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卜運算元

卜運算元、卜運算元慢,詞牌名。 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

【卜運算元】
卜運算元、卜運算元慢,詞牌名。 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詞律】引毛氏云:“駱義烏詩,用數名,人謂為卜運算元,故牌名取之。”又云:“按山谷詞‘似扶著賣卜算’,蓋取義以今賣卜算命之人也。”又因秦觀詞有:“極目煙中百尺樓”之句,故【圖譜】刪﹝卜運算元﹞而名﹝百尺樓﹞;然﹝卜運算元﹞之名,得知較早也。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卜運算元”。 山谷詞“似扶著,賣卜算”,取賣卜算命的意思。北宋時盛行此曲。萬樹《詞律》以為取義於“賣卜算命之人”。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兩結亦可酌增襯字,化五言句為六言句,於第三字豆。宋教坊復演為慢曲,《樂章集》入“歇指調”。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五仄韻。
【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詩人,豪放派詞人代表。漢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祖籍欒城
【詞】
卜運算元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鑑賞】
蘇軾曾在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突遭逮捕,險些被殺,這便是有名的烏台詩案,黃州是烏台詩案後蘇軾的貶所。這首詞是抒寫蘇軾貶居黃州後幽獨寂寞,憂生驚懼的作品,大約作於神宗元豐三(1080)至是元豐五年(1082)期間(定惠院在今天的湖北黃崗縣東南),詞中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托物寓懷,表達了詞人清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
上闋首先營造了一個幽獨孤淒的環境,殘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斷盡,一系列寒冷淒清的意象,構成了一副蕭疏,淒冷的寒秋夜景,為幽人、孤鴻的出場作鋪墊。“景語即情語”,這一冷調色的描寫,其實是詞人內心孤獨寂寞的反映。寥寥數筆,人物內心的情感已隱約可見,“誰見”兩句,用一個問句將孤獨寂寞的心明確的表達了出來。又由於古詩詞獨特的歧義句,使這句話表達了更
【意義】

一.詞人自嘆,誰見我寒夜難眠呢?恐怕只有“飄緲孤鴻”了;
二.寒夜深秋當夜獨自往來的幽人正象那半夜被驚起的孤鴻一樣。
在此,幽人與孤鴻互相映襯,雖非同類,但其心相同。實際上幽人即孤鴻,孤鴻即幽人,這是一種互喻的關係,上,下闋所寫孤鴻語語相關,詞意高妙。再加上反問句的運用,使詞的情感得到加強。
下闋承前而專寫孤鴻。描寫了被驚起後的孤鴻不斷回頭和揀盡寒枝不肯棲身的一系列動作。孤鴻的活動正是詞人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蘇軾因烏台詩案幾乎瀕臨死地,曾在獄中做了必死的打算,此時出獄,而驚懼猶存;異鄉漂泊,奇志難伸,只另人黯然神傷,百感交集.“有恨無人省”是詞人對孤鴻的理解,更是孤鴻的回頭牽動了自己內心的諸多隱痛憂思。“揀盡寒枝”是對孤鴻的行動的描寫,更是對自己光輝峻潔人格的寫照,並暗示出當時的淒涼處境。蘇軾為人正直有操守,為官堅持自己的政治立場,故新舊兩黨雖均將之排斥為異己,蘇軾卻並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立場。這正是“揀盡寒枝不肯棲”孤鴻:即使無枝可依,也仍然有自己的操守。曹操《短歌行》雲“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蘇軾此詞化用曹操此意,雖然有烏鵲的淒涼境地,但更多的是面對逆境的自我選擇,從而凸顯人物內心寂寞中的孤傲孤寂中的奇志,使詞人從自憐自嘆中升華為另一種人格境界。
本詞明寫孤鴻,而暗喻自己,鴻人合一,這首詞的境界,確如山谷道人-黃庭堅所說:“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這種超凡脫俗的境界,得益於高妙的藝術技巧。作者“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托物寓人;在對孤鴻和月夜環境背景的描寫中,選景敘事均簡約凝練,生動傳神。
另一種說法是蘇軾寫下本詞為的是一女子,據《宋十名家詞.東坡詞》載:
惠州有溫都監女,頗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聞坡至,甚喜。每夜聞坡諷詠,則徘徊窗下,坡覺而推窗,則其女逾牆而去。坡從而物色之曰:“當呼王郎,與之子為姻。未幾,而坡過海,女遂卒,葬於沙灘側。坡回惠,為賦此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