據考證,鹽車沿山路一路顛簸,到平頭鋪則漸入平地,鹽運人員在此把鹽車上的鹽前後左右整理平衡後再行進,人和牲口也在此喘息打尖。響鈴灣在平頭鋪前,據說,鹽車到此,牲口脖子上的鈴鐺就可以讓平頭鋪聽到了,各店家聞聲出門,準備招攬生意。運鹽的除了馬車,還有人力獨輪車,進入鹽道後,必須有牛在前一路牽引方可行進,到卸牛坪之後一路平展,可以不用牛了。

沒落商道

虞坂鹽道從新石器時期,一直沿用到抗日戰爭時期。1941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為了給中國施加壓力,日軍認為“山西省由於西面有以延安為根據地的共產軍,南面黃河兩岸有中央軍第一戰區的軍隊活動,治安情況極為惡劣。河南山東兩省的治安也不穩定”,隨發動了中條山戰役。為了便於機械化部隊的行進和運動,日軍繞開險峻難行的虞坂鹽道,由運城至平陸重新選擇路線修築了公路,這就是現在209國道運城至平陸段的前身。中條山戰役從1941年5月7日開始,前後歷時一個多月,中國軍隊被俘虜3.5萬人,遺棄屍體4.2萬具,日軍僅戰死673人,負傷2292人。蔣介石稱此役為“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 虞坂鹽道也至此冷落下去,從小生活在此地的許隨懷講,直到1956年前,依然有零零落落的百姓趕著馱騾從此經過,但是因為失去了維護,山石土方崩落,難以通行,路基漸漸被野草灌木湮沒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