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科刺盤孢

蘭科刺盤孢,屬盤菌目,盤菌科,拉丁名為Colletotrichum orchidearum。

蘭科刺盤孢

拉丁綱名Fungi Imperficti
中文綱名半知菌綱
拉丁目名Melanconiales
中文目名盤菌目
拉丁科名Melanconiaceae
中文科名盤菌科
拉丁名Colletotrichum orchidearum
中文名蘭科刺盤孢
定名人Allesch.
參考文獻Melanconiaceae

相關連線

三葉草刺盤孢炭疽病

病名

三葉草刺盤孢炭疽病

症狀

主要為害幼苗的莖和成株的莖、葉片、葉柄和根頸,也侵染花序和種子。病株常生葉斑,初小形,黑色,很快擴展成較大的不規則病斑,往往擴至整個小葉。莖部病斑呈長形褐色條斑,中部凹陷。葉柄和幼苗受侵時,初呈水漬狀,後縱向發展成褐色條斑。莖基或根頸部受害嚴重時,可使整株枯死。病斑一般中部色淺,邊緣呈深褐色,後期病斑上出現許多具黑刺毛的小黑點—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可作為田間識別此病的特徵,黑色刺毛即生於分生孢子盤中的剛毛。

病原

菌 是三葉草刺盤孢(Colletotrichum trifolii Bain et Essary)。分生孢子盤近圓形,上散生數目不等的深褐色剛毛,剛毛常稍彎,向頂漸尖且色漸淡,無隔或具1隔膜,大小約39-62微米×4-7微米。分生孢子梗無色,圓柱形或棒狀,稍長於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單胞,無色,橢圓形或兩端鈍圓的圓柱形,大小約11-13微米×3-4微米。

寄主範圍

此菌寄主範圍較廣,可為害苜蓿屬白花草木樨、紅豆草、百脈根、野豌豆屬、山黧豆等多種豆科牧草。在三葉草屬中,可侵染紅三葉、絳三葉地三葉等種。白三葉和雜三葉具較強抗性,同種的不同品種也表現出明顯的抗性差異。
病害圖片

發生規律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盤或菌絲體在病株、病殘體或被侵染的野生雜草寄主上越冬。次年春天以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並由分生孢子借風、雨或刈牧活動的傳播,在生長季節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的蔓延,受侵染的種子是遠距離傳播的重要途徑。種子帶菌部位在胚部。高溫高濕有利於病害的發生和流行,發病適溫度高達28-30℃。病原菌可在整個生育期的任何階段侵染寄主,幼苗和幼嫩組織更易受感染。

分布與危害

三葉草刺盤孢炭疽病,根據其發病的適宜條件又稱三葉草南方炭疽病。它廣泛分布於美國、歐洲東南部等三葉草種植區。我國常見於南方地區,甘肅省較溫暖潮濕的天水等地也有發生。一般危害不嚴重,但條件適宜時也可造成較大危害。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如我國貴州目前主要栽培的三京、巴東、紅三葉等品種都較抗南方炭疽病。2.管理措施 牧用、刈割草地應適牧和合理刈割,防止頻繁放牧和刈割。3.藥劑防治 科研地和種子繁育場,可在發病初期的4月中旬至5月下旬,用75%百菌清或58%的瑞毒霉與50%的多菌靈各稀釋1000倍混合噴霧。每公頃500-600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