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紹連

蘇紹連

蘇紹連,詩人,1949年12月8日生,台灣台中人。蘇紹連台中師範專科學校畢業,《後浪》、《詩人季刊》創辦人。現任沙鹿國小教師。著有詩集《茫茫集》、《驚心散文詩》等多種。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蘇紹連蘇紹連
1968年,與洪醒夫、蕭文煌籌組“後浪詩社”於台中市。
1969年,獲“教育廳學生文藝創作獎”大專組小說獎。
1971年,與林煥彰、辛牧、喬林、施善繼、蕭蕭、景翔等人共組“龍族詩社”。
1972年,重整“後浪詩社”,出版《後浪詩刊》共出十二期。
1973年,參加台中縣國語文競賽教師組作文第一名。
1974年,與陳義芝、莫渝、李勤岸、楊亭、掌杉、廖莫白、許茂昌、蕭蕭等人將《後浪詩刊》改版易名為《詩人季刊》,共出十八期。獲“創世紀二十周年詩創作獎”。
1978年,第一本詩集《茫茫集》由大升出版社出版。
1980年,以《父親與我》作品獲第十六屆國軍文藝金像獎長詩銅像獎。以《線索》作品獲聯合報小說獎極短篇獎。
1981年,以《小丑之死》作品獲第四屆中國時報文學獎敘事詩佳作。以《大開拓》作品獲第十七屆國軍文藝金像獎長詩銅像獎。
1982年,以《雨中的廟》作品獲第五屆中國時報文學獎敘事詩優等獎。
1983年,以《深巷》作品獲第六屆中國時報文學獎新詩評審獎
1984年,以《三代》作品獲第七屆中國時報文學獎新詩評審獎
1986年,兒童寫作指導專書《兒童樹》出版。
1988年,以《童話的遊行》作品獲第十一屆中國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
1989年,以《呼喊自己》詩輯獲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文學獎新詩首獎。
1990年,以《童話遊行》詩集獲第十三屆中興文藝新詩類獎章?詩集《童話遊行》由尚書文化出版社出版。詩集《驚心散文詩》由爾雅出版社出版。詩集《河悲》由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出版。?以《安莉的腳和樹的手》獲十七屆洪建全兒童文學獎童話優選。以《媽媽眼中的孩子》獲十七屆洪建全兒童文學獎童詩優選。
1991年,以《小孩與昆蟲的對話》獲聯合報文學獎新詩獎。
1992年,與向明白靈、李瑞騰、蕭蕭、渡也、游喚、尹玲等人籌辦“台灣詩學季刊”社。
1997年,獲台中縣文藝作家協會頒文鋒獎章。童詩集《雙胞胎月亮》由三民書局出版。獲1996年度詩選詩人獎。詩集《隱形或者變形》(散文詩)由九歌出版社出版。以《和一位詩人銅像相遇》詩作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詩類第三名。
1998年,童詩集《行過老樹林》由三民書局出版?詩集《我牽著一匹白馬》由台中市立文化中心出版。以《世紀末台灣新戀曲》組詩獲第二屆台灣文學獎現代詩佳作,【台灣詩土】網站及【現代詩的島嶼】網頁建立

作品欣賞

原文《獸》
我在暗綠的黑板上寫了一隻字“獸”,加上注音“ㄕㄡヽ”,轉身面向全班的國小生,開始教這個字。教了一整個上午,費盡心血,他們仍然不懂,只是一直瞪著我,我苦惱極了。背後的黑板是暗綠色的叢林,白白的粉筆字“獸”蹲伏在黑板上,向我咆哮,我拿起板擦,欲將它擦掉,它卻奔入叢林裡,我追進去,四處奔尋,一直到白白粉筆屑落滿了講台上。
我從黑板里奔出來,站在講台上,衣服被獸爪撕破,指甲里有血跡,耳朵里有蟲聲,低頭一看,令我不能置信,我竟變成四隻腳而全身生毛的脊椎動物,我吼著:“這就是獸!這就是獸!”國小生們都嚇哭了。
(選自《驚心散文詩》,爾雅出版社1990年版)
賞析
《獸》是詩人早期以超現實主義手法創作的名篇,內容描寫一個老師在教國小生“獸”這個字,國小生因為天真無邪,所以不懂得什麼是獸。接下來黑板成了“暗綠色的叢林”,老師和“獸”字在其中展開了一場追逐,最後焦急的老師即使使盡各種辦法,也無法讓學生認識什麼是“獸”,竟然自己變成了一隻獸,咆哮著,把國小生都嚇哭了。人變獸,是現實世界不可能發生的事,但在求好心切的焦急情況之下,在黑板是“暗綠色的叢林”暗示下,老師有可能怒吼如獸,讓學生受到驚嚇。
人的內心,或多或少保留著原始的獸性。詩人透過前後兩段情節的發展,加強戲劇張力的效果,暗示了人性墮落,獸性高升的悲哀,讓人讀完後有陡然一驚的感覺。雖然在文體上是採取散文的形式,但卻是實實在在地表達出詩的戲劇結構,完成了一首精采的散文詩
在《獸》這首詩中,兒童象徵天真純潔的心靈,是善良的人性,藉此與獸性作一對比,更能強化獸性的急躁感、墮落感。這首詩具備戲劇化的情節,自然生動的語言文字,能夠深入淺出地帶給讀者思考與想像的空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